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预习提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四月,王安石34岁,从舒州(现在安徽潜山)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了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体文章,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体,记游的文字甚少,而主要是借记游生发出一番有深刻哲理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即人生美好的境界往往在险远而人所罕至之处,而要达到此境界,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坚韧不拔的毅力,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外界条件。王安石本文,距离其变法主张的提出时间不远。五年之后,即嘉祐四年(1059年),他便写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里所言的思想、精神与他后来推行新法时的表现是一致的。
学习本文,请注意三点:
1.要梳理积累文言词语。本文文句的难点在于虚词,单是“其”字就出现了十几处。要结合语境重点弄清几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其”“于”“以”等。另外一些重点实词,也要梳理积累,如“道”“由”“文”“至”“舍”“观”“名” “明”“相”等。
2.要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怎样把叙述和议论紧密结合,材料观点前后照应,水乳交融。体会作者由事说理,循理布事的写法。
3.要弄清“志”“力”“物”的具体含义及其内在关系,举一反三,拓展涵盖范围,并且由游山说开去,联系到为人、学习、做事,把文章中的道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游褒禅山记》课文解读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褒禅山①亦谓之华山。唐浮图②慧褒③始舍④于其址⑤,而卒⑥葬之;以故其后名⑦之曰“褒禅”。(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①褒禅山:在安徽含山县北十五里,旧名华山,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寺院(即下文所说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②浮图:梵语,即古代印度语,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有时也指佛塔。③慧褒:唐代高僧。据记载,慧褒喜含山县北山麓之胜,遂结庐其下,寒暑不出。④舍:用作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⑤址:基址,指山脚。⑥卒:终,最后。⑦名:用作动词,给……命名。)[文章开门见山,开头紧扣题目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接着追述此山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这里,所以叫做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①也。(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为了守墓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①庐冢:也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叫做“庐冢”。这里指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这“庐”是慧褒生前住处。冢,zhǒnɡ,坟墓。)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①者,以其乃②华山之阳③名之也。(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①华山洞:南宋王象先《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句,也应作华阳洞。②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③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面为阴。)[这两句紧承上文,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说明现在看到的慧空禅院,是“褒之庐冢”,即当年慧褒禅师的坟墓和他的弟子为守墓而盖的房舍。再由“褒之庐冢”自然地引出本文记叙议论的第一个中心华山洞,并说明了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距洞百余步①,有碑仆道②,其文漫灭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①步:古书上有的说六尺为一步,有的说八尺是一步;近代以营造尺,即工程用的尺计算,五尺为一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这里的步,大概指脚走的步。②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仆,跌倒。③其文漫灭:碑文模糊、磨灭。文,指碑文。下文“独其为文”的“文”指碑上残存的文字。)今言①“华”如“华实”之“华”者,盖②音谬③也。(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①言:说。②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③谬:错误。这个句子说明“华”字的读音。汉字最初只有“华”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根据碑文上的“花”字,认定“华山”仍应按古音读huāshān,而不应读huáshān。)[由洞引出本文记叙议论的第二个中心石碑,由石碑引出今人对山的名称的误读。“其文漫灭”以下的句子,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表面看,似乎在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而实际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张本。]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作者概述了山中的景物:一座禅院,一个山洞,一块仆碑。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其①下平旷,有泉侧出②,而记游③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华山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①其:指代华山。②侧出,从旁边涌出。③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前洞,“记游者甚众”,但作者认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虽然一笔带过,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与后洞形成对比,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由山以上①五六里,有穴窈然②,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顺着山路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洞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①由山以上:沿着山路向上行走。由,沿,顺。以,连词,同“而”。上,用作动词,向上走。②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窈,yǎo。)[此句点明后洞的特点:窈然、甚寒、深得不能穷尽。与前洞形成强烈反差。]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①,入之愈深,其进②愈难,而其见③愈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的道路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①拥火以入:拿着火把走进去。拥,持、拿。以,连词,用法同“而”。②其进:同“所进”,前行的道路。③其见:同“所见”,见到的景致。又解,其进、其见,在句中作主语,“进”与“见”动词活用作名词,“其”复指“进”“见”。)有怠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②尽。”遂与之俱出。(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①怠:懈怠,怠惰,懒于前进。