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夸家乡》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推荐)




《夸家乡》教学案例1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同学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同学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素养,不只涵盖了倾听、表达、应对等交际能力的形成,还涵盖了文明的交际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而这一些能力、态度、习惯的培养,没有谁可以离开生活的。从牙牙学语叫了第一声“妈”,到长大后在社会中形成或大或小的交际网络,这一些,都是人们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学会的。语言的源泉在生活,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生活。因此我们“要创设交际情境,使同学进入情境,宛如在生活之中,能自然而然地进行交际。”
  《夸夸家乡》这一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第四册教科书的第三组的口语交际课。这是一组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专题来编排的单元。通过这一组内容的学习,同学可以了解到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并能激发他们渴望了解家乡和赞美家乡的感情。在此基础上,我布置了“走近家乡、了解家乡、赞美家乡”等几个主题的跨课堂内外的口语教学预设。让同学走进生活,并在课堂中创设交际情境,使同学进入情境,多向互动的,体验情境交际的快乐。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了解家乡(课前准备)
  要夸家乡,不只要对家乡有感性的认识,还要对家乡有更多深层的了解。我在上这一节前,安排了同学在家人的协助下,搜集有关家乡的历史、名胜、风景、特产等方面资料。资料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或照片。可以查阅资料、可以观赏游览、可以调查访问。我还在课前组织同学观赏学校和近家乡紫菜加工厂、四季柚果园,使同学积累对家乡更多的感性知识。
  1、了解家乡的美丽景色。
  2、了解家乡的特色产品。
  3、了解家乡的变化变化。
  评议:搜集、处置信息能力,是新课标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下,而着重提出的。教育的自身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信息的传输、接受、处置等过程。教师这样处置,有利于同学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而搜集到的资料,也为口语交际提供素材,使之有话可说。
二、感知家乡
  1、播放《谁不说咱家乡好》的磁带音乐,并出示歌词,同学欣赏: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绿油油的果树满山岗
              望不尽的麦浪闪金光
              丰收的歌声响四方
              幸福的歌声千年万年长
  2、教师提问:
    谁愿意来说一说,这首歌是怎样夸家乡的?
  3、教师讲述:
    是啊!谁不爱自身的家乡呀!热爱家乡的心情是一样的,可大家热爱的家乡却是各不相同的。课前,我们已经走进了美丽的家乡,了解家乡的风光、家乡的变化、家乡的物产。把你搜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吧!
  评议:音乐也是信息社会中信息出现方式之一,这样导入,容易激发同学兴趣。同时在内容上也切入主题。可谓一举两得。
三、介绍家乡
  1、交流资料,介绍家乡:
    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师:说说你找到的是家乡的哪一方面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我找到了爸爸小时候站在房屋前照的照片,一张是黑白的,一张是彩色的……
    师:你找到了以前和现在的照片,进行比较,真了不起。还有没有小朋友,和他一样也带了一些家乡的照片?
    生:(纷纷举起了自身带来的照片。)
    师:嗯,不错。从你们的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家乡的变化。你们说是吗?
    ……
    生:我到家乡的海边,觉得家乡很美。
    生:家乡的山上长满了果树,我觉得很漂亮。
    师:你们介绍了家乡美丽的风光。还有让你觉得美丽的地方吗?
    (同学踊跃的发言)
    生:家乡的码头上每天会有许多的鱼。
    师:这是家乡的物产。
    (很多生举手)
    生:家乡的山上种满了四季柚,吃起来很甜。
    生:家乡的海边有许多池塘,是养鱼、养虾的。
    ……
    基本分出了几类不同的资料之后,我布置了同类资料的同学,离开座位,组合成了一个小组,有的是介绍家乡的海,有的介绍家乡的山,有的介绍家乡的四季柚,有的介绍家乡的变化……同一小组,互相交流,深化同一主题资料的认识。
    评议:让同学交流搜集到的信息,体现了现代社会信息共享的原则。在交流中学会倾听,会听、能听。交流信息的查找途径、方法,体现了信息能力的培养,以和生活处处是语文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家乡吗?为什么?
