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推荐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1
今天上的是《我不能失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老实守信的故事。因为有了前面三篇精读课文打底,我想同学理解起来应该不成问题,于是我根据导语要求设计了几个问题,自我感觉这节课的教学简要而不失要点,于是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
  上课伊始,我按原计划要求同学自读导语局部,明确这一课的学习要求,这一点同学完成得很漂亮,于是我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考虑: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不一会儿就有同学举起了手,我大喜,马上请出小陈,他一站起来就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孩子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我晕,他是在读课文了,于是赶紧婉言让他坐下,另请他人。这时小王的手举得老高,我心想他今天反应倒是挺快的嘛,就请他吧。小王张口便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到伯伯家去玩,他家有漂亮的鸽子,伯伯还送给她一只……”我一听,大晕!
  原计划是再也不能进行了,于是赶紧调整方案,另辟蹊径。
  课是上完了,可我的心情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了:本以为同学课前早已预习了课文,课堂上也自读了课文,讲出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应该不在话下,就算不能讲得简明扼要,但大概内容应该八九不离十吧,谁知却出来个“风马牛不相和”,真是让我汗颜!细想之,我觉得存在的问题有两点:
一、同学不能择要点而讲
  有些同学读了课文,心中其实很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但让他起来讲述时就不能择要点而讲,所以导致了像小陈那样的一站起来就照着课文读,他想简要些,但简要不起来,觉得课文上的话都重要,不能自身概括地讲。我想大局部同学处于这种状态。
二、同学的确不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在班中并不排除有这样的同学,他们读了课文后,只拣自身感兴趣的说,根本不分重点不重点。
  今天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让我更深地了解到备课有时真的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还有很多同学的学情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只有多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来学习课文,来备课,才干让同学更好地走进文本。
  看来,今后的路是任重而道远啊。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2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只布置了一个课时,在没有上这课之前,我非常担心一课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我就改变了以前的教法,放手让同学自学,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学伊始,我用谈话的方式激发了同学的积极性,同学的学习欲望高涨,这时我就出示了自学提示,同学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有的拿出笔来圈圈画画,有的拿出了学习工具,有的带着问题边读边考虑,小组讨论非常的活跃。经过检查,同学们通过自学已基本完成学习任务。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3
  本课的课文属于选读课文,所以我一直在想此类课文该如何来上,完全让同学放手自学,怕同学学不好,不会学,控制不了自已,所以我就做个主持人,管个主持,首先让同学了解了宋庆龄,然后通过读导读有了一个主要问题,然后由同学自读课文读准字,师范读一遍,接着由同学进行自读练读,然后给同学十五分钟时间边读每一段边写下自已的体会,之后又给五分钟要求和近的三个同学互相交流自已的体会,最后十分钟由我简单问上几个主要问题,相当于全班汇报,在汇报时同学讨论读法,然后重点读局部句子,学完后由同学说一说自已本节课的收获。一节课下来同学能够理解主要内容,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并能说出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将第一自然段读得不错,但对话却没有好好处置,同学只是理解和会读了,不能有感情地体会出人物的心情,扮演出来,下次的选读课文准备再放得开一点,但导得要精。

 
热门三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