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要下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全集DOC的附件,请直接拉到最后一页的最后一个帖子链接中下载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观看参考一下,则无需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备课资料
第一单元 色彩
爱什么颜色
教材分析
<<爱什么颜色>>这首诗歌以简练的语句,相同的结构段式勾勒了三副绚丽的色彩画面,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己理想的追求。
第一幅画面描绘了碧绿的禾苗,碧绿的小草,碧绿的梦.这是对自己农村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第二幅画面描绘了火红的朝阳,火红的枫叶,火红的队旗。这是作者对自己学习生活的热爱。
第三幅画面描绘了蔚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自己身着蔚蓝的军装驾船乘风破浪保卫边疆,这是小作者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描述,表明了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这首诗歌表面上是写作者喜爱的碧绿、火红、蔚蓝三种色彩,实际上是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胸怀。诗歌虽篇幅短小,但层次清楚。每一小节都以“我”爱什么颜色起笔,然后交代喜爱的原因——“因为……”,最后落笔在自己身上,强调喜爱这种颜色的真正原因。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感到亲切、自然。
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部分优秀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意境。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歌。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感受生活、感受美好。
方法学习:
学习抓周围美好的事物抒发自己情怀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培养学生读中想象的阅读习惯。
2、 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建议
关于课文:
1、课前,教师及学生可以收集有关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颜色及原因;还可以自读课文,了解诗歌内容。
2、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再进一步理解每一小节的内容,然后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理解课文离不开“读”教师要始终让学生“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可以让学生同桌读,师生合作读,教师引读,自由朗读、小组比赛读等形式去阅读、想象、思考诗歌中所呈现的画面,从而懂得作者喜爱颜色的原因,领会作者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4、文章有三个小节,其结构及叙述方式大体相同。基于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小组学习和自学的意识,教师可以在重点指导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据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自学或者小组学习其他部分。
5、学习完课文之后,教师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畅所欲言”和“找一找描写颜色的词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自己所喜爱的颜色及原因。为后面的练习续写诗歌做好准备。
关于生字:
本课生字虽然不多,但都容易出错。如:“蔚”是上下结构,下半部是“尉”;“疆”左边的“弓”里有个“土”;“威”字里面“女”上边的“一”不能丢。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用自己喜欢的识记方法学习。
学习生字要紧密结合词语,不单独认字。同时,要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相关题目的词语抄写。还可以鼓励学生再摘抄一些词语,可以是诗中的词语,也可以是诗中的近义词、反义词。
拓展习题
1、比一比,组成词语。
辽( ) 将( )战( )乘( )武( )
疗( ) 江( )站( )诚( )伍( )
2、填字组词,看谁的词语宝库最丰富!
( )绿 ( )绿 绿( ) 绿( )
( )蓝 ( )蓝 蓝( ) 蓝( )
( )红 ( )红 红( ) 红( )
3、续编诗歌,你一定更精彩!
我爱 颜色,
因为——
是 的,
是 的,
,
,
也是 的。
相关资料
作者樊发稼:1937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寓意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有40多种文集,主要有《儿童文学的春天》、《爱的文学》、《儿童诗论说》、《春雨的悄悄话》等。幼儿诗集《小娃娃的歌》获中国作协首届全 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寓言《猴律师的辩论》获首届金江寓言文学奖。
精品教案
(一)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颜色,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学生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并谈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及原因。
2、指名谈,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3、导入:人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也有自己的原因。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作家,他不仅告诉了我们他所喜欢的颜色,还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喜欢。这是一首很棒的诗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自读诗歌,感知诗意
1、学生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读词卡,先组内合作检查,后指名读、开火车读或齐读。
(2)检查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3、小声读课文,思考:作者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
三、品读诗歌,体会诗情
(一)指导学习第一小节,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1、对照画面,小声或默读诗歌第一小节,仔细品味每一句话。
2、边读边想:作者为什么爱这种颜色?这样写,作者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
3、感情朗读,充分体会并表达作者对家乡的一片深情。可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二)总结学法,自学或合作学习第二、三小节
1、总结上一环节的学习方法:品读(读进去)——品悟(悟其情)——品读(读出来)。
2、用以上方法自学或合作学习第二、三小节,学习的形式自由选择。
3、组际交流学习收获,自选形式展示所读所悟。师生及时给予评价激励。
(三)美读诗歌,共享收获
1、采用多种形式,充分诵读,释放情感,共享收获。
(自由读,合作读,师生同读,配乐朗读等等。)
2、水到渠成,练习背诵。
四、延伸升华,实践练习
1、再次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自己喜爱的颜色及原因,想想看,学完诗歌后,你对自己喜欢的颜色是否有更深层、更有意义的理解?