    生:因为,家乡有美丽的风景,有大海,有高山,有稻田……
    生:我喜欢家乡,因为她在大海边,有各种各样的鱼。
    生:因为,家乡田里有西瓜。
    师:我们还可以说家乡的变化。
    生:家乡的房子都是新盖的……
    教师板书:   风光     物产     变化
    评议:在一手资料的交流后,提出这一话题的讨论,可谓顺水推舟。之后,对讲的内容系统化,使低年的口语教学零而不乱,细而不散。也体现说话训练的层次性。
  2、设制情境,介绍家乡:
    在前面交流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下情景,让同学在情境中练习交际,对话:
   ⑴ 第一个交际情境:(出示小叮当的头饰)
     瞧,来了外地的小朋友小叮当,请你为他当导游吧!(介绍风光)
     生:欢迎你来到我们的家乡。
     小叮当:是的,我也很高兴。你给我介绍一下你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吧!
     
         (同桌练习──指名扮演)
   ⑵ 第二个交际情境:(出示小记者的头饰)
     瞧,来了位广播站的小记者,他要做一期“家乡物产”的节目,采访对象是在座的同学们。请大家帮助筹划、准备接受采访。(介绍物产)
     记者(师扮):你们家乡物产多吗?都有什么?
     生:(积极接受采访)
   ⑶ 第三个交际情境:(出示老爷爷的头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来一位台湾归来的老爷爷。大家该给他介绍介绍家乡的变化?(介绍变化)
     老爷爷(师扮):小朋友们,走了50年了,家乡都变了。
     生:(为老爷爷介绍家乡的变化。)
   ⑷ 选择一个情境,小组扮演。
     (小组扮演──班级反馈)
    评议:情境就像生活一样,在这里,同学的表达自然、开放。
四、赞美家乡
  1、憧憬家乡的未来:
    师:家乡风光美无比,家乡的物产多有多,家乡的变化真是大!小朋友们,谁不爱家乡呢?小朋友们,再过10年、20年、30年,家乡又会变得怎样呢?
    生: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丽!
    生:家乡的人们会与来越有钱!(生笑)
    生:家乡的房子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
  2、把家乡最美的画下来,并写上夸家乡的一段话。(或由之前收集的绘画,图片整理成以“夸家乡”为主题的画报)。
    评议:在小朋友的视野中,画是最美的。用最美的画画出家乡,用最美的语言赞美家乡。同学趣味十足,而且耐心十足,细心万分。并且又实现了从说到写的跨越。
【教学反思】
一、开放课堂,培养搜集信息能力
  新教材中大局部口语交际设计的内容都需要在课前作充沛的准备工作,才会防止课堂上无话可说的现象,也才干使口语交际中有大量的信息提供交流。由于每个口语交际的设计都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因此在每个单元主题教学的一开始,我有意识的结合阅读教学安排各项准备活动。让同学关注家乡的风光,家乡的物产,家乡的变化。让同学在课堂外饶有兴趣的走近家乡,了解家乡。
  新课标强调教学应不拘泥于课堂40分钟,而是需要教师有“课堂教学+课外信息”的意识。这就要求拓宽了语文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口语交际内容,多来自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搜集到大量有关主题的资料,课内才干谈的活,谈的开。我在上这一课之前,便让同学们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主题的不同出现方式的信息。如:图片、文字、照片等等。这样做,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地培养了同学初步的搜集、处置信息的能力。
二、多层情境,多向互动
  同学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儿童的形象思维。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资料,从而促使语言的发展。”所谓情动而辞发,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新课标中也指出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我在设计该课时,积极创设情境,创设多层情境,让同学在情境中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第一层情境:交流有关家乡风光、物产、变化等方面的信息。第二层情境:向不同的对象,夸家乡的风光、物产、变化。第三层情境:为家乡作画,做宣传。每层情境设计的难度不同,层层递进,层层铺垫,体现了从句到段,循序渐进的原则。
  情境的设计,还体现了交际的多向互动。生生互动:交流搜集的资料。师生互动:在第二情境中教师演,同学说。群体互动:同学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式的集体讨论。多向互动,使语言信息的出现方式多样化,思想交流更活跃,思维碰撞更激烈。
三、激发兴趣,乐于交际,提早作文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标明:在课堂上过分要求同学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只能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和厌烦心理。因此,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在口语教学中尤为重要。课堂上创设的多层情境,课堂上组织的多向互动,都让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参与到交际中去。表达自我,赞美家乡。课堂中有参与了扮演、画画、音乐,全方位的快乐学习。
  低年级的作文,要提早训练。而最关键的还要体现从说到写的原则。这节课,在同学充沛口头表达的基础上,再让同学写,难度降低,同学乐意。并且还是把这些放入画画、剪贴画之中。同学的兴趣显而易见。
  总之,走进生活,情境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两大法宝。在这节的教学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走进生活对口语交际的重要作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相信会有更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走进口语交际课堂。同学也能像是在生活中享受生活似的,享受口语交际的快乐。
 

《夸家乡》教学案例2
  “夸家乡”是学习园地三的口语交际的内容,这是学习了《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这些反映我们美丽祖国,可爱家乡的课文之后来进行的口语交际。通过学习课文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特色,感受到了宝岛台湾日月潭的风光秀丽,体会到新疆吐鲁番水果的多、味道的鲜;傣族泼水节的热闹,领略到了首都北京美仑美奂的夜景。
  师:我们已经欣赏了风光秀丽的日月潭,水果很多的吐鲁番,热闹的傣族泼水节和夜晚的北京,祖国的景色可真美呀!我们的家乡也是祖国的一份,他也非常的美丽!今天,我们就走进自身的家乡,去夸夸自身的家乡吧!
