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所见》公开课教案推荐




《所见》公开课教案1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牧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写了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 放录音,同学欣赏本课配乐解说词,老师边把诗中的情境用简笔在黑板上绘出。
  2. 请同学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课题。
  二、朗读古诗
  1. 张挂本课放大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同学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
  2. 同学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地。
  3.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采用自身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
  4. 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
  三、品悟古诗
  (一)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1. 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a. 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
  b. 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
  2. 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 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同学品悟诗意,作小结。
  a. 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b. 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c. 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 教师范读,同学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
  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2. 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身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一)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同学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二)感受意境,精炼强化。
  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所见》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捕、蝉、闭、立”6个生字,会写“诗、林”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重点:认真6个生字,会写“诗、林”。
  难点:体会诗歌美好的意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乡间小路。
  一、激趣导入新课
   1、赛诗会。导入:今天,月亮姐姐给小朋友带来了几首诗,要来考考小朋友,愿意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画》、《静夜思》、《春晓》、《村居》的课文插图)。
   2、(出示课件所见的插图),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3、简介:《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在山村赏景时把自身所见到的情景写下的一首诗。
   4、教师范读。
   5、同学自读古诗,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多读几遍。
  二、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小树林。每棵树上都藏着一个带音节的生字)
     ①指名读;②齐读;③开火车读;④小组读。(重点指导:所、蝉)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说说自身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
   4、巩固练习。(课件出示六朵花)。每朵花里都藏着一个不带音节的生字。
    ①指名读;②齐读;③分男、女生读。
    这些字去掉了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5、再读古诗。
  三、图文结合,了解古诗大意
    过渡:袁枚在小山村里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呢?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学习第一句。(课件:牧童骑在黄牛背上,走在山间小路)。
    ①引导说出图意(板书:贴图、黄牛和牧童)
    ②你们看到了什么?用自身的话说说。(课件出示:牧童骑黄牛)
    ③指导表情朗读。
   2、学习第二句。(课件: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放声歌唱)
    ①问:牧童高兴地唱起歌,他的歌声怎样?
    ②谁能把诗中描写这个情景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歌声振林樾)(贴图:树)
    ③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牧童的歌声停了,知了叫了起来)
    ①问:牧童听到知了的叫声,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想像说话)
      (课件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渴立)
    ②指导朗读。
    ③教师范读。
   4、师说诗意,同学找出相对应的诗句。(师生配合)
   5、配上动作激趣朗读。
   6、全班朗读。
  四、练习背诵
   1、看板画,练习背诵。
   2、同学自由背诵。
   3、男女生竞背。
  五、写字训练(课件出示在田字格里的生字:诗、林。偏旁以红色闪烁)
   1、同学认读。
   2、口头组词。
   3、指导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提醒同学“林”字左边“木”的捺变成点。
   4、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5、同学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写字姿势。
   6、展示。师生一起评议。
  六、课外拓展(课件《小儿垂钓》整首诗和插图)
   1、教师解说诗意,激发同学有朗读的意愿。
   2、教师范读。
   3、教师领读。
   4、回家把《小儿垂钓》这首诗读给家长听

《所见》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同学抓住儿童的衣着和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获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身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同学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同学读全诗。要求同学边听读,边看图,考虑: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同学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身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同学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身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同学读诗句,然后用自身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同学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身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获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身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l.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 欲 捕 鸣 闭 口 立
  二、整体感知
    引导同学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身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同学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获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同学仿佛身临其境,发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1.比较字形。振——晨 蝉——弹 忽——物 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六、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热门一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