②且:将要。)[这几句叙述游洞的经过。先写游洞的方式,“拥火以入”;再写游洞的感受,“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最后叙述出洞的原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文中“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揭示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是一对矛盾,暗示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哲理。]盖①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②,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洞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洞壁的左右,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人已经很少了。①盖:发语词,也有“大概”的意思。②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表示这样的意思的“不能”往往跟数目多少或时间长短有关。)盖其又深,则其至①又加②少矣。(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①其至:同“所至”,到达的人。“其至”用法同上文“其进”“其见”,“至”也可看作动词活用为名词。②加:副词,更。)[这是补叙游洞时所见。此句照应了前洞,“其下平旷”,因而“记游者众”,而后洞虽然“入之愈深”,“其见愈奇”,但因为“其进愈难”,所以,“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①,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②也。(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①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②明:照明,这里用作动词。)既其①出,则或咎②其③欲出者,而余亦悔其④随之而不得极⑤夫⑥游之乐也。(我们出洞以后,便有人责怪那些要求退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了他们,以至于不能尽情享受那游洞的乐趣。①其:代词,我们。②咎:责怪。③其:那。④其:代词,自己。⑤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⑥夫:代词,那。)[写自己的后悔。“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当时具备继续游洞的条件,但因为盲目随顺了那个“怠而欲出者”,所以“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未能尽情地享受游洞的欢乐。在这里文章也有一个对比,其余的人只是责怪那个“怠而欲出者”,而王安石却侧重从自身寻找原因,因此才有下面的那些启示后世的精辟议论。]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作者先对华山洞作一简介,华山洞分“前洞”和“后洞”,说明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突出游前洞之易游人之众与游后洞之难游人之少,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埋下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本应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的叙述至此结束。接着作者又补叙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
第一、二段是文章的第一部份,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从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条线索:由“其见愈奇”而产生“乐”;由“不得极夫游之乐”而产生“悔”,于是引发出下面的感慨议论。这部分的“叙”,处处为下文的“议”埋下伏笔,作好铺垫。
于是余有叹①焉②。(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①叹:感慨。②焉:语气助词。)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①,以②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③也。(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刻而且全面。①得:心得、收获。②以:因为,由于。③无不在:即“无不在其求思之中”的省略。没有什么不在他们探究、思考的范围之中,也就是“全面”的意思。)[第一句紧承上文写自己的“叹”,“叹”是由“悔”引起的,也是“悔”的继续。作者叹什么呢?叹古人无论观察什么“往往有得”。古人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那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作者赞叹古人,显然是为了鞭策自己,力求效法古人,每经一事都必须深入“求思”而有所“得”,因此,紧接着对游华山洞一事进行反思,就其所见所感抒发了游洞之所得。作者反思之后有什么“得”呢?请看下文。]夫①夷以近②,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如果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那末到达的人就多;如果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那末到达的人就少。①夫:发语词,无意义。②夷以近:路平而近。夷,平坦。以,连词,同“而”。)[这一句对比说明,一般的人贪图“夷以近”,害怕“险以远”。]而世之奇伟、瑰怪①、非常之观②,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③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但世上奇妙雄伟、瑰丽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而且是很少有人到达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那里的。①瑰怪,瑰丽怪异。②观,景观,景象。③罕,少。)[这里用“而”字一转,人们游览的目的都是希望一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此种大观不在“夷以近”“游者众”的地方,而是在“险以远”“游者少”的地方。那么,怎样才能到达此种境界呢?作者先提出第一个条件:“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没有不达绝顶决不罢休的精神,是不能到达的。]有志矣,不随以止①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了志向,就不会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的话,还是不能到达。①随以止:盲目地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先承上说明为什么要“有志”,再引出第二个条件:有力。]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①而无物②以相③之,亦不能至也。(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怠懒松懈,但是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如果没有外物来辅助他,也还是不能到达的。①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头昏迷乱的地方。昏惑,头昏迷乱。②物:指外力,外物。③相:xiànɡ,帮助。)[再引出第三个条件:有物。]然力足以至焉①,于人为可讥②,而在己为有悔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④孰能讥之乎?(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如果没有到达的话,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竭尽了自己的努力如果没有到达的话,就可以没有悔恨的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①力足以至焉:“焉”后省去“而不至者”之类的话。意思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如果没有达到的话。②于人为可讥: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于,在。③有悔:有所悔恨的。④其:岂、难道。)