2、根据自己的想法和体会,仿照诗歌再编一段。
3、班内交流自己的诗歌。师生参与点评,表扬优秀,鼓励进步。
五、学习生字,独立识记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个别易错字形,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记方法学习生字,识字与词语相结合争取写对记牢。
2、积累词语,抄写语文天地中第二第一行词语,还可以摘抄其它部分词语。
六、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读读、写写、用用
(设计整理 山东省沂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耿华霞 )
(二)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收集有关色彩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播放课件:
欣赏蓝天、白云、绿地、火烧云、彩虹。
2.你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3.文中小朋友喜欢什么颜色?
板书课题:
爱什么颜色
看课件
交流(也可展示资料)
齐读课题
自然界中绚丽的色彩把学生带入了美妙的色彩世界,使学生感受美,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自读感知认识生字 1.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2.遇到生字及时解决。
3.巡视自读情况。
4.指导学生同桌互读正字音,小组合作学生字。
5.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针对学困生)。
碧绿 蔚蓝 辽阔 将来 战士 乘风破浪 威武 海疆
6.指名读文。. 自由读课文,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问、拼、查等)识字。
用心听,帮助正音。
组内多种形式学生字。
交流识字好方法(针对难认字)。
纠正字音。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识字能力及识字兴趣。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自读情况。
三、细读感悟入情品读 1.轻声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师相机板书:
碧绿 火红 蔚蓝
2.你喜欢哪一节就认真读哪节并结合插图想想读懂了什么?哪儿不懂?
3.汇报、交流
从哪儿明白了什么?怎样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师相机点拨)。
4. 根据汇报交流情况板书:
爱家乡
爱生活
有理想
5. 教师参入读。
6.从这首儿歌中,我们看到了爱家乡、爱生活、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让我们把对他们的爱表达出来。
自由读全文。
这么美的诗歌想不想背诵?
用心读、交流
学生用心读,边读边动笔在书上写自己读懂了什么?
画出不懂处。
学生汇报(可多种形式)
学生读、讲评、再读。〔学生很容易明白“我”爱碧绿的颜色,爱小草,爱禾苗,爱农村。可能不懂“连我的梦也是碧绿的。”教师可启发学生想像我梦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出爱自然、爱家乡的感情。〕
(二、三小节让学生阅读、思考、想像,体会出对生活
的热爱及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学生评
学生自由读全文。
学生背,并汇报背诵情况。 自学探究,了解诗歌内容。
“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读读、想想、写写中深入理解诗歌,悟出情感。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想像。
在交流评价中进一步体味诗歌蕴含的感情。
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至此,学生入情的读文,把体会到的感情在读中充分表达出来。
四、联系生活尝试创作 1.刚上课时,我了解到同学们各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仿照儿歌,借你喜欢的颜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2.说给组内同学听。
3.学生如感困难,教师可以先编儿歌读给学生听。 学生想、试编。
组内互说互评。
班内汇报评价。 鼓励学生创编诗歌,进一步体会诗歌语言特色,提升对自然界中色彩美的情感体验,使爱家乡的教育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五、指导书写生字词 1.观察生字,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
2.谁帮助他写这个字(结合词语)。
3.抄写词语 碧绿 蔚蓝 辽阔 威武 乘风破浪
(教师巡视指导)
4.鼓励学生摘抄描写色彩的词语;写出“碧绿 火红 辽阔 威武”的近义词 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特点。
学生说书写要领。
学生书写(注意姿势)。
互帮互学
化难为易
鼓励积累
六、实践作业 把自己编的儿歌配上画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
碧绿 爱家乡
爱什么颜色 火红 爱生活
蔚蓝 有理想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实验小学 刘洪贤 武志鹏设计)
金色的草地
教材分析
本文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家窗前的草地上有许多蒲公英,每当它开放时,草地就变成了金黄色,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我”和弟弟常为了寻开心而轻易揪掉这些蒲公英。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蒲公英早晚是合拢的,只有中午才张开黄色的花,草地也因此而变成金色。自然是有生命的,从那时起,“我们”喜爱上了这种花,意识到草地、植物也有生命的。文章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本文叙述条理清楚,富有童趣。前后内容对比着写,5个自然段,可分为2部分。前2个自然段写“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后三个自然段则是写了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的特点。草地也因为蒲公英在太阳升起来的时,张开自己金黄的手掌而变成金色的。我们有了这一发现后便喜欢上了这种小花。作者喜爱蒲公英的原因充满童趣。因为他发现,蒲公英和孩子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文章描写细致生动,说明小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是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写会10个生字。积累部分好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方法习惯: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建议
关于课文:
1、课前可以发动学生收集了解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或开花时的图片;有条件的也可以找有关蒲公英的歌曲听一听。
