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亮起来了》听课体会
周六上午,我去第二实验小学参加了周六研究课,听了两节语文课,下面我重点谈一下《北京亮起来了》这一课的听课体会。《北京亮起来了》是继上学期《北京》一文的学习之后,又一篇进一步了解北京夜晚景象的课例。今天听了倪静老师执教的这一课后,我很受启发。本节课上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指导到位最令我佩服。
一、巧设关卡,以读为本,读有目标,读有层次。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本节课上,倪老师采取了大量的、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的活动。如在课堂一开始,倪老师就巧设关卡,先读字,再读词,接着读四字词语,最后指导读长句子,显示了以读为本,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让学生分自然段读,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图文结合,然后逐句分地点采用自己读,指名读,合作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熟读成诵。接下来添加去掉部分词语的小练习,找生填读。学生在读之前心中有明确的读的目标,这样的阅读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每一步都扎实有效。并且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接受情况,让读书优秀的同学示范读,然后其他同学模仿读,不但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而且也调动了学生们读的积极性。
二、重视方法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本节课教学中,教师自然指导了一些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句的方法,例如:“银河”采用联系生活,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通过想象感悟课文内容,“犹如”利用换词、造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学生在阅读、感悟中掌握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重点讲解了“长安街”一段,重视了方法的指导,其余三段进行了略讲;写字教学也运用了观察、范写、仿写的方法进行了教学。教学效果很好。
听课有感
今天,我听了一位老师教学二年级的《北京这起来了》一课,这位老师以她亲切的话语、娴熟的现代化教学的运用,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我也受益匪浅。
一、对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的深度体现在课堂中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这堂语文课中,授课老师严格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用了很多时间抓了学生的识字和朗读。听课老师从学生的反应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中是快乐的,从学生的朗读中,听课老师从学生的感情朗读中感受到了学生已经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学生的这些成绩,是与老师的引导是有关的,老师的引导也与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和对文本的解读是有关的。所以,一位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就应该了解我们的课程标准,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这堂课的重点,突破此节课的难点。
二、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理解词语
在《北京亮起来了》一文中,有很多的四字词语,像“灯火辉煌”等词语,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己理解是非常困难的,老师直接讲出词语的意思,学生也觉得非常的抽象。这位老师为了让学生轻松理解这些抽象的词语,她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图片给学生看,让学生说,然后指出“这就是‘灯火辉煌’”,学生从形象的图片中轻松理解了那些他们觉得难于理解的词语。
三、引导有方,组织有力
从整节课中我们听课老师都感觉到:学生积极发言,回答的问题相当的准确,而且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多,课堂很活跃。这与老师的引导和组织的关系非常密切。每学到一个段,老师都给学生思考和交流的任务和时间,让学生有任务的去学,学生的学有了方向性,有时间去交流,使学生有了合作的精神,在交流中能取长补短。在从一个交流点转向另一个交流点时,老师的的组织能力体现出来了,学生在老师的亲切的话语中,在老师的优美动作提示下,端正坐着,争取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的这些良好行为的养成,是与老师平时的教导、与老师自身的素质分不开的。
听了这堂课,感触很多,仅列举这几点以提醒我将来的教学努力的方向。
标签:《北京亮起来了》第2课时 听课反思
今天听了韩老师《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北京夜景的美;
2、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然后提问:图里是北京的哪个地方?你觉得这里的夜景美吗?引入课文,如果想体验北京的美,请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听后,让学生说说认为北京哪个地方美。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让学生朗读自己认为美的段落。在朗读中感受首都北京灿烂迷人的夜景。整个课堂上,他让学生全方位地读书,有个别读,引读,齐读,赛读,小组读、男女分读、感悟忆读等,让学生在读中自悟,在读中抓重点词语。他抓住“川流不息、像银河从天而降、光彩夺目”等词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这些词的基础上想象长安街金碧辉煌的景象,当学生的脑海中形成这样的景象后,文章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就在学生的头脑中,这样的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是比较成功的。
《北京亮起来了》听课心得
“结对子”听课心得
《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是继上学期《北京》一文的学习之后,又一篇进一步了解北京夜晚景象的课例。今天听了牛科老师执教的这一课后,我很受启发。本节课上的朗读和指导最令我佩服。
一、以读为本,读有目标,读有层次。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本节课上,牛老师采取了大量的、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的活动。如在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分自然段读,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然后逐句分地点采用自己读,指名读,合作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接下来添加去掉部分词语的小练习,找生填读。学生在读之前心中有明确的读的目标,这样的阅读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每一步都扎实有效。并且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接受情况,让读书优秀的同学示范读,然后其他同学模仿读,不但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而且也调动了学生们读的积极性。
二、重视指导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本节课教学中,教师自然指导了一些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句的方法,例如:“银河”采用联系生活理解词语的意思,“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通过想象感悟课文内容,“犹如”利用换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学生在阅读、感悟中掌握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北京亮起来了》评课稿
柳老师执教的是《北京亮起来了》的第一课时。《北京亮起来了》是人教版第四册的课文,这篇课文充满浓郁的现代气息,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我国首都北京灯光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这座文化古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
本节课课堂氛围活跃、宽松、和谐。老师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感情朗读中,老师还引导学生咀嚼优美的词汇、积累语言,同时充分利用插图插图,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辉煌、亮丽,激发他们对首都北京的热爱。
一、课堂语言的运用恰到好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和劳动效率。”课堂教学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情感交流传递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激活思维,开阔思维,引起联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节课中,无论是导入语,还是结束语,或是过渡语,都经过柳老师的精心准备,每每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二、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新课标》中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学生的独特的感受有时我们常会理解成不着边际,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是学生创新精的表现。如课堂上,让学生理解比喻句“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时,柳老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提出银河的星星一闪一闪,就像长安街的灯一闪一闪,解释地多美妙呀。只有这样,孩子的思维的火花,才会尽情绽放,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思维,造就创新精神
三、目标制定和练习设计紧密联系。从柳老师的课堂不难看出,柳老师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文本教材非常了解。她讲教案设计于《课堂作业本》中的练习巧妙地练习起来。如在教学词语“一幢幢、一座座……”和“银光闪闪”时,在充分朗读发现规律的基础上,顺势让学生完成《课堂》中写ABB和ABCC类词语的练习。
但是纵观整堂课,似乎还有以下细节未能考虑到:
首先,课堂注重生成,这从你的教案中也应该有所反应,但是柳老师教案里却写出了老师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虽然认真,但似乎不是太可取。其次:教案的目标制定应再清晰明确些,如“充分预习”这一条,无法衡量。最后:课内练习故且重要,但是应注意适时、适量、适度,老师在领着孩子读文中优美词语的时候,学生正被北京的美丽所吸引,但此时却突然要让学生做练习了,气氛有所破坏,而且,所习读的词语都是练习中涉及要用到的,文中其他的难词并没有顾及。
总之,柳老师的这堂课给人的启发很多,值得我们新教师学习,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寻求共同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