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圆之锐角提问:我是三年级的语文教师,一直都在教人教版的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语文教科书,大量的选用了许多外国的优秀作品,而原来教材中的许多层次清晰、脉络清楚的中国作品,却被做为了选学内容,不知是何原因,我们学校的实验教师觉得这样做很不合适。我们经常笑谈,这也算是一种崇洋媚外吧!难道我们的祖国就没有好的作品了吗?一点意见,请编辑老师别介意。
三年级下册责任编辑张德平老师回答:
首先向这位老师表示感谢,感谢他(她)对人教版教材的关心和信任。作为教材编者,我们非常愿意倾听来自一线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讨论和交流,以便编出更高水平的教材,服务于亿万师生。
其次,我们也抱着十分诚恳的态度参与到讨论和交流中,实事求是讲出我们的意见,仅供老师们参考。
应该说,这位老师所涉及的教材选文问题,一直也是我们编写语文教材十分关注的问题,课文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主要以课文为凭借。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选材标准,在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均衡性、典范性和可接受性等方面都很注重,特别是男女性别比例、中外作品的数量等方面不偏于一端,并尽量体现母语教材的特点。不仅在整套教材的统计中是这样,就是在一册教材的编写中也十分注意。所以,我们不敢苟同这位老师的意见,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并没有“崇洋媚外”,也丝毫看不出对我们祖国优秀作品的轻视。据粗略统计,三下教材正式课文32篇,选读课文8篇,纯外国题材的有《燕子专列》《检阅》等9篇,纯中国题材的(包括古诗)有22篇,题材交叉的(类似中外友谊和交流,如《卖木雕的少年》等)5篇,中性的(主要是类似《太阳》的说明文)4篇,从数量的统计也能说明问题。况且,寓言、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这些本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在三下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传承祖国文明是母语教材责无旁贷的任务。第八单元就是专门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单元。同时,我们也理解这位老师对某些篇目的特殊喜好,这是人之常理,不足为怪。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教师也可以有灵活发挥的空间,选读课文不一定全由学生自由读,教师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备用的教学资源,随时补充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说,选读课文允许升格。
最后,再次感谢这位老师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随时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