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盖平小学 李双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身穿黑袍长得丑,飞在空中哇哇叫。”
2、当学生猜出谜底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乌鸦的简笔图,指着“乌鸦”问:谁能
有礼貌地跟乌鸦打个招呼?
3、揭示课题,板书“乌鸦喝水”。
(这一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在轻松的活动中感受到老师就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通过与“乌鸦”打招呼,拉近了孩子与乌鸦的距离,仿佛这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同时也使孩子学着礼貌、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二、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圈画生字词。
2、自主合作学习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拼读、听读或问别人)自主认读画出的生字词。
(2)同桌互读,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3)、学习小组认读生字卡片(注意提醒各组帮助学习较差的同学认读生字)。
(4)、全班学习生字词。
a.小老师提醒大家读准字音。
b.说记字方法,巩固生字。
(5)、把生字放回课文里读一读。
(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并进行同桌、小组、全班的合作学习,通过多向交流与合作,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合作中学会合作,从而培养独立识字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说说从这句话中,看到了什么画面?体会此时的乌鸦心情怎样?想象乌鸦会说些?
2、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乌鸦演一演,着重指导学生表现出找不着水而焦急的心情。
3、感情朗读这一段。
(想象、体验与表演是为朗读而铺垫,通过这一系列情境活动,接下来的朗读指导便水到渠成,无需费力,孩子们自然而然便能体会到应重读“到处”一词,这比教师简单地告诉学生应怎么读效果更好。)
四、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1、教师导语: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乌鸦终于找到水了。此时乌鸦的心情又怎样?让学生扮演小乌鸦,老师采访各位小乌鸦,谈谈此时的心情。
2、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它又碰到了什么困难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句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很小,里边的水又少,它喝不着。)划出来。
3、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照文字旁边鲜艳、生动的图进行讨论、分析: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然后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4、老师再次采访小乌鸦们喝不着水时心情又如何?
5、感情朗读这一段。
(这一环节用采访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体会小乌鸦的心情变化,并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心中的感情,把词与形象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的情感与文中乌鸦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乌鸦,学生带着情感体验去读书,自然就能读好。)
一年级语文
《乌鸦喝水》说课
盖平小学 李双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简介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长期以来就是小学低段语文的必选篇目,很适合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口渴的乌鸦到处找水喝,它发现了一个装有水的玻璃瓶,可是由于瓶口太小,喝不到水。乌鸦通过动脑筋想办法,把瓶子周围的小石子往瓶里装,水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课文内容短小,容易理解,我准备设计了一课时完成教学。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
根据新课标对本册的要求,首先在识字上要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其次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渐渐”说句子。最后要让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关键,因此将认识、识记生字和朗读课文,说句子放在了重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一边灵活运用教材,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角色,把自己当成乌鸦,激发学生兴趣,体会乌鸦的心情;一边通过实验感受动脑筋的过程。同时还通过动画、音乐整合课堂,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了快乐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我根据IP资源设计了教学过程:
1.谜语激趣引入
首先我利用谜语“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引入课文,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另一方面,通过和乌鸦交朋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初步感知内容
小学生对动画片非常酷爱,因此,接着让学生看IP资源《乌鸦喝水》的动画片,在这样一个环节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观看,让学生初步掌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简单的语言说说通过观看,知道了些什么。这样一个过程,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3.学习生字
在教学过程中,识字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需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巩固。我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课文,认识生字,然后通过小老师教读,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的方式,力求让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生字,最后巧妙地运用IP资源中“乌鸦捡石子”的动画进行词语巩固。
4.朗读感悟
在朗读中感悟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点。要让学生感悟,把课文通顺、流利的朗读是基础,因此我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当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后,就要让学生深入角色,把自己当做是乌鸦,那心情会怎样。通过这样的过程,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也就可以在读中感悟了。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乌鸦喝水这个过程“着急、高兴”的心情,并理解重点词语“渐渐”,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个词语,我找到了一个透明塑料瓶和一些小石子,通过现场实验,学生轻松地理解了词语,并能用“渐渐”一词说一些句子。课文学完后,利用很短的时间利用IP资源教学生唱《乌鸦喝水》的歌曲,由于歌词和课文内容一样,学生在唱起来很容易,同时也帮助学生记忆了课文。
5、启发想象,鼓励创新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纪小,但已具有初步认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对一些事物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简单看法。于是,我运用“要是当时乌鸦身边没有小石子,该怎么办呢?你能帮帮乌鸦吗?”这样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想象,并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思考,想出了许多让人赞叹的办法。这时,又用“有一只聪明的乌鸦也想到了办法,你想知道吗?”这样的过渡,让学生观看了IP资源中乌鸦用其他办法喝水的动画短片。这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通过小结,让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该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依靠别人的帮助。
6、书写指导
一年级下期的学生已掌握了汉字书写的基础要求,因此,指导过程较轻松。我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并把自己的好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这样的交流过程,学生很喜欢,效果也不错。然后我再范写一个较难的字,让学生模仿。这样,有教师的指导,同时也有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说教学效果
在我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IP资源,让在边远农村的孩子接受了先进的教育方式。 在这样“有谜语、有动画片、有音乐…”的一个整合的课堂中上课,学生应该是一种享受,这不仅避免了学生由于枯燥引起的反感,也避免了低段孩子注意力集中的限制,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新鲜感,充满兴趣。在这样快乐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正是素质教育下的新课堂的体现。
教研员评课
一、借助想象,提高学生的朗读
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曲折,乌鸦经历了找水,看见水,喝不到水,最后通过努力又喝到水这个过程,随着事情的变化,乌鸦的心情也是很不平静,在朗读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变化的心情。曲折的情节也能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如“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启发学生想象:乌鸦可能去过哪些地方找水?去了这么多地方,都找不到水,乌鸦心情怎样?之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那份着急之情就由然而生了。后来好不容易找到水了,却又喝不到水,心情又是怎样的?通过想象把这份无奈之情融入到朗读中。
二、识字教学,稳中求新
关于识字教学,聪明的学生也能有模有样地说一些。这课生字不多,“乌”“鸦”这两个字连起来识记,乌鸦是一只鸟,所以“鸦”字是鸟字旁,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学生感觉非常有趣,记起来也就容易了。还有另一组形近字“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能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喝、渴”的区别,“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