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 记 录
教研组 | 二年级语文 | 研训 时间 | 10月14 日 | 研训 地点 | 二年级办公室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顾雅方 | 研训 人数 | 8 | 研训 模式 | 讨论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 黄文洁、韦燕、时亚萍、陈伟、张琛、 秦淡秋、刘晓燕、顾雅方 | 联络员 | 顾雅方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一、学习学校校本研训会议精神: 1、本学期学校的校本教研主题:走幸福教育之路。 2、每位成员要认真填写自己参加校本研训情况。 3、每一次教研活动,例如听课,要点到,最后记录在校本研训的学分中。 二、讨论张琛老师的课。 张琛老师参加第十二届“双高”课评比,在二年级执教《酸的和甜的》,课后,老师们针对张老师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善意的建议,如: 1、教师自己的语文意识要强烈一些,注重学生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比如,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上“迫不及待”说句话。 2、板书时,可以让学生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书空。 3、学生朗读太少,要重视朗读,以读促悟。 |
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 记 录
教研组 | 二年级语文 | 研训 时间 | 10月21 日 | 研训 地点 | 二年级办公室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顾雅方 | 研训 人数 | 4 | 研训 模式 | 讨论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 黄文洁、韦燕、时亚萍、陈伟、张琛、秦淡秋、刘晓燕、顾雅方 | 联络员 | 顾雅方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黄文洁老师参加教坛中坚”评选,执教了《清澈的湖水》一课,该教学设计非常扎实,黄老师语言意识强烈,注重在课堂上让学生习得语言。全组老师课后进行听课、评课,讨论教学细节。觉得让学生结合第三段说说 “这是一条怎么样的湖” 时,如果把该段文章打在同一张幻灯片上,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张琛老师执教《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方面有些偏重于人文方面的挖掘,建议她落实本课的语言训练,即训练学生有礼貌地用上句式说话:“可不可以……”“请问能不能把……借给我,好吗?”教师自己的语言要简练些,不要太烦琐。 顾书记及教研组各成员献计献策,群策群力,提出宝贵意见,希望两位老师在此次比赛中取得佳绩 |
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 记 录
教研组 | 二年级语文 | 研训 时间 | 10月28 日 | 研训 地点 | 二年级办公室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顾雅方 | 研训 人数 | 4 | 研训 模式 | 讨论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 黄文洁、韦燕、时亚萍 | 联络员 | 顾雅方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聆听张珍老师的讲座后,对北大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张人利校长的一个观点印象非常深刻,张校长讲到:“一年级的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小孩学前就会了,上学往后老师教着教着就不会了。因为一年级的儿童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增设了英语口语课,保留了一节数学活动课。” 张校长的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早在多年前,我们学校组织老师去绍兴鲁迅中心学校考察时就得知,他们学校一年级不开设数学课,和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采取了同样的措施,增设了口语课。我非常赞同这种做法,因为我们知道,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不是呈现水平状态的,儿童语言获得的最佳敏感期是在8岁以前,从9岁以后开始下降,到12岁下降到1/2左右,到14岁则下降到1/10左右,已经进入了儿童语言发展的末期,而且在8~12岁的学龄阶段,他们的语觉敏感度随年岁增加而迅速下降。 也就是说,在低段,孩子学习的重心应当放在语言学习上。所以,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的任务可谓无比艰巨,我们也应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口语训练上,关注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情况,口语交际教学不仅指出孩子们的错误,还要求儿童言语的发音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要求儿童掌握的口头语言词汇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精确,说得得体,使学生语言向规范、健康、得体的方向发展。 | |||||
备注 | ||||||
2、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平 师 附 小 各 教 研组 研 训记 录
