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优秀教案 1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各种识字方法,自主探究识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人们为什么感激这个小姑娘”
。
3.理解并积累成语“筋疲力尽”“隐隐约约”,练习口头或书面造句。
教学重点:
感受小姑娘临危不惧、遇难不慌、能冷静、冷静、急中生智求生的乐观精神、不屈勇气。
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困难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要勇敢的面对。
教学准备:
幻灯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
师:《歌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行驶在
海上的轮船倒霉与礁石相碰,海水迅速涌进船内,船沉了。许许多多的人在巨浪翻滚的海面上苦苦
挣扎,随时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险。在这些人中有一位不到10岁的小姑娘,她正大张着嘴,猜一猜,
她在做什么?”
2.师:听到这,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同学质疑)在歌声后面加上 “?”
3.过渡:是啊!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还敢唱歌?为什么要唱?这“歌声”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疑惑,去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假如有不会的词语可以问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检查生词
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
倒霉、挣扎、筋疲力尽、绝望、聚拢、妇女
触礁、雾气笼罩、继续、突然、追寻 、一根
(带拼音开火车——不带拼音开火车——男女生赛读)
师: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加横线的词,可借助图片理解)
3.检查读文:
(1)每人读一节,老师正音。(4人朗读,其他做“小老师”和时正音)
(2)教师范读,同学考虑。
师:谢谢为我们朗读的同学,更谢谢乐于助人的“小老师”们,下面唐老师朗读,你们来做“小老
师”,也来帮帮我,行吗?
(3)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
过渡:(略)
三、熟读课文
(略)
第二课时
课前互动:
播放《两只老虎》
1.好听吗?谁愿意给我们唱唱这首歌?唱得怎么样啊?
(婉转动听、清脆悦耳、甜美、响亮)
歌声不只让唱的人心情愉快,听的人也会受到感染,变得快乐起来,谢谢你。
2.在生活中,你们还听到过怎样的歌声?
3.用我们最动听的歌声来齐唱一首歌,好吗?
师:清脆悦耳的歌声让我听了还想听。不过上课时间到了,还是让我们走进课堂,继续去聆听文中
的——《歌声》吧!(课前板书)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2课(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指名说)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目睹这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吧!(《泰坦尼克号》影片剪辑)
2.观看海难录像
师:看完短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惨、恐惧、害怕)
三、品读课文
(一)马金纳听到歌声前后的不同表示
1.面对突如其来的海难,人们的表示是怎样的?请你为大家读一读。
2. 重点写了谁?(一指读)
读得怎么样?
师:读了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了。
什么情况下会筋疲力尽?而马金纳为什么会筋疲力尽?从这里可以看出马金纳在海水中与死亡作较
量啊!
师:马金纳不只筋疲力尽,更是怎样?(绝望)什么是“绝望”?(断绝希望)马金纳想死吗?
(可是,已经时间过了很长,假如救生船还不来,他一定会——坚持不住,一定会——死,他看不
到获救的希望,所以——绝望了。)
师:他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
师:你能把马金纳此时的感受通过朗读让大家感觉到吗?(二指读——范读对比——三指读)(一
个同学读三次,突出指导效果:用心读就能读好书,带着自身的感受来读会读得更棒!)
师:课文中还有一句话也是写马金纳的。齐读——。
△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师:能把顿时换个词吗?
师:刚才还筋疲力尽,却顿时——,刚才还绝望,却转眼间——;这勇气和力量是从哪来的?(是
小姑娘用歌声,给他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一)这歌声的特点
1.师:这歌声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呢?谁给我们读读第二小节。
马金纳听到的歌声是怎样的呢?
2.交流:
△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1)这歌声是怎样的?
(2)理解: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A、师:什么是隐隐约约?(板书)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说话——隐隐约约往往
都是因为离得比较——远;小姑娘的歌声隐隐约约也是这个原因。——指导读词(谁来读读这个词
,把这种模模糊糊,听不清楚的感觉读出来)
B、师:断断续续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读好它吗?)
(3)理解读:
师: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再来读一读。(指名先前同学)
(4)小姑娘的歌声为什么会是断断续续的呢?