[力足以至但没有至,可讥可悔;尽了志而未至,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强调三个条件中“志”最重要。]此余之所得①也。(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①所得:所得到的收获。)[最后一个“得”字呼应段首,归结全段。在这里,作者提出到达“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境界必备的三个条件,并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志”与“力”,指的主观条件,那么外物“以相之”,说的则是客观条件。事业的成功,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都重要,都不可或缺,但是比较起来,哪一个更重要?“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从会不会给人生带来遗憾的角度说,从有没有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说,“志”是第一位的。王安石既强调了客观条件的重要,又特别地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含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第三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因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所以 “往往有得”。以此暗示游褒禅山只要如古人那样 “求思”,也会“有得”。于是文章以游洞为喻,以“得”为中心,进行逐层论述。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只有很少的人才可以达到。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从反面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双重否定句强调;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三个条件按照它们的重要性依次排列,这样便把道理说得清楚、完备而透彻,逻辑十分严密。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段首。文章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这段文字所以有很强的说服力,还在于它紧扣了游洞的实际,不是泛泛而谈。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是对前洞“平旷”,“而记游者甚众”这个现象的概括。“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则是自己游后洞生发出来的感想。“有志矣,不随以止也”责备了自己因为无“志”,“遂与之俱出”。“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责备了自己“力尚足以入”却“随以怠”。“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责备自己“火尚足以明”,却未能“极夫游之乐”。最后作者又扣住一个“悔”字进一步展开议论,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 “无讥”“无悔”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作者的议论完全是从自己游洞实践中抽象出来的道理,避免了空泛的说教,因此读起来不仅使人折服,而且使人感到亲切生动。
余于仆碑①,又以②悲夫③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④,何可胜⑤道也哉!(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些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因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①仆碑:倒下来的石碑。②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③夫:代词,那些。④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因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谬,使……错,弄错。其,指古书。名,指识其本名,这里用作动词。⑤胜:尽,完全。)此所以①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②之也。(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①所以:表原因。②慎取,谨慎地择取。)
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第三、四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游山的心得。作者借古人发笔,“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那末,作者这次游山,“求思”之后有什么“得”呢?文章写了两点,一是游洞之得,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有三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其中关键的一条是自己有没有“志”。“志”是“求思”的目标和动力。二是由碑引发的联想,对待前人的东西,一定要深思而慎取,不能人云亦云。这是“求思”的方法。文章扣住“求思”和“得”三个字尽兴发挥,深刻生动,振聋发聩。
四人者:庐陵①萧君圭君玉,长乐②王回深父③,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①庐陵,现在江西吉安。②长乐,现在福建长乐。②父:fǔ,通“甫”,古人常在“字”的后面加一“甫”字,下文“平父”“纯父”的“父”同。)至和元年①七月某日,临川王某②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②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第五段是第三部分,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游褒禅山记》特色鉴赏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所以深得人们赞赏。《古文观止》评论此文说:“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或叙事,或诠解,或摹写,或道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逸兴满眼,余音不绝,可谓极文章之乐。”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游褒禅山记》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问题探究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记叙游褒禅山借以说明,为了干出一番宏大的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要有志有力,还要有物,但是首要的是必须“有志”而且要“尽吾志”,同时对前人和他人的观点也必须“深思而慎取”,不可人云亦云。这个中心非常明白,一般没有什么不同意见。
现在,需要探讨的是,这篇文章对于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或者说,我们应当从文中向王安石学习什么呢?我们想,至少有两点:
第一、王安石的生活态度。你看,一次平常的旅游,我们见得实在太多了,但是王安石却认为“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因此对这一次游山也进行深入思索,悟出了如何成就一番事业的大道理。毫无疑问,这番道理,对于他后来治国安邦,励志改革,成就一番彪炳史册的功业,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安石的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不管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其实生活的方式都差不多,但为什么有的人活得有滋有味,而有的人活得黯然无光,为什么有的人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而有的人怀着失望和和悲伤离开了人世?个中的秘密就在于你有没有认真严肃地品味生活,善不善于对生活进行品味。
生活需要用心体味。因为生活是一门艺术,讲究创造与品质,需要你花费心思。哲人说过:不要成为生活奴隶,填饱肚子之余,别忘了心灵也需要喂养。哲人又说过: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生活也好比一杯清茶,需要细细品尝,“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你对于生活