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案设计


备课资料 一.单元名称:多彩的儿童生活
二 .单元分析: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1 我们的民族小学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生活,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3.词语卡片。4.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5.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6.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 趣味识字 三、朗读感悟 一、朗读感悟 二、复习生字 三、拓展活动 第一课时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2.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坪坝 傣族 阿昌族 德昂族,摔交 穿戴 招引 蝴蝶 孔雀舞 铜铃 粗壮 凤尾竹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5.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第二课时1.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  a、自读感悟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读后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b、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2.读读说说演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b、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C、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  d、激情朗读:同学们读得可真好,为了鼓励大家,今天老师允许大家一起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玩什么?  引导学生口述,再朗读该部分。  3 、读读画画,学习第三自然段。  a、同桌互读。b、联系前面的课文,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画画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1.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通过已学过的生字帮助巩固新学生字,如提土旁加平还读píng,虫字旁加胡依然读hú。注意渗透偏旁表义的思想。  2.边用课件演示要求写的十二个字,边指导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相机指导,组织评议。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教师从媒体上寻找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初步了解内容,并使学生通过比较,尽快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 用不用的方法识字,让学生轻轻松松的掌握生字词。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章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用表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并使之情感得到升华。 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与书写。 激发学生的民族大团结的情感。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2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3 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回顾总结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三、思考交流 四、课后延伸第一课时1 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 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3 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4、检查自学情况(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第二课时1 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2 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1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2 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3 “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4 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5 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6 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8 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1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2 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3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从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融合在一起。 引导、教育学生要爱护植物,爱护大自然
作业请你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板书设计金色的草地新发现: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新发现前:我和弟弟揪它们做游戏 新发现后:我们不再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教学反思

3 爬天都峰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4、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与“……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教学策略:运讨论法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一、简介天都峰,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1、用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2、认读多音字“假、都”。3、指名分节读课文。 1、自由读,读后想一想课文的叙述顺序,画出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句;教师投影出示:    来到天都峰(1)       ↓    在、、、、、、脚下(2-5)       ↓    爬上、、、、、、(6—7)       ↓    爬上、、、、、、之后(8—10)2、小组讨论,一部分一部分的学习课文,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全班讨论,老师再补充解答。(不懂的词语或问题,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2、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3、提名读,齐读。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5、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 1、自己学习生字。2、感情朗读课文。教师介绍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天都峰的高与险,要让孩子们在充分的读中体会:互相欣赏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等等。读中感悟。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检查。 二、学习新课。 三、完成练习第二、三题。 四、布置作业1、指名朗读课文。2、听写生字。 1、“我”和爷爷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大家讨论。2、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3、引导学生体会两次对话的意思。(1)第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结果怎样?(学生联系前后文,知道是在面对高而陡的天都峰,缺乏自信和勇气时,“也”分别表示了一老一小的惊讶、怀疑和敬佩,有了勇气,这个力量鼓舞着自己奋力攀登,爬上了天都峰。)(2)他们相互汲取的力量是什么?(读第二次对话,知道这个力量就是“勇气”。)4、读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读了这两段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让学生从具体生动的叙述中感悟汉语言的形象逼真,作者用词的确切。)5、齐读末段中爸爸的语言,自己再读读,看还有什么问题? 完成练习第二、三题。 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要让孩子们充分理解爸爸的话,需要他们反回来继续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义,并变成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们交流。
作业 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也可以抄写自己喜欢的句、段。
板书设计3、爬天都峰来到天都峰(1)↓在、、、、、、脚下(2-5)↓爬上、、、、、、(6—7)↓爬上、、、、、、之后(8—10)
教学反思

4 槐乡的孩子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4、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课前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三、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四、小结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4、讨论: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b.槐米有什么用处?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读读相关的课文。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谈话导入,自然又贴近孩子的心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放手,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和结论。
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句、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习作·指导


























作文·讲评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展示台
第一课时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2、在上一课大家回忆介绍的课余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
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以下活动可参考:
a.游戏娱乐活动,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绳、“老鹰捉小鸡”、扔沙包……
b.课余辅导训练,如: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球球训练……
c.个人爱好,如:小收集——收集邮票门券;小饲养——饲养观赏鱼鸟;小种植——种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演奏家——天天练习钢琴、小提琴……
d.家务劳动家庭帮手,如: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外出打猪草,放牛放羊赶鸭、采集草药、收割庄稼……
3.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会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启发?
讨论明确在这篇文章里只须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叙述时可以借鉴本学期刚学过的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作范例。
3、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4、学生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5、各自修改,可放声朗读,想想词语用和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6、誊写作文。教师交代格式和字迹要求。
第三课时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下几方面评议:
a.是否扣住课余生活的某一活动、经历或某一方面写;
b.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
c.用词造句是否妥贴顺畅,能否反映出课余生活的情趣;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修改誊写张贴展览
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第四课时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的地方。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的地方。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
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说,拓宽学生的思路,并在学生交流的时候,尽量做到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写好习作的信心。
















组织学生交流,为学生习作建立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引导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习方法。
















给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热门三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