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小作文贴鼻子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


很多游戏是习作训练的好素材,孩子们很喜欢,参与起来兴致勃勃,我是木头人、抢椅子、贴鼻子、红绿灯等等都是,这次就想写一写“贴鼻子”,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按顺序记叙游戏过程;次要目的是:在描写游戏动作时,顺便刻画人物心理。
【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只要他们能把活动经过记录下来,有一些动作描绘,就算达标;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希望还能写一点观众的反应、现场的气氛;上等水平的学生,最好把自己参与游戏或者作为观众观看游戏时的内心活动真实地刻画几句。习作教学也该体现因材施教、分层实施的教育原则吧。】

指导:
一、    谈话导入:
电视剧《三毛流浪记》谁看过?三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有一天,孤儿三毛穿着单薄的衣裳,不幸得了重感冒,鼻涕源源不断地流下来,他不停得擤,用力擤,次数一多,忽然把鼻子揪掉了。【师画三毛头像,鼻子位置空着】
今天,我们要把他的鼻子贴上去。【出示红圆硬纸板剪出的假鼻子,生简略说说鼻子外形】
二、    师交代游戏规则,请两人重复规则。
三、      开始游戏:
1、        请刚才重复游戏规则比较准确的一名同学当贴鼻子人,
另一生当助手。等贴鼻子人看清楚黑板上三毛鼻子位置
后,助手用红领巾把其双眼蒙住,并在脑后系成结。
(指名说怎么蒙眼的,说得清楚的发言者是下一个参与游戏者,以下各环节回答问题踊跃、口齿伶俐者优先选拔参加游戏。)
2、        游戏者原地转三圈。
(指名观众说他怎么转的,向什么方向,你看他转圈自己心里想些什么?)
3、   游戏者摸索着走向黑板。
(指名口述怎么走?手怎么摆动?回忆平时此人怎么走路的?)
4、   摸到黑板后,游戏者尝试粘贴纸鼻子,观众可故意捣乱,诱使游戏者贴错位置。(游戏者怎么贴的?)
5、      摘下蒙眼布,看结果。
(指名说说游戏者解下红领巾看到结果那一瞬间是什么表情)
6、   如法炮制,再请四人重复以上游戏过程
四、      采访四名游戏者,拓展写作思路:
<1>你眼睛蒙上后什么感觉?助手系得紧吗?使劲睁眼,看到什么?
<2>转三圈后头脑还像平时一样清醒吗?有什么不一样的?
<3>从站立处到黑板前这一段路,你怎么走的?为什么那样走?平时你怎么走路?
<4>在贴鼻子的时候,你根据什么判断鼻子的位置?你怎么贴的?当时你一边贴,一边心里有没有嘀咕?嘀咕什么?听到同学们捣乱的提示,你改变主意了吗?
<5>去掉蒙眼布,你的眼睛能看清楚黑板吗?当时什么感觉?发现贴的位置跑得很远(或贴得很准),你心里怎么想的?
<6>参加这次游戏,你有什么体会?
五、揭示训练要求,列出写作提纲:
要求:
按活动顺序记叙游戏全过程,注意用上表示顺序的连接词语。
复习提问:
              表示顺序的连接词有哪些?贴鼻子游戏每一步做什么动作?
                 【师同步板书习作提纲】
                        先           蒙眼
                            再           转圈
                          接着           挨近黑板
                          然后           贴鼻子
                          最后           看结果
六、学生打草稿,教师巡视。
七、选择写作速度快的小作者几则片段描写,师口头点评,二次指导。
八、学生继续完成习作。
教后反思:
在设计教案时,我有点犹豫不决:是一气呵成先做完整个游戏,再采访游戏者,谈每个环节中的感受,还是每完成一个游戏步骤,立即请旁观者口述所见所闻,请游戏者谈感触,然后转入下一个步骤呢?按照前者做法,能保持游戏的连贯性;按照后者做法,游戏者的新鲜感觉和体验能及时获得表达的渠道。
后来在实际上课时,我临时换用了第二种做法,自认为效果还不错。比如蒙上眼睛后,请游戏者谈感觉,有的说:“助手把红领巾系得太紧,我的眼水要流出来了”,有的说:“使劲睁开两眼,眼前一片红彤彤”,有的说:“我的眼睛闭着,似乎来到了火车隧道”;转圈后,游戏者如是说:“我的脑子晕晕乎乎的”、“我都快站不稳身子了”,旁观者如是说:“卜啸天转了三圈后,像喝醉了酒,差点跌跤了”、“王广智向左转两圈,又向右转一圈,然后扶着旁边的课桌,身体还在摇晃”;在从站立处走向黑板后,游戏者这般描述:“我伸出手,像盲人一样,一步步摸着朝前走”,观众们如此形容:“胡蕾好像企鹅,一摇一晃地迈着小步子,好不容易到了黑板前”、“洪志诚走路的样子真好笑,两手张开,一会儿扫到了左边课桌上的文具盒,一会儿摸到右边位子上同学的脑袋瓜”。
课堂上时间紧张,全班同学都来贴一次鼻子,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仅有5人参加游戏,也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切身体验必须进入角色,进入游戏情境,方能准确、鲜活地用文字表达出来。为此,我对余下没玩到的53名同学提出了要求:和同位合作,蒙眼,转圈,摸索走一小段路,假装在黑板上粘贴纸鼻子。十分钟的喧嚣后,我再次请一些同学谈谈感受,小家伙们发言都很踊跃,而且谈出了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在动笔写作文的时候,就避免了千人一面,千人一腔。

批改:
            下午第一节课我是空堂,第五篇小作文查阅打分完毕,九成同学篇幅达到400字以上,游戏中的个别环节描述生动的习作也不少,但和预期效果比,还有差距。主要是一些小作者把老师怎么画三毛头像的、怎么交代游戏规则的、老师如何根据发言表现选拔参与游戏者的等等次要内容写得过于啰嗦,而游戏如何一步步引人入胜地递进展开、人物的动作神态咋样等重头戏叙述简单了;能注意心理刻画的习作更少,现场气氛倒是都能形容一番。此外,五人参加游戏,多数同学能抓住一个游戏者来写活动过程,令我满意。这一点在指导时我反复强调,还是起到作用的。

 
热门三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