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国徽》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推荐


《国徽》课堂实录1
〖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处在城乡结合地带,位置比较偏,大局部学生来自农村,学生的素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接受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开始试验至今,大局部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能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来学习生字,进行课外阅读,并且阅读量逐渐增多。由于多数小朋友是独生子女,因此合作意识和合作的氛围不够浓厚;再就是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在搜集资料方面,学生搜集的资料还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虽然存在这些问题,但老师在教学中,还是设计了小组合作活动和搜集资料的活动,目的是逐步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让他们明白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不时实践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闪烁”的含义。
  2.把朗读诗句、观察画面、展开想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国徽的资料,我们就一起来交流吧。
生1:我知道了齿轮代表工人阶级,麦穗代表农民阶级。
生2:我搜集到了国徽的图片。
师:大家做的很不错,想一想,在哪些地方能见到国徽呢?
生:天安门城楼、警察叔叔的帽子上……
师:请大家仔细看,(出示国徽实物图)问:国徽的图案里有什么?想好了再举手回答。
生:国徽的图案里有天安门、五星、齿轮、谷穗。
师:国徽的中央是五星和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它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徽》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国徽)这个“徽”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请大家多读几遍。
  请同学们再仔细看一看,这个字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模样很相近?
生:是“微笑”的“微”。
师:板书“微”,并指导学生区别认识,指名回答。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22页,听一听课文录音,要注意生字的读音。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读得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生字条等等)
生:自由读课文。
  师:现在同桌进行合作,一人读一遍,互相协助一下,把字音读准确,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三)精读、品味
师: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自身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用笔画出来,我们一块解决。
学习第一小节
师:(大屏幕出示第一小节的内容,生字是红颜色的。)自由读一读,注意红色的字的读音,看看自身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这些词语你能读下来吗?(大屏幕出示:硬币、擦掉、污泥、闪烁)
生:齐读(老师指哪一个,就读那一个词语。)
师:生词大家都读下来了,我们再来交流一下自身的读书体会,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生1:从“我要先擦掉它上面的污泥”这句话中,我知道了文中的小朋友非常热爱国徽。
生2:“闪烁”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帮他?
生3:“闪烁”是一闪一闪的意思,就像天空中的星星那样,眼睛一眨一眨的。
师:你说得真好,能联系生活理解词语的意思。谁还想接着谈?
生4:读了这一小节,我知道了拾到东西,哪怕是一分钱也要交公,也是热爱国徽的表示。
师:是啊,歌曲《一分钱》中的小朋友也是这样做的,你们喜欢听这首歌吗?
生:喜欢。
师:听的时候,可以跟着一起唱。(放歌曲录音)
生:认真听,同时跟着一起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歌中的小朋友和文中的小朋友一样,捡到了一分钱,交给了警察叔叔,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小朋友,都为国徽增添了光彩,心里是多么的高兴!那么,你能不能把这种高兴的心情和对国徽的热爱之情读出来呢?先自由练习读一读,然后指名读,我们大家一块评议。指名朗读。
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声音很高,特别是最后一句,读得很有感情。
师:那就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一遍好吗?
生:齐读。
学习第二小节
师:通过学习第一小节,我们知道了文中的小朋友为了给国徽添光彩,做了一件拾金不昧的事,他还做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来学习第二小节。(出示课文内容)
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用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来学习第二小节。
生:自由学习。
师:课文读完了,下面的词语你都认识了吗?(扶起、摔倒、帽子)
生:指名读这三个生词。
师:你是怎样记住“扶、摔”的?
生:因为“扶、摔”都有提手旁,都与手有关系。
师:“倒”还有另外一个读音,谁能用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生1:倒水
生2:倒茶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们再来交流一下自身的读书体会。
生1:我知道了警察叔叔对小朋友的做法很满意,因为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生2:我们也要乐于助人,为国徽增光添彩。
师:谁能有感情地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进行评议。指名读。
生:按要求读课文。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声音很高,可是,没有感情。
师: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让第一个站起来的同学读)
生:读课文。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有停顿,特别是“甜甜的微笑”,读得很有感情。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文中的插图,想一想,警察叔叔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1:警察叔叔这时心里会想,这真是一个好小朋友。
生2:警察叔叔会想,这个小朋友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小朋友。
  学习第三小节
师:前两个小节,同学们读出了自身对国徽的热爱,现在,我们学习第三小节,相信同学们会读得更好,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可以吗?
生:齐读课文第三小节。
  (四)配乐朗读
师:我们现在进行配乐朗读,看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出自身对国徽的热爱,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像画面。
生:(三名学生)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像画面。
  (五)拓展延伸
师: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了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是热爱国徽的表示,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做什么事为国徽添光彩呢?
生1:看到地上有废纸,随手捡起来,是为国徽添光彩的表示。
生2:看到小朋友摔倒了,把他扶起来,也是热爱国徽的表示。
生3:……
  (六)背诵积累