教研组 | 二年级语文 | 研训 时间 | 11月3 日 | 研训 地点 | 二年级办公室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顾雅方 | 研训 人数 | 4 | 研训 模式 | 讨论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 黄文洁、韦燕、时亚萍 | 联络员 | 顾雅方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鼓励孩子和阅读交上正真的朋友,我们教研组结合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其一:每天定时,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每天的阅读时间不用很长,10分钟到20分钟就可以,贵在坚持。每天给孩子一起阅读的机会,从多方面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其二:培养孩子看封面的习惯,阅读前交代书名、书的作者等。我们都觉得向孩子介绍作者,没有必要。但在一次讲座中,我们了解到它的重要性。现在不管什么时候,每读一本新书之前,都应该先向孩子们隆重介绍书名、作者(翻译)等。 其三:让孩子学会看书的方法。由出声音地指读,过渡到默读。 其四:让孩子看图说话。因为图画书中有很多丰富的内容,孩子在观察的同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自己编故事,一本图画书并不是一个故事,既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又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五:阅读后进行提问、梳理。如:“故事书中讲了什么事情?”“你最喜欢故事中的XX?为什么?”让孩子对故事情节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可以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其六:把购书作为对孩子的一种奖励,并让孩子参与到购书的过程中。 打开一扇阅读的门,开始一生爱的旅程!让我们帮孩子爱上阅读! | |||||
备注 | ||||||
2、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 时间 | 9月21日 | 研训 地点 | 二年级办公室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刘晓燕 | 研训 人数 | 4 | 研训 模式 | 一单检测研讨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 陈伟、张琛、秦淡秋、刘晓燕 | 联络员 | 刘晓燕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事前没有任何的复习,我想看看二年级了,孩子们的水平究竟在哪个位置,我也想给他们找找问题,他们的读题能力,他们对字词的掌握,他们的阅读分析,到底哪一方面是最欠缺的,需要我再多花点时间去解决。 测验情况比预想中略好,从卷面情况看,孩子们的字词普遍掌握的比较好,第一大题的生字词连线和第四大题的看拼音写词语很少有孩子失分。但是在字词的应用中一小部分孩子失分很多,像第二大题同音字选择部分、第五大题加偏旁成新字并组词,第六大题的按课文内容填空中,有些孩子就错别字很多。主要还是表现在音近、形近字的混淆上。 一些孩子的读题能力也有待加强。第三大题照样子写一写,有三个孩子不会看样子而做错。其中的第3小题用“只要……就……”写话。题目是这样出的: 只要 , 就 。 我们课堂上曾经练习过用这个关联词说过话,课堂作业本上也做过这个关联词的造句。但课堂上的说话练习是自由的,只要句子通顺,表达正确即可。课堂作业本上采用的也是填空的形式,但题目是这样的: 只要 ,就 。 细心的,语感好的孩子会发现这两种形式的细微区别,但对于一部分比较粗心、语感不够好的孩子他是无法感受到这种差别的。他会忽视“就”前面的那条短横线而出错。有些孩子的句子很精彩,但他是这样造的:只要我能飞上天空,就可以和白云一起玩耍了。孩子的字很大,他无视逗号的停顿,径直写到了后面的横线上,所以他认为自己已经填满了而且必对无疑。我觉得这里的失分不能怪孩子,如果光读句子,不看那些横线,每个孩子的造句都是对的,但因为有那些横线的限制,使得有些孩子的句子只能算错了。造句的题目形式不该束缚过多,给个词让写就可以了。 最后一个大题读短文做练习,前面两个小题都完成的较好,最后一个小题是模仿短文写一写,我们班有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做成了按课文填空,即到短文中摘一个句子填在横线上。我询问了一些孩子,他们大部分居然都是没有看题目要求想当然的就在做了,真是令人苦笑不得。幸好,那些认真读题,看明白了题目要求的孩子,充分发挥想象,不乏佳句出现,给我些许安慰。 |
校 | 平师附小 | 研训 时间 | 9月21日 | 研训 地点 | 二年级办公室 | |
发言人 或主讲人 | 刘晓燕 | 研训 人数 | 4 | 研训 模式 | 一单检测研讨 | |
参加对象 及有关单位 | 陈伟、张琛、秦淡秋、刘晓燕 | 联络员 | 刘晓燕 | |||
研训 课题 及 内容 摘要 | 事前没有任何的复习,我想看看二年级了,孩子们的水平究竟在哪个位置,我也想给他们找找问题,他们的读题能力,他们对字词的掌握,他们的阅读分析,到底哪一方面是最欠缺的,需要我再多花点时间去解决。 测验情况比预想中略好,从卷面情况看,孩子们的字词普遍掌握的比较好,第一大题的生字词连线和第四大题的看拼音写词语很少有孩子失分。但是在字词的应用中一小部分孩子失分很多,像第二大题同音字选择部分、第五大题加偏旁成新字并组词,第六大题的按课文内容填空中,有些孩子就错别字很多。主要还是表现在音近、形近字的混淆上。 一些孩子的读题能力也有待加强。第三大题照样子写一写,有三个孩子不会看样子而做错。其中的第3小题用“只要……就……”写话。题目是这样出的: 只要 , 就 。 我们课堂上曾经练习过用这个关联词说过话,课堂作业本上也做过这个关联词的造句。但课堂上的说话练习是自由的,只要句子通顺,表达正确即可。课堂作业本上采用的也是填空的形式,但题目是这样的: 只要 ,就 。 细心的,语感好的孩子会发现这两种形式的细微区别,但对于一部分比较粗心、语感不够好的孩子他是无法感受到这种差别的。他会忽视“就”前面的那条短横线而出错。有些孩子的句子很精彩,但他是这样造的:只要我能飞上天空,就可以和白云一起玩耍了。孩子的字很大,他无视逗号的停顿,径直写到了后面的横线上,所以他认为自己已经填满了而且必对无疑。我觉得这里的失分不能怪孩子,如果光读句子,不看那些横线,每个孩子的造句都是对的,但因为有那些横线的限制,使得有些孩子的句子只能算错了。造句的题目形式不该束缚过多,给个词让写就可以了。 最后一个大题读短文做练习,前面两个小题都完成的较好,最后一个小题是模仿短文写一写,我们班有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做成了按课文填空,即到短文中摘一个句子填在横线上。我询问了一些孩子,他们大部分居然都是没有看题目要求想当然的就在做了,真是令人苦笑不得。幸好,那些认真读题,看明白了题目要求的孩子,充分发挥想象,不乏佳句出现,给我些许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