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做一片美的叶子》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推荐


《做一片美的叶子》课堂实录1
公开课前,执教者往往都要花一段时间与学生展开闲聊式的交流互动,以期能最大限度地缓释紧张凝重的气氛,这一环节也就是课前“预热”。应该说,“预热”是必需的,因为这类活动中教师多是借班上课,师生也系临时见面,假使一上来便“书归正传”,在师生尚未“打成一片”的情况下,课堂的确很难有“鱼水亲和”的局面。
但是有这么一个现象也值得我们关注,譬如说,明明将要学一篇基调颇为伤感繁重的文章,但师生在课前仍谈笑风生,只是真正到了“铃响”时才瞬间“变脸”,一下子“庄重”起来,让人看着好不别扭!其实,“预热”原本就是教学的“前奏曲”,怎能忘了与课堂“主旋律”之间的“合拍”呢?
2005年初,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浙江义乌举行的“全国新生代小语四大名师观摩讲习会”上执教《做一片美的叶子》时,巧妙的“预热”设计与整个文本无缝接轨、完美“合拍”,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请看——
【回放】
主持人:……下面,就让我们擦亮眼睛,竖起耳朵,一起来感受孙建锋老师的风采!
师(走到学生面前):可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的张张笑脸,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让我感到浙江义乌的灵山秀水之美。小朋友们,听清楚了吗,刚才这位主持人老师介绍了,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位老师叫什么名字?
生:孙——建——锋。
师:当着那么多老师的面喊一位老师的名字,你们心里没有体会吗?
生:非常激动。
生:非常高兴。
师:因为什么?
生:因为您是全国青年名师,您能为我们上课,我们很荣幸。
师:噢,好小朋友,真会讲话,一番话说得我心里暖烘烘的。小朋友们,我想了解一下,你们除了上课学习以外,课余就没有什么兴趣喜好吗?
生:我喜欢英语。
生:我爱书法、画画和舞蹈。
师:你真是个全才的小朋友。我听出来了,你的兴趣喜好里面有画画。(从讲台上取过一盒彩色粉笔)你看,这里有五颜六色的粉笔,你喜欢哪一枝就拿一枝,下面喜欢画画的同学也可以上来拿。
(许多同学上台并挑到中意的粉笔)
师:现在你们开始用粉笔在黑板上现场作画,就画一片你心目的叶子!
(上面学生兴致盎然地作画,余下学生个个惊奇地欣赏)
师:(诗意旁白)一双双嫩生生的小手在黑板上“跳舞”,一个个“舞美造型”顷刻间布满黑板,小朋友们仅仅是在画一片树叶吗?不,他们是在画他们的兴趣,画他们的想象,画他们的个性,画他们的自信,画他们的勇敢!
(学生陆续画毕,回座)
师:(引导学生一起凝望画满叶子的黑板,深情地)树叶画得都很美,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请拿出你们的小手,跟孙老师一起写课题。眼亮心就亮,眼明手就快!
(师板书课题,学生在座位上书空跟写。写到“片”字时,教师提醒学生第一笔撇“丿”后,第二笔应是竖 “丨”,而横“一”则是第三笔)
……
【点评】
有“对话教学的开拓者”美誉的孙建锋老师,其课堂以“充盈哲理、富有创意”而著称,而其“入题”艺术,也常有神来之笔。《做一片美的叶子》是一篇美文,而美文当然最好“美教”,孙老师让学生上台画“美的叶子”这一极富想象、极具诗意的导入设计,真是“占尽了江南灵秀”!
更令人玩味的是,孙老师在为作画的学生配旁白时的那一串妙语,既似汩汩泓泉爽心明智,又如纤云弄巧舒卷自如!假如再联想到我们经常拜读的他那些优美华丽、赏心悦目的绝佳文章,或许你就会立时相信,假如教师底蕴深厚、心灵巧慧,那课堂肯定诗情画意、风情万种!
【感想】
现在,让我们“跳出”庐山看一回吧!记得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几年前到绍兴执教《百分数的意义》时,曾以“同学们,绍兴最有名的土特产是什么,让我课后也买点回去”入课,当学生一致推荐黄酒时,黄老师又一句“那么黄酒醉不醉人,酒精度多少”,将话题自然引到百分数这一“正题”上,让人感叹名师的“诱导”真是信手拈来皆如神啊!学科无“国界”,黄老师的做法对语文课堂的“预热”又怎会没有启示?
胜利的语文课堂既有内在的有序美,又有外在的形式美;既有课前导入的铺垫美,又有课程进展的构架美……所有这些要素的整合,贵在一个和谐,如不和谐,会水火相克、冰炭不容;如配置和谐,则可收相得益彰,交互辉映之美。优质课堂的课前“预热”艺术,追求的正是“和谐发生美”。前苏联文豪高尔基所说:“最难的是开始,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调都是它赋予的。”从这个角度讲,与文本“和谐相融”,无疑应是课前“预热”的“第一选项”!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反思2
新《语文课程规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在执教《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时,以学生的“亲历实践”替换教师的“繁讲冗析”,用师生间充溢魔力的心灵对话打造出了美仑美奂的诗情新课堂。下面,我想撷取课中“几片美的叶子”,化作永恒的字符,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启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记得一位伟人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调,都是它给予的。”其实,课堂教学的启课导入也同样必需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韵致。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生:喜欢!