(幻灯)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理解:浪花来了,她被海水盖住了,无法——歌唱;浪花退了,她就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
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又”字和“一次又一次”说明什么?
记得去年唐老师去青岛玩,因为不会游泳就扶着救生圈学,谁知道一个浪头打来,救生圈从我手中
划出去,人一下沉入海底,非常恐惧,想呼救却一下子呛了好几口水,幸亏在浅海,挣扎中碰到海
底的沙滩,连忙站了起来。就这一次,可把我难受了好半天。而小姑娘却是——一次又一次,不只
如此她还坚定地唱起歌。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指导读:能把小姑娘的坚定勇敢读出来吗?
过渡:多勇敢的小姑娘啊!难怪她的歌声又是那样断断续续。这歌声还有什么特点呢?
3.交流
△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达到更远的地方。
师:让我们来听一段好听的歌声。(《tell me why?》)
假如你就是落水的人,听到这样的歌声,你会想些什么?
要读好这句话,要注意什么呢?谁来试试?(指读——让我们把这歌声传达得更远一些,齐读)
过渡:这清脆、激昂的歌声,唱响在黑夜的海上,传达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传到了马金纳和大家的
耳朵里。在歌声的召唤下,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了。最终他们获救了吗?
(三)在歌声中获救
1.师: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
师:在这黑沉沉的夜里,在这冰冷刺骨的海水里,人们居然能够支撑这么久,可真是一个奇迹啊!
终于得救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谁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喜悦。
师:假如没有小姑娘的歌声,马金纳很可能就会?(绝望地死去)假如没有小姑娘的歌声,人们很可
能就?(不会聚拢过来)没有小姑娘的歌声,救生船很可能就?(无法追寻着歌声找来)
2.想象说话:
师:终于死里逃生,被救的人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3.难怪课文最后说(出示齐读):大家从内心感谢这位小姑娘,是她,用自身的歌声,给人们增添
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板书:勇气、力量、得救)
小结:多了不起的歌声,(板书:!)多了不起的小姑娘啊!
师:让我们记住这——歌声,记住这给人以勇气和力量的——歌声!
四、拓展延伸 说地震
师:由小姑娘的歌声,我想到了这个黑色的五月。 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瞬间夺走了几万
人的生命。他们中间还有许许多多是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们。面对着一幕幕惨痛的画
面,亲人们的心都要碎了。然而,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面对灾难表示出异乎寻常的勇敢和坚强,让
人们不由不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小朋友,小小年纪就知道感恩,一只胳膊骨折,脸上沾满了血,虽然躺在担架上,却用受伤的右
臂向救了他的军人叔叔们,端端正正行了一个队礼。
北川中学高一(七)班的同学们在上地理课时被埋到废墟中。等待救援的时候,不知是谁起的头,
幸存的同学们唱起了歌,歌声从这片废墟中传出……
还有一个幼儿园小女孩任思雨。在废墟下,她的双腿被卡、下半身满是鲜血,可是面对心痛落泪的
救援叔叔,她镇定地唱起了儿歌《两只老虎》。
他们只是千万个灾难中小朋友的缩影,面对大灾大难,他们坚强地令人惊讶,令人心痛,更令人佩服
。
师:假如此刻,你就站在这些小朋友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总结:是啊!为了那些逝去的生命,我们一定要勇敢坚强,一定要幸福地生活下去。最后送给大家
一首歌《幸福》!生命可贵,愿平安随同一生,愿幸福相伴永远!
