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实录(文字)
海南省三亚市榆林八一小学 熊曼丽
执教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课文内容见附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先一起来看一看吧!(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觉得美吗?
生齐呼:美!
师:你觉得哪儿美起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右下角的这一幅最美,因为图上的荷花开得粉红粉红的,很漂亮。
师:“粉红粉红”这个词用得好,还有吗?
生:我觉得第一幅图很美,图画里的水很清很清。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还有吗?
生:我最喜欢右上方这一幅。
师:噢?它美在哪儿?
生:美在图上的房子就修在小河边……
师:很新奇?
生:是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小声讨论)
师:这就是以优美的自然景观而名扬天下的中国江南水乡。今天我们就一块儿到美丽的水乡走一走,看一看。先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识字1)
(生齐读)
二、 借助拼音,初读识字。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先请小朋友们自由地拼一拼,读一读课文中的音节词。(大屏幕出示全文的拼音)
师: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它读熟。同时拿出笔来,在难发的音下面画上“三角形”,再多读几遍。
(师巡视)
师:怎么样?把你初读的成果先展示给同桌听一听。互相听,互相评一评。
(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都很认真,接下来看看你们读书的成果怎么样?本文共有7个生字,谁来读一读?
(出示生字,指名读。)
师:每个拼音读一次,字读一次。
(生读的很准确)
(全班开火车读,齐读)
师:除了生字之外,你觉得在今天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读音要注意的,谁能来提醒一下大家?
生:月(yuè)。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因为它是整体认读音节。
师:在这一课中还有整体认读音节吗?
生:“渔歌”的“渔(yú)”,“枫叶”的“叶(yè)”。
师:对了,总共有3个,打上我们的暗号吧!
(用圆圈把整体认读音节圈出来)
师:一起来读一次。
生齐读:月(yuè)、渔(yú)、叶(yè)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字音。
师:困难解决了,接下来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吧!谁来读第一行?(指名)其他的同学认真听,拿出笔来把他们读错的地方标记出来,待会儿来说一说。
(生按照平时读词的方式,每个词语直呼了两次。)
师:注意像这样的词串每个词语只读一词。再看,词与词中间留有空隙,说明要停顿一下,但每行只用一口气读完。听老师读一读。
(师范读第一行)
师:你们来!
(生齐读)
师:你再来读一次。
(刚才的学生重读一次)
(指名读第二、三、四行,指名的学生有男有女,师生共评。)
师:这一回合女生似乎略胜一筹。这样吧,再给男生一次机会,咱们再来比一比好不好?女生读前两行,男生读后两行,端起书本,开始吧!
(男女生赛读)
师:这一回就旗鼓相当了。
师:这篇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接下来去掉拼音,跟老师拍起手来读一读。
(老师范读第一、二行,强调每行的第四拍只拍手,不读词。师生齐读,学生齐读。)
三、读词成串,走入“水乡”。
师: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你要是再走近一点儿去水乡看看,了解了那里的美,你一定会读得更有味道。
(一)认识 “水乡” “烟波”
(出示水乡图、文)
师: 这个词怎么读?
(生齐读)
师: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地方叫“水乡”吗?
生:就是有很多小河的地方。
师:对!水乡就是湖泊、河流多的地方。
师:水乡的水真清啊!水面上常常飘荡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看到这幅景象,你会想到文中的哪个词语呢?
生:烟波。
师:多奇特的画面呀!来,我们一起把它们读出来。
(生齐读:水乡、烟波)
(二)学习第二行
(出示词语“荷塘”)
师:这个词认识吗?
(生齐读)
师: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你印象中的荷塘?
生:美丽。
(出示“荷塘”图片)
过渡:是啊,荷塘真美!不过荷塘里可不仅只有美,还有很多更有价值的东西呢!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在池塘的泥土里有什么吗?
生:藕!
师:谁吃过藕,它的味道怎么样?
生:脆脆的,甜甜的。
师:藕的味道十分鲜美,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样美味(出示菱的图片),认识吗?(生疑惑)这是另一种植物的果实,叫做菱。(出示:菱)
师:菱和藕是两种不一样的植物的果实,它们都生长在池塘里。
(出示芦苇的图片和文字)
师:这是一种喜欢长在水边的植物,叫……?
(生齐呼:芦苇)
师:这么美的荷塘、芦苇,谁能把它读出来?
指名读(一生读,一词一顿,太散。)
师:连起来读。
(生再读,读得很好。)
师:她读得怎么样?我们一起来跟她比赛。
(生齐读)
(三)学习第三行
(出示“渔舟晚唱”图)
师:水乡的荷塘物产丰富,我们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太阳公公就要下班了。这时的太阳我们叫它……?
(生齐答,出示词语“夕阳”)。
师:夕阳西下,一只归舟向我们划了过来。(出示词语“归舟”)
师:渔民们看着满船的鱼儿,忍不住唱起了欢快的……?