  自由读56页的夸家乡。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可以夸家乡的迷人风光。
  生:我知道可以夸家乡的丰富物产。
  生:还可以夸家乡的变化和家乡的未来。
  师:读得真仔细!不过在夸之前先把你的家乡在哪里告诉大家。
  生:我的家乡在海盐,南北湖上有一座庙,还有鹰窠顶了,很好玩!
  生:我的家乡在海盐,那里有一座绮园,里面有许多的假山,还有亭子、湖水,水里还有许多鱼,游来游去。绮园里还有许多的小动物,猴子、鹦鹉、梅花鹿……,非常的有趣!
  生:海盐还有三毛乐园,还有很多吃的,像黄沙坞蜜橘、一口茄、大头菜等等
  生:我的家乡在四川,我们家乡的人都喜欢吃辣椒,最有名的是麻辣火锅。
  生:我的家乡也在四川,我们不论烧什么菜都要放上辣椒,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吃。
  生:我的家乡在四川,那里有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叫九寨沟,九寨沟的水是五颜六色的。可美丽了!
  同学们交头接耳的:“真的吗?水是五颜六色的?真奇怪!”
  师:是有一个这么神奇的地方,它在四川的九寨沟,以后有机会小朋友可以去看看。
  生:我的家乡在内蒙古,那里都是小草,我最喜欢那里的牛奶了,牛奶是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挤出来了还要加工一下,不能直接喝。
  生:我的家乡在江苏……
  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材编排的内容是同学生活的地方,这是同学在熟悉不过的地方,从小到大,同学们对自身的生活的地方听到的多,知道的多,了解的也多。这样介绍起来可以说是正中下怀。
  《语文课程规范》中对口语交际的目标:
  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身的意见。新课程《学习园地三》的编排很合理,由于有了前面课文的铺垫,同学对祖国的一些美景已经有了充沛了认识了,对各地景色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时候再让同学说说自身的家乡,把家乡的景色展示给大家,同学们非常愿意去说,因为每个同学都有自身的家乡,家乡对每个人都有特殊的感情,让同学说自身熟悉的家乡,夸夸自身家乡的迷人风光、丰富物产、家乡变化、憧憬未来,同学们有着很大的积极性,兴趣很浓。而且说的也非常到位,把家乡的特点都说出来了。虽然,他们的语言还稍嫌稚嫩,但是同学说的积极性非常的高。再加上班级的特殊情况(班级中有十来个外地生:有来自四川的、江苏的和内蒙古的。)一些外地生虽然离开了家乡,但是他们对家乡的记忆却在心里,而本地的同学没有去过,对那里的情况不知道,充溢了新鲜感;再者本地的同学也可以介绍这里的景色,让外地同学对所在地有所了解,这样互相介绍,同学们不但愿听,还喜欢听,听得特别仔细,有时对不了解的地方还要提问。这样的实施既对同学的口语交际是一个很好训练。而且让同学对祖国其他地方的美丽景色也增加了了解,也更加热爱自身的祖国,自身的家乡。
 
 

《语文园地三》教学杂谈3
【湖北省鄂州市百子畈小学 洪珍莹】
〖读与写相结合〗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好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同学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同学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在教学口语交际《夸家乡》一课时,我先让同学一起来夸夸自身的家乡:有的夸家乡的迷人风光,有的夸家乡的丰富物产,也有的说家乡的变化,还有的憧憬家乡的未来。接着教师鼓励同学把自身说的话写下来,看看谁写得最棒。结果同学兴致勃勃,文章中充溢希望。虽然是低年级的同学,但也喜欢观察生活中一些事物,有时也观察得十分细致,写出的话自然形象生动,充溢了童稚。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 董秀珊】
〖引导倾听〗
  “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干架设起通往“理解”的桥梁,从而提高“说”的质量。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唤起同学倾听的兴致。可以借助教师生动的语言,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教学辅助手段。课堂上除了要向同学交代必要的陈说性知识,如“听什么”、“为什么听”,教师更要把“怎样听”作为引导的重点。