2、阅读课文,可以自由读,也可以是小组同学一起读,读后思考讨论:“我”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又有什么变化”?找出 有关句子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注意引导学生了解,由于有了情感上的变化,才有了行动上的变化——不再随意揪它。因为作者已经把蒲公英当成了和他一样的小孩子。
3、可指导学生抓住小作者新发现后的有关内容读一读,再细细品味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可联系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来进行教学。
关于生字:
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要指导读准生字字音,如“蒲”读pú,不读fǔ;“傍”读bàng 不读páng。
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初读课文时,画出不懂的词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
拓展习题
1、比一比,组成词语,可要仔细分辨哟!
第( )住( )反( )开( )
弟( )注( )返( )升( )
2、按要求写词语,只有动脑筋才行。
写近义词: 随意——( ) 引人注目——( )
写反义词: 开心——( ) 合 拢——( )
3、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花草,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再写下来。
相关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蒂丁、婆婆丁、奶汁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厘米,含白色乳汁,根系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花茎比叶短或等长,花为头状花序,舌状花鲜黄色,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世界各地。
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认真,郑重其事的样子。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吸引人的注意。
精品教案
金色的草地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或开花时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亲自观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见过草地吗?是什么颜色的?老师今天将和大家一起去欣赏一片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据题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小组长带领成员商量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2、教师帮助提出学习方法供学生借鉴。
(一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读)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读课文,相互检查,相互提高。
(三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四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四、阅读交流,深化理解
1、指名交流初读收获,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2、仔细阅读课文,形式自选。边读边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
同时完成“语文天地”的“图示蒲公英的变化”。读后全班交流。
3、再读课文,思考:“新发现”之前,“我们”是怎么做的?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们”心里可能怎么想?找出有关句子,前后联系起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
4、请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后,再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通过充分的读来表达内心的收获和想法。
5、总结:大自然多么有意思!作者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发现了它的有趣和美好,希望我们在座的同学们也像作者一样,让自己的眼睛敏锐一些,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
五、思考交流,深化认识
学习课文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学生发表个人想法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认识,新的想法,新的收获,新的提高。
六、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再写下来。
(设计整理 山东省沂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耿华霞 )
五彩池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生动地描写了五彩池的美丽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课文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颜色、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一是池底长着许多形态各异、高低不同的石笋;二是阳光折射的作用;三是池边茂盛多彩的树木花草在池水中的倒影,使池水瑰丽多彩。
文章从奶奶讲的神话故事引入,引出了人间的五彩池。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把五彩池描写得生动形象、多姿多彩。而结尾讲“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与开头呼应,给人以意味深长之感。
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写会10个生字。积累部分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练习边读边展开想象。根据课文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五彩池的成因,感受它的美丽神奇。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方法学习:
进一步学习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以读有所感、读有所悟。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五彩池的成因,感受其景色美丽。
2、 养成边读边想象的阅读习惯。
教学建议
关于课文:
1、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五彩池教学挂图,或能表现五彩池特点的投影片或课件,或让学生曲收集五彩池的风光图片,也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五彩池的有关文字资料。
2、从课题入手,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趣。根据学生质疑情况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然后启发学生通览全文,交流对这篇课文的总体感受。