(生齐答,出示词语“渔歌”)
师:走,我们一起去听一听。(播放配有画面的渔歌)
(学生很新奇,教室内出现了小声的议论声和笑声。)
师:听完这首歌,老师想悄悄地问一下这位同学。刚刚在听歌的时候,你为什么笑了呀?
(生有些胆怯)
师:你刚才听歌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生:很高兴。
师:你们和他有同样的感受吗?那就用你的读书声表达一下心情吧!谁来读一读这一行?
(指名读)
师:我喜欢你脸上喜悦的表情。我们一起来!
(生齐读)
(四)说说“金秋”
师:水乡的夕阳美吗?告诉你们江南的美还远不只这些,尤其是秋天。人们把江南的秋称之为“金秋”,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出示词语,指名说。)
生:因为秋天稻谷熟了,金灿灿的。
生:因为秋天树叶都黄了。
师:说的真好,我们来看看江南秋天的图片。
(出示金秋的组图,生感叹。)
师:同学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了声声感叹,说说你在感叹什么?(指名说)
生:秋天菊花开放了,真美丽!
生:金黄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真美!
师:你的句子也很美!
生:稻谷成熟了,金灿灿的,真好看!
师:是呀!秋天是美丽的,秋天的丰收的,怪不得人们要称之为……
生齐答:金秋。
(五)配乐朗读,感受水乡的“美”
师:这样的江南水乡、这样的金秋,你觉喜欢吗?那就请你端起书本美美地、自由地读一读这篇韵文吧!(学生自由读,老师巡视指导。)
(出示以江南风景为背景的全文)
师:听了你们读,我也好想读一读啊!给我这次机会吗?
(师配乐朗读。)
师:我读得好么?好在哪里?
生:老师的声音很洪亮。
生:老师的普通话很标准。
生:老师的表情很美。
师:谢谢你们的鼓励。知道我为什么能读好吗?因为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美丽的江南水乡。谁像老师一样喜欢这里的,起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看来这边的小朋友要加油咯!这样吧,我们分左右两边来比比赛,看哪一边读的更有感情好吗?
生:好!
(左边的同学读前两行,右边的同学读后两行)
师:右边的同学声音很响亮,但左边的同学表情用得更好。两边都继续努力!接下来,带上你的心情,带上你的表情,我们一起来读一次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
(生配乐齐读/背)
师:江南美,你们的读书声更美。最后我想请大家跟我重温一下这篇课文。
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水面上的(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边看到了( ),认识了水底的( )。夕阳落山时,我们看到了( ),听到了( )。枫叶飘零的夜晚我们又看到了远处的( )和( )。
师: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边读边连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自己先填一填,然后跟同桌讨论讨论。
(学生自由讨论、填空,师巡视了解并指导)
师:**,我们来配合一下。我读句子,你来说词语。
(指名回答,相机出示词语。生齐读短文)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师:接下来我们学写生字。首先,给你们介绍两位新朋友。
(板书“火”、“欠”)
师:你知道作为偏旁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生:火字旁……(欠不认识)
师:这个字读“qiàn”,本课中它在一个字的右边,想想它叫什么?
生:欠字旁。
师:懂得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眼前的问题,你真聪明!
师:看看它与平时的“火”字一样吗?
生:最后一笔捺变成了点。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说说本课中带有火字旁的生字。
生:“秋” 和“灯”。
生:“烟”。
(出示正确答案)
师:“秋”应该是取左边的禾字旁作部首。再看,本课生字中带有欠字旁的字有哪些?
生:“歌”。
(出示正确答案)
师:恭喜你,答对了!
(出示“烟” “灯” “歌”)
师: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这三个字,边看边记。然后来说说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怎么记住的?
生:我记住了“灯”字。因为古代的灯是有火的,所以它有火字旁。
生:我记住了“烟”字。因为有火才会冒出烟来,所以“烟”是由火字旁加一个因为的“因”组成的。
生:“歌”是由哥哥的“哥”加一个欠字旁组成的。
师:加一加。这些都是平时识字记字的好方法,其他同学可以借鉴一下。
师:接下来,你们根据笔顺表先自学这三个字的笔顺。
(出示笔顺表,学生自己读笔画并书空)
师:现在请大家看老师来写一写这几个字。
师:“烟”、“灯”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而且写时左边要高于右边。(老师范写并讲解)
师:你们准备写字。
(学生齐唱儿歌:头正、身直、肩平、脚安。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垫着,小指在下藏着,笔尖朝前斜着,笔杆朝后躺着。)
师:在书上描写这两个字。
(学生描红)
师:下面来看老师写“歌”。“歌”是左宽右窄的,写时右边要略高于左边。(老师范写并讲解)
师:你们描写这个字。
(学生描红)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2号本,我们来临写这几个字。每个字临写两次,没写好的字多临几次。
(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展示,师生讲评。再临写。)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火”、“欠”两个新偏旁,学会了写“烟”、“灯”、“歌”,本课的其它生字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江南那么的美,希望大家有机会能亲自去那里看一看。
六、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
板书
附件一: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