  “学会倾听”含有二层意思,表层意思即指要求听他人讲话时要专心、要细心。“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人格尊重。低段同学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善捕获信息,就特别需要教师经常提醒小朋友注意听他人的讲话。教师自身要用心听同学的发言,为同学做个典范;同时要和时褒扬班内专心听讲的同学,让同学有仿效的对象,以便养成倾听的习惯。深层含义是要“会听”,听时切莫“有耳无心”,不能因为不说而放弃思维。要求同学边听边想,考虑他人说的话的意思,能把他人的话和时归纳和概括。在倾听的过程中,抓住要点是听懂他人说话意思的有效方法。
  以口语交际课《夸家乡》为例,教师可以先示范,向同学夸夸自身的家乡:“我的家乡在宁波,是一座美丽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宁波的天一阁是我国历史最久的藏书阁,河姆渡文化有7000年的历史。宁波的特产也不少,有香甜的水蜜桃,有营养丰富的杨梅,还有清香甘醇的茶叶。这几年,宁波的变化非常大,已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了。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的家乡吗?”听了老师的介绍后,让同学说说老师主要讲了几点,启发同学可以从家乡的风景、物产、变化等几方面来夸自身的家乡,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分步指导。
【江西省南昌市金盘路小学 游维洁】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园地》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会出现一些意境优美,寓意深邃的诗歌。它们或叙事、或抒情、或咏物、或写景,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情感。如何引导同学与诗人的情感发生共鸣,与诗人同喜同悲,达到入情入境呢?我们抓住深藏在跳动的字里行间的深邃隽永或委婉复杂的情感因素作为切入点,运用多媒体收集有关的音频、视频、图片等的资料,为同学创设诗境,造成特有的心理氛围,让同学在头脑中再现诗歌的艺术境界,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同学再读诗句便会声声动情,久而久之,就会提高语言文字的欣赏能力,受到美的熏陶。
  例如: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四册《语文园地三》中《敕勒歌》的教学我充沛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现草原美景,让同学体会草原儿女的广博胸襟和人们向往丰衣足食的美妙诗意。这首诗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两句的感悟只有通过多媒体的介入才干淋漓尽致地表示出来。同学也才干真正地有感情地朗读。所以,学习《敕勒歌》时,我首先通过播放了一段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战乱纷繁,社会动荡不安,经历着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知识,介绍了北齐时期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在历经磨难中仍然坚持着坚韧、乐观与豪迈的气势,在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北齐诗人斛律金吟唱这首诗歌时的历史背景以后,我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多幅北国草原的美丽图片,播放了马儿欢叫,牧民在草原上快乐地放着牛羊的录象,让同学借助感官直接领略:蔚蓝的太空白云飘,广阔的草原上牧草茂盛,马儿壮牛羊肥的喜人景象。让同学从厚重的历史中走出来,感受草原风光的壮丽雄伟,感受北国草原给牛羊带来的快乐,给牧民带来的快乐。调皮的牛羊躲在草丛中美美地吃着鲜嫩的青草,可风儿更加调皮,轻轻一吹,草浪起伏,使你终于看见了隐没在草丛中的牛羊。这样,同学领悟到了草原上的勃勃生机,领悟到了蕴涵在“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展现出来的粗犷美,也同时深深体会了一个民族在苦难中仍能豁然达观、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通过历史与实际的对比,通过对诗歌内涵的深入理解,同学们读起诗歌来更是琅琅上口、声情并茂!
  假如没有多媒体工具的辅助展示,课堂教学中,而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板书讲解,不只会占用珍贵的课堂时间,也不能让同学直观、迅速、印象深刻的理解诗歌的意境与魅力,正是多媒体工具的辅助运用,《语文园地》的教学才更趋完美。

 
热门二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