师:这篇课文写得很美,同学们读得也很有感情,那么,能不能背诵下来呢?可以背诵自身喜欢的一个小节。
生:进行背诵。
师:谁能背诵下来?大胆的试一试,你才干胜利。
生:背诵自身喜欢的一个小节。
  (七)写字
师:课文里的生字你认为哪一个最难写,比较容易出错?
生:我认为“摔”最难写。
师:谁来帮帮他?
生:“摔”的右边是“率”,中间局部是“撇折撇折点,一共是三笔”。
师:这个同学说得很好,请大家看黑板,认真看老师写,然后自身写一遍。
生:认真看,认真书写。
师:请大家认真写一写其他的生字,看谁写得最漂亮。
生:自由写。
师:同学们都写完了,我们组织一次作业展评,怎么样啊?
生:指名上台展示自身的作业,集体评议。
师:通过作业展评,可以看出大家写得很认真,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又有了提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八)安排作业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国歌和国旗也是我们国家的象征,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国歌和国旗的资料,和你的小伙伴一起交流。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读”语文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 我所执教的《国徽》这篇课文,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动身,引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而我这节课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为先导,以多种方法地读(自由读、接读、配乐朗读)为主要凭借,从而引导学生把对祖国的爱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
整个教学过程,充沛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通道,为学生提供比较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进行想像,让学生尽量发挥发明潜能,学生动脑、动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意义建构过程,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感受成绩与胜利。
语文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比方,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做才干为国徽添光彩,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使学生觉得语文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语文学语文的热情。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缺乏和遗憾,在整个教学过程,虽然老师注意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但是老师的评价还不够和时、到位,还欠启发性,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继续努力。

《国徽》教学反思2
《课文课程规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一学习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读”语文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我所执教的《国徽》这篇课文,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动身,引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而我这节课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危险导,以多种方法地读(自由读、接读、配乐朗读)为主要凭借,从而引导学生把对祖国的爱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整个教学过程,充沛体现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有一试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通道,为学生提供比较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尽量发挥发明潜能,学生动脑、动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意义建构过程,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收获,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感受成绩与胜利。语文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比方,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做才干为国徽添光彩,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使学生觉得语文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语文学语文的热情。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缺乏和遗憾,在整个教学过程,虽然老师注意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但是老师的评价还不够和时、到位,还欠缺启发性,在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继续努力。
 

《国徽》教学反思3
“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本节课的教学我特别注意为学生提供“读”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
《国徽》这篇课文,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动身,引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而我这节课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主导,以多种方法地读(自由读、接读、配乐朗读)为主要凭借,从而引导学生把对祖国的爱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整个教学过程,充沛体现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通道,为学生提供比较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尽量发挥发明潜能。学生动脑、动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意义建构过程,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收获,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感受成绩与胜利。
语文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比方,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做才干为国徽添光彩?”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使学生觉得语文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语文学语文的热情。
当然,我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缺乏和遗憾,在整个教学过程,虽然我注意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但是我的评价还不够和时、到位,还欠缺启发性,在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继续努力。朗读指导虽然方式较多,但学生情感的激发还不够细致。
 

《国徽》教学反思3
“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本节课的教学我特别注意为学生提供“读”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
《国徽》这篇课文,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动身,引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而我这节课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主导,以多种方法地读(自由读、接读、配乐朗读)为主要凭借,从而引导学生把对祖国的爱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整个教学过程,充沛体现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通道,为学生提供比较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尽量发挥发明潜能。学生动脑、动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意义建构过程,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收获,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感受成绩与胜利。
语文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比方,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做才干为国徽添光彩?”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使学生觉得语文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语文学语文的热情。
当然,我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缺乏和遗憾,在整个教学过程,虽然我注意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但是我的评价还不够和时、到位,还欠缺启发性,在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继续努力。朗读指导虽然方式较多,但学生情感的激发还不够细致。
 

 
热门三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