3、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即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自学与合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如果学生的能力较强,也可以就这两个问题全班展开研读。把小组讨论与集体讨论学习结合起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来参与学习。
4、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句优美,描写的色彩艳丽,让人充满神奇之感。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五彩池的“奇异”,再进一步感受“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从而体会作者对神奇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课文中理解五彩池池水的成因这一部分比较困难,这也是课文的重点,在解决这一重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进行探究性讨论交流。如有条件可用课件展示,也可以用三棱镜演示阳光折射作用,最后师生归纳其成因:①池底有形状各异、高低不平的石笋;②石笋表面有石粉;③阳光折射;④花木的倒影。
6、这篇课文景美,文也美。教学中应诱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作者初见五彩池的惊喜之情,了解池水颜色不同的原因时的喜悦之情,从而感受到五彩池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理解内容之后,做到熟读成诵。
关于生字:
本课生字词较多,易读错的字有:“哄”应读“hǒng”,多音字“藏”在这里读
“cáng”,“折”读“zhé”等。教师要提醒学生,易写错的字:“仑”与“仓”。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可随即写一写“语文天地”中的“比一比,组成词语”“抄一抄”等有关题目。
本课生僻字较多,教师可鼓励学生查字典,也可以由教师列在黑板上,让学生把拼音抄在课本上。
拓展习题
1、请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景物的成语抄下来,另外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再写出几个来。
2、自己或与同学合作创造条件,验证五彩池底石笋折射阳光的原理。并把自己的实验过程记述下来。
相关资料
昆仑山——著名山脉,在新疆、西藏和青海境内。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所住的地方。
石笋——石灰岩洞中直立洞底的碳酸钙淀积物,常与下垂的钟乳石上下相对,是由洞顶滴下的水滴中含有的碳 酸钙沉淀堆积而成,外形如笋,故名石笋。
五彩池——位于四川省西部的藏龙山海拔2995米处,长度仅为100.8米,均宽56米,均深6、59米。五彩池的水是从长海里浸过来的,当池水涨到一定高度时就又浸漏出去。所以,常年水不深,但也不干涸。它深藏于海拔较高的翠林之中,翠蓝色的湖水中镶嵌着淡绿、乳白、鹅黄、瓦灰等色块,酷似一颗颗瑰丽的宝山。五彩池在九寨沟众海中最小,它的色彩却最为斑斓。透过池水,可见到池底岩面的石纹,由于池底沉淀物的色差,以及池畔植物色彩的不同,原本湛蓝色的湖面变得五彩斑斓。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现在用来形容奔驰迅速。
神奇:非常奇妙。
精品教案
五彩池
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有关五彩池特点的录像或课件;让学生去收集五彩池的风光图片,或上网查阅五彩池的有关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
1、谈话:谁来告诉大家以前到哪儿游览过,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说自己的见闻。
2、导入:老师真羡慕你们,我们要眼界开阔,知识丰富,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老师和大家到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去观赏一下那里的美景佳画。
板书课题,齐读。
二、汇报交流,初读课文。
1、组内交流自己课前 收集或查阅的资料,告诉你的小组同学,通过资料,你对五彩池有了哪些认识,印象如何?
2、指名畅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师生及时点评鼓励。
3、通过课前收集和查阅资料,同学们已经对五彩池产生了自己的初步认识。课文是怎样描写五彩池的,同学们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请同学们自由地去读课文,争取尽快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检查初读情况:(1)读字卡,检查字音。(2)读句段,检查课文。
三、略读课文,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用稍快的速度略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的五彩池与你课前认识的五彩池异同之处有哪些?课文描写的五彩池留给你的是怎样的印象?
2、再请同学们略读课文,边读边搜寻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看谁是读书的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记下,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读书时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疑点,不要漫无边际地乱提一气。
四、读书解疑,深化认识。
看得出,同学们已经清楚的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神奇与美丽,它的神奇与美丽表现在哪里呢?它为什么会那么神奇呢?让 我们与作者一起,再来切身感受一下吧。
(一)学习“五彩池的特点”。
1、文章的哪些内容描写了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二、三自然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标注重点词句,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反复阅读,仔细体会,想一想这些句子描写了五彩池哪些方面的特点。
学生自学。
2、请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桌听一听。然后指名谈收获或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及时课件出示本段相关的句子,全体一齐参与,共同朗读、体会美丽的词句,在反复的不同形式的美读过程中,感受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这期间,学生便会自然而然的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倍增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五彩池的美丽神奇还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像刚才那样来学第三自然段。学后汇报交流感受,然后美读,深化认识。
4、小结:听了大家的朗读交流,老师的脑海中不由的出现了一幅画面(课件出示配有舒缓音乐的五彩池录像画面),谁能给这幅画面配乐朗读一下?