  师:那好,现在我想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画一片美的叶子!可以上黑板来画,也可以在下面画。愿意到黑板上来画的同学请自身上来!
  (几个学生兴致盎然地上台作画,其余学生在座位上画。)
  师:(极富诗意地为学生作画配上独白)一只只嫩生生的小手,在黑板上自由“舞蹈”,一个个“舞蹈造型”——一片片叶子布满黑板,这仅仅是一片片叶子在展现?不,这是一扇扇心门在洞开,这是一颗颗心灵在舒展,这是一朵朵心花在怒放!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板书课题“做一片美的叶子”)
  师:《做一片美的叶子》是篇充溢智慧的散文。读了以后,它会让你见以前所未见,闻以前所未闻,思以前所未思,得以前所未得;它会让你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它很有营养,绝对胜过“脑白金”!想不想好好读一读?
  生:想!
  二、研读——不动笔墨不读书
  阅读是读者积极活动的过程,读者带入这一过程的东西,往往比他从读物中所找到的东西更多更重要。的确,有没有把阅读主动权、时间支配权和空间活动权不折不扣地交还给学生,应是验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得到落实的最重要的依据。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学们,同一篇文章,大家可能各有各的阅读体会。下面,请你们仔细地默读课文,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让你有了哪些体会,就请你随手写下来,以供交流。好吗?
  生:好!
  (学生自主研读课文,不时在书上作些批注,教师巡视指点,与学生一起考虑,六分钟后。)
  师:现在,请你们自由交流自身的阅读感受,我愿意聆听你们的声音,分享你们的喜悦!
  生:书上有这样一句话:“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我觉得这个比喻有颜色、有形状、有动作,令人耳目一新。
  师:是的,这句话写得的确非常好!因为它写出了树的无尽的活力,体现了树的色彩美、形态美、动态美和生命美。
  生:老师,我和他一样,也非常喜欢这个比喻句,请让我背大家听一听:“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师:背得真好!我听出来了,你确实很喜欢这句话。
  生:书上说:“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读了这句话,我很受启发:同一棵树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同一个班级找不到相同的学生。
  师:请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然后在下面画个破折号,再写上你的姓名。这就是你的格言哪!
  反思:古人曾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测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因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我让学生批注课文,虽然使课堂“一时寂静”,却能让学生通过批注而激活思维、抒发感受、展示个性,这一做法既务实有效,又返朴归真。
  三、对话——心有灵犀一点通
  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也经历了许多事,体味了不少情,而这正是语文教学必需加以关注和利用的资源。理想课堂应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一起探究和相互启发的过程,师生一起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生:“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读了这句话,我想到了人的一生也有“四季”:我,就像春天的叶子,嫩嫩的;爸爸就像夏天的叶子,壮壮的;爷爷就像秋天的叶子,黄黄的……(全场掌声)
  师:说得真是太好了!
  生:由“回归大树地下的根”这句话,我想到“落‘叶’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树’”。
  师:噢,你为什么会想到这句话?这是不是哪一句古诗改装过来的?
  生:是的,因为我曾经背诵过“落花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我觉得,不论是“护花”还是“护树”,道理都是一样的!
  师:这就叫活学活用!我送给你一片枫叶,这片枫叶是我从北京香山上摘来的!(该生双手接过叶子,连声称谢)
  生:中国是一棵大树,把56个民族结为一个整体,每一个民族在中国都有自身的位置。地球也是一棵大树,把每一个国家结为一个整体,每一个国家在地球上也都有自身的位置。
  师:好!你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把书本与实际结合起来了,这叫活读书!大家掌声鼓励!
  师:(总结)叶美,因为有树;树美,因为有叶。假如每一片叶子都很美,那么,这棵大树一定美;假如每一个同学都很美,那么,这个班级一定美;假如每一个人都很棒,那么,这个民族一定有希望!
  ……
  反思:在对话的课堂上,教师把学生看作心上的朋友,学生就将教师视为眼中的亲人,教学过程就能成为师生间以心连心的心潮相逐,以情生情的激情奔涌。“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追求的就是用生命点燃生命,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
  1、亲历实践。当学生“零距离”触摸、品味作品时,已不再是一个毫无主见、毫无思想的人,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兴趣喜好、性格特征等个人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制约他对文本的读解并打上鲜明的个性印记。
  2、个性放飞。“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活动,教师不能只依照教学参考书、规范答案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吸收,更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整齐划一的。
  3、情感碰撞。阅读也是文本与读者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建构、互相拥有的过程,需要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唯此,方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由语文所带给他们的快意!

 
热门三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