《歌声》优秀教案 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1、培养同学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
2、通过学文,体会小姑娘在困境中所表示出的百折不挠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协助同学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念。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易错字,培养识字能力。
2、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启发同学探究性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
2、多媒体课件或有关课文插图的挂图。
一、导入
播放课件。(画外音)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倒霉在海上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救生船。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没有来。此时的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马金纳最终脱离危险了吗?其他遇难的人获救了吗?《歌声》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再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小组的其他的同学请教。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3、小组分段练读。注意纠正生字读音的错误,把句子读流利。
4、指名分段读,全班正音。
(二)识字、写字
1、小老师领读词语。
2、抢答读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书写。
(三)交流(学习第一小节)
1、读第一小节,想象:夜时在,海上,落难在茫茫大海中的情景。
2、理解“挣扎”“筋疲力尽”的意思,感受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马金纳这样的大男人也“绝望”了,而这种困境,对于10岁的小姑娘更加困难。
3、朗读。学习第四小节。齐读。读出人们遇难被救的欣喜和对小姑娘深深的谢意。
小结:航船遇险不是偶发事件,不是人人能遇到的,对于一个成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一个仅10岁的小姑娘用自身的歌声鼓舞着人们,她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姑娘的歌声人人们以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让我们再读课文,看看在困境中小姑娘是怎么样做的。
(一)交流(学习课文二、三小节。)
1、读文。
2、小组学习。加入自身的体会,复述或朗读有关的句子。
3、相机引导。
从马金纳的亲身体体验中想象:人们在听到歌后的感受,从而理解词语“激昂”“聚拢”的含义。
(二)诵读
从表示小姑娘动作的词语中,体会到她的乐观、镇定和勇气。
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是冒出头来,用手抹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三)交流
假如你就是马金纳,你从这次历险中感受到什么呢?
(四)讲故事
记住这个故事吧,在困境中乐观的态度、镇定的行为,百折不挠的勇气也是令我们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再交流你们的体会。
(五)练习
1、画出课文中带有下面词语的句子,再抄下来。
挣扎 筋疲力尽 隐隐约约 激昂 聚拢 增添
2、照样子写词语。
断断续续 抹一抹
3、填空。
( )歌声 ( )海面
4、用“激昂”造句。
(六)实践
班级举行歌咏竞赛,在歌声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歌声》优秀教案 3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认读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 认读本课生字13个,会写9个生字
2、 能正确读文,了解大致内容
三、教学准备:
字卡、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吧!听着歌声你的心情怎么样?在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用嘹亮的歌声挽救了大家的生命。板书:歌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二)听录音:《歌声》
(三)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四)初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标出自然段。
(五)组内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解答)。
(六)组内的问题在全班交流(师生相互答疑)。
(七)看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挑出难记易错的字,大家研讨识记方法一起解决。
(八)测读生字:
1、 开火车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小老师协助解决)
2、 “你指我读”游戏:为全对的同学击掌鼓励。
3、 抢读竞赛。
(九)多音字:
zhá (挣扎)
zhā (扎根)扎花扎实扎针
(十)指名生分别读课文
(十一)指导写字:
1、 生观察指出易错字
2、 重点指导:幸:下面是“羊”字少一横
昂:与“迎”比较
聚:第十笔是“丨”注意下面局部的写法
拢:与“扰”区别
添:注意右下的写法
3、 同学读读写写
(十二)作业:
1、 生字、词
2、 读课文
(十三)板书设计和课后随笔:
歌声
幸 昂 聚 拢 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落水的小姑娘在生死关头表示出来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2、 懂得在遇到危险时要积极想方法解脱困境。
二、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体会小女孩面对困境时那种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准备:
录像《铁坦尼号》沉船时人们惊慌的局面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师叙述生想象)
黑暗中,海风呼啸,大海中行驶着一艘巨大的游轮,船舱里人们在尽情欢笑,突然,船身剧烈摇晃起来,人们立刻慌乱起来,船渐渐下沉,落水的人在冰冷刺骨的海面上拼命挣扎,过了很长时间,救生船还是没有到,人们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二)读第一自然段,体会马金纳“绝望”的心情
(三)师:在这时,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四)课件演示: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体会这两个词的意思,谈谈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五)师:这是谁在唱歌?她为什么这样做?大家为什么感激她?
请你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六)小组交流(如有疑问可在组内解决)
(七)质疑: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大家讨论交流
(八)齐读课文:
(九)想象:假如没有歌声会怎样?
(十)播放录像《铁坦尼号》
(十一)这个小姑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谈感受,体会小姑娘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十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危险时你会怎么办?
(十三)作业:
1、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 预习《江凡》
(十四)板书设计和课后随笔:
歌声
小姑娘 救大家
(勇敢 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