指名配乐朗读。
听后指名谈感受: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二)学习“五彩池的成因”。
1、五彩池为什么如此美丽而神奇呢?我们都为此而疑惑。文章的哪部分内容能为我们揭开疑团?请同学们去仔细阅读第四自然段,一句一句地读,看看到底有哪几方面的原因?
2、指名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概括出四个方面的成因。
3、课件演示五彩池成因画面,使学生直观感受阳光的折射作用,同时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五彩池的成因。
五、整合全文,升华感情
1、“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请结合刚才的课文学习,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再次质疑:课文学到这儿,大家还有不理解的问题吗?
学生若提出问题,可请学生解答,做到资源共享。
六、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七、课外拓展,自选作业
1、文章语言优美,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尝试实验:自己或合作创造条件,利用阳光折射原理,做一做五彩池的成因试验。并把实验的过程记述下来。
(设计整理 山东省沂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耿华霞)
语文天地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册教材“语文天地”的设计较前四册有较大形式的变化,分为“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和“笔下生花”等五个栏目,“金钥匙”和“自检”仍与前四册的目的一样,让学生通过这两个栏目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第一单元的语文天地安排了“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笔下生花”和“金钥匙”五个栏目。
1、关于“日积月累”:本栏目设计了“比一比组成词语——抄一抄——找一找——填色块——读背古诗”五个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以上练习与课文紧密结合,建议在学习课文时相机处理。
第一题“比一比,组成词语”设计的是同音字比较组词。同音字历来时学生运用时的难点,经常发生混淆。因此,设计这项练习旨在加强实际运用,达到对字义的辨析比较。教学时首先应正确区别这四组同音字。通过查字典了解每个字的意思,并进行大量组词,从而准确辨别同音字的用法。
第二题“抄一抄”安排的词语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底限,可在分别学习课文的时候完成。要鼓励学生从文中多摘录一些词语。同时指导学生在抄写时,要想一想词语的意思,并练习使用它们。
第三题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不要只限于书本中,也可以找课本以外的。
第四题填写词语在进行《金色的草地》的课文学习时即可完成并巩固。
第五题读背古诗,这两首诗均描写出了美好的自然景观,充满和谐的色彩。读背这两首诗时,可以请学生结合诗中所描写的内容涂色,也可以标画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读一读,背一背,说一说自己所想象到的画面。
2、“开卷有益”选编的文章是《颜色变的戏法》。此文用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三原色的知识。内容浅显易懂,不要进行讲解,由学生自读后,互相交流一下,了解了什么即可。在学生自读后,鼓励他们尝试用文中的调色方法,调出各种色彩,画一画,写一写。
3、关于“畅所欲言”,安排的是口语表达训练。说说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色彩与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它的用处很广。可以指导想象,不仅可以联想到美好的事物,如雪、云、白鸽等;也可联想到不好的事物,如白色污染等。在表达时,注意指导,既说出想象到的画面,又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4、“笔下生花”,可由“开卷有益”直接过渡进行——让学生通过自己所调出的各种色彩进行想象,也可让学生画一画自己所看到的实际景色,或者画一画自己所想象的秋景,然后围绕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写一段话。在进行这一题的教学时,教师要提前安排学生进行观察,在课堂中再引导学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各种色彩表现出来。在进行写一写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描写色彩的词语,使习作的语言生动形象,从而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增强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5、“金钥匙”的内容设计旨在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个栏目不要作为教学内容,而应成为学生自读自悟的内容。在引导学生讨论时,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进行交流,可以让他们尝试找一些实例来印证。在讨论中可鼓励学生找出这样的几个词语来进行理解,从而从实践中理解什么是“联想,是理解词语的好办法”。这类训练重要的是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如何贯彻运用。
(设计整理 山东省沂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耿华霞)
第一单元形成性检测
双基加油站
一、读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端正哟!
càn làn kūn lún wēi wǔ shān yāo suí yì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仔细分辨噢!
壮( )近( )蓝( ) 河( )揪( )
状( )进( ) 篮( ) 呵( )秋( )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吧,相信你是个用词大王!
( ) ( ) ( ) ( )
( ) 的草地( ) 的水池 火红的( ) 辽阔的( )
( ) ( ) ( ) ( )
四、你还记得本单元的成语吗?请写几个吧。
读写训练场
一、背诵《爱什么颜色》,并仿照课文的诗歌形式再写一小节,你一定写得更精彩!
