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并能用自身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激发深长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
2、理解和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
1、收集山寨的有关资料,如诗歌、散文、图片等。
2、制作山寨风光的多媒体课件可图片、挂图等。
3、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向同学展示山寨景色。通过让同学观察导入新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图中画了什么?想想这里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呢?这节课我学习《山蹇》。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猜字,问问周围的人,查字典,查生字表的拼音等方法认识生字。
2、正音,指名读,纠正字音。
3、互检。同桌拿出生字卡互相考一考。
(二)识字
1、交流。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同学一边说,老师一边把生字卡贴到黑板上,全班一起读。
2、做游戏。开火车读,读准字音,小组赛读,认清字形。猜字迹、找朋友,分析字形。例如:猜字迷。信出一半,交换一半,“唤”。找朋友。将“票、风、火、因、另、亦、弓、句、扌、犭、氵、王”等做成卡片,进行找朋友组成字游戏。
(三)写字。
1、观察。“飘、烟、弯”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同学交流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范字同学试写。
3、每个生字写两遍,同学互评。
(四)交流
1、自读考虑。这首诗歌有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句话?
2、读文交流。指名读每个小节,想想从每个小节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同学可能不理解:看见“飘起的炊烟“,”分明是到了寨边为什么还要一走就是半天?为什么左转右转,还是一户人家也不见“多亏小狗几声汪汪,才把客嗅到门前是什么意思?
老师可以让同学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再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同学理解寨子建在山上,山路是弯弯曲曲的,而且到处是树阴掩映,青藤垂挂,因此出现只见炊烟袅袅,不见山寨人家的有趣的现象,作者恰是抓住这一特色写出山寨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让人感到欣喜又有几分急切到家之情。
3、做个小画家。
4、在书上画一画山路,看谁画得好。
(五)诵读
1、练读。读出“山寨”景色迷人,富有情趣感来。
2、赛读。看谁读得有感情。(可以配乐、加动作)
(六)背诵
看画面与诗句融为体,练习背诵。
《山寨》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上山人急切和欣喜的心情。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和组成的新词,学习认读字。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了解山寨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以和山路的蜿蜒绵长,体会上山人的急切和欣喜的心情。
2、理解山路是盘旋、时隐时现的,补充课文中的插图。
三、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词。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上山人的急切和欣喜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
板书课题:山寨
注意撜瘮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卡片,同学借助汉语拼音认读。
(1)指名认读。读正确,大家跟读;读错误,第二个同学协助纠正。
(2)同桌互读检查。
同学们已经和生字婴幼儿成为好朋友。认我们把它们送回家。
2、自身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标画小节。
3、指名读诗歌。想想这首诗主要是写什么?
(三)学习诗歌
1、学习第一小节。
⑴、指名读第一小节。想想这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什么?
⑵、请两个同学分别读两句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⑶、指导读出语气。
2、学习第二小节
⑴、自读第二小节,提出不懂的问题。
⑵、围绕这个问题,分组讨论。
⑶、指导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3、学习第三小节
⑴、提出不懂的问题。(摿终谑餮跀是什么意思?)
⑵、借助观察插图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绿树掩映,找不到寨门。
⑶、补充山路的插图。同学边理解边画
(四)、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配乐,同学自身练。
2、指名汇***读,师生评议。
3、同桌互相试背。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㈠、检查复习
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㈡、教学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接龙读。
2、同学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3、集中交
4、同学书写生字,老师和时进行反馈。
㈢、扩词练习
鼓励同学充沛说。
烟:烟花浓烟烟火
弯:弯腰弯月弯路
唤:呼唤唤起唤醒
挂:挂号挂件挂面
四、板书设计:
炊烟袅袅
山寨 山路曲折 急切、欣喜
绿树掩映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古诗《华山》,自读短文
二、教学过程
㈠、学习古诗
1、观察图画。画上有谁在干什么?
2、利用拼音自学古诗。
提出自读要求。
师巡视辅导。照顾个别同学,协助他读准生字的读音,布置同学开展互动学习。
3、检查自读情况。
4、讨论:这首诗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组内讨论解决。
5、组织同学进行提问,解疑,理解诗文。教师从旁点拨,指导朗读。使迅速理解华山奇拔俊秀、高入云端、气势澎湃的特点。
㈡、自读短文
师:你们爱山吗?美丽的大自然总是吸引着人们,给人以无数的蒙。古时候的人爱山、写山、赞美山;现代的小朋友也爱山、写山、赞美山,想看看一位住在山里的小朋友笔下的山吗?