我爱 ,
因为 。
,
,
。
二、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看看你的阅读能力有多棒!
秋天到,秋天到, 秋天到,秋天到, 秋天到,秋天到,
田里庄稼长得好。 园里果子长得好。 地里蔬菜长得好。
棉花朵朵白, 枝头结柿子, 冬瓜披白纱,
大豆粒粒饱, 架上挂葡萄, 茄子穿紫袍,
高粱涨红了脸, 黄澄澄的是梨, 白菜一片绿油油,
稻子笑弯了腰。 红通通的是枣。 又青又红是辣椒。
◎诗歌中描写了哪几种颜色?请写下来:
◎照样子写词语。
黄澄澄
又青又红
◎秋天里,还有什么获得了丰收?请仿照诗歌写一小节,或者画一幅《丰收图》。
实践小天地
喜欢大自然吗?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是否有可贵的新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好朋友听,也可以写下来,寄给远方的亲人,让他们与你一起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设计整理 山东省沂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耿华霞)
第二单元 声音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字清丽、词句优美的散文。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与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文章启发人们,不要关闭自己的耳朵,用心去听身边各种各样的声音,就会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声音是丰富而美妙的。文章写作的目的在于激发人们去关注身边点点滴滴的事物,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声音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它。课文一开头就列举了风声、水声、动物的声音等,这些事物我们再熟悉不过,但正是我们没用心去聆听,失去了听的兴趣,因而什么声音也没听到。后面部分则告诉大家用心地倾听生活中平平凡凡、朴朴实实、普普通通的声音,那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丰富美妙的声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这是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文章重点应放在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象耳朵已关闭”。难点则是引导学生明白,怎样才能用心去倾听周围世界的各种声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平时要注意去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为什么你一天天长大,却逐渐失去了听的兴趣,好像耳朵已关闭”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怎样才能用心去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感受自然的美丽。
教学建议
1、本文讲到的声音很多,课前可要求学生去聆听一下自己周围事物的声音,也可以去倾听课文中所提到的风声,雨声,动物的声音,吃饼干的声音,筷子敲杯子、盘子、碗等事物的声音。
2、当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后,可组织思考讨论:课文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过吗?为什么呢?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全班继续讨论: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不过,但是却从没有听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而得出结论:只要用心去聆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各种声音是美妙的。可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3、由于课文是一篇散文,没有非常具体的情节,因此,不必指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指导学生绘声绘色的读一读自己喜爱的部分即可。
4、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比较多,要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认字经验进行识字。在识字过程中要以词为单位进行识记,部分生字可采取与形近字对比的方式,也可以用分析部首的方法进行。
拓展习题
一、 比较一下,然后再组成词语。
秒( ) 闭( ) 拨( ) 脆( )
妙( ) 闲( ) 拔( ) 危( )
二、仿照课文的句子,你也写一写自己听到的声音吧!
你总听过 的声音吧?当 , 当 ,当 ,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兴趣 寂静 闲暇
四、把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写一写。
相关资料
桂文亚:女,1949年生于台北,祖籍安徽省,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当过讲师、记者、《联合报》副刊编辑,中国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现为《民生报》儿童组主任、儿童丛书主编、美国《世界日报》儿童版主编、北京《东方少年》杂志特约编审。创作以散文为主,出版作品集有《幽默笔记》、《思想猫》、《美丽眼睛看世界》、《班长下台》等。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精品教案
(一)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倾听周围的声音。2、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情导入。
1、联系实际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到处充满着奇妙的声音。那有谁能够向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平时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生答)
2、同学们听到了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老师真替你们高兴。看来,只要做个有心人,世界上各种美妙的声音你一定会听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声音的第一篇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
3、板书课题: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播放音乐,学生听读,初步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张开你的小耳朵,用心去倾听这篇优美的文章,看一看你能“听”懂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么美的文章想不想自己来读一下?那就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注意当好“小老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3)组内互检,合作学习生字。
用生字卡片组内互检,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4)读词语比赛。
老师展示生字词,分组进行比赛,教师给予评价。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验。
1、默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2、组内交流收获。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到过吗?并且想像一下你听到这些声音时的感受。
4、引导学生说出哪些声音是很熟悉的,并且听到过;哪些声音是熟悉的,但是没有听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