1、自主学习提出自学要求。
2、交流: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教师可做引导和点拨。
3、范读
4、朗读竞赛,考虑作者看山时想到了什么?
5、你喜欢这座山吗?喜欢山里的哪一季?想对它说点什么吗?愿意把它画下来的小朋友可以画。
㈢、发散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撋綌字的词语或写山的古诗和文章?
㈣、本课小结
咱们一起欣赏了两篇和山有关的文章:一篇是宋代寇准对华山的描写,一篇是现代作家贺兴安小时候对山的向往。小朋友们收集了好些和山有关的词语或文章,相信你写出来的山也一定很美。
㈤、板书设计
华山 夏天满山葱茏
只有天在上, 冬天白雪覆盖
更无山与齐。 看山 春天郁郁葱葱
举头红日近, 秋天红叶点缀其中
回首白云低。
《山寨》教学设计3
3月24日在中关村一小举办的“京津”两地课程改革的评优课上,我有幸听到了北洼路小学的刘茵老师的《山寨》,更让我体验了一堂别具特色的教学方式,生动活跃的课堂形式。在此我姑且经他称为“游艺型”课堂,现将我的一些感悟谈一谈。
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话语把同学引入课堂。在上课伊始,教师就运用鼓励性的口号把同学带入到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之中。如:“二(9)二(9),我们是自信的小朋友!”……老师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在教学上是动了脑子的。《语文课程规范》指出:“同学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需根据同学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同学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同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沛激发同学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正是利用一些“上口”的积极性话语调动了同学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做出了课堂上师生尊重、合作、平等式教学的有利研讨。
教师导入的情境入诗入画,恰到好处。刘茵老师运用带有云南傣家风格的葫芦丝作背景音乐,并贯彻课堂的始终,给同学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深深地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促进了小朋友们的求知欲。其中,板书更是独具匠心。教师深厚的的简笔画功力让在场的老师为之惊叹,短短的2分钟,就将一幅群山环绕中的山寨栩栩如生的画在了黑板上,不得不令在场的老师折服。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却令小朋友们有了更深的体会。课文中提到了“山路七拐八弯”,教师就此让同学想一想,再到书上、黑板上画一画,给课文插图补白,充沛的利用了教材,并把“读书动脑”这一学习过程贯彻于课堂始终。以上看似平常又起到了不平常效果的优秀教案充沛的体现了一位身居课改前线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独特见解。课文的拓展环节适当,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教师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我们马上就要离开山寨了,你们舍得吗?
生:不舍得。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里环境美。
师:原因何在?
生:以内那里的人维护环境。
师:作为一名小游客,你到那里会怎样做?
生:不乱扔纸……
教师如此设计,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注意培养了同学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语文课程规范》对低年级儿童的综合性学习是这样提到的:“综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身的观察所得。。”教师正是利用“山寨”这样一片简短的小诗,对同学进行了恰到好处的人文关怀。
在听取了刘茵老师的《山寨》一课教学之后,针对自身在教学时的一些设想,给了我一些反思,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在此机会提出来,争取得到大家的指正。刘老师在学习本课时,学习过程始终是尊重同学的主体地位的,优秀教案从“哪里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入手,同学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全文教学,但我在此有一点拙见:本文的诗人是依照不同的情境体会到“山寨”的不同感受,是一个有层次、有顺序的不同感触。经过老师、和同学的一再分离,是否是同学真正感受到了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感受呢?教师如此的做法是否真正体现了“教师—同学—文本”之间的对话了呢?我们无妨在激情过后静下心来想一想,在教学这样的课文时只有这样一条路是体现“同学的主体性”吗?假如教师能够从不同的情境下对同学进行和时的点拨,是不是会更好呢?我们无妨再做研讨。
总之,“山寨”一文的优秀教案是教师努力在向《语文课程规范》探索的一个缩影,给新时期的教师们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把“幸运52”式的游艺性语言引入课堂,不乏乃意见胆大、创新之举。我想,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善于发现,激发同学内在的潜力,使同学在轻松、快乐中喜获丰收,刘茵老师正是在此作了有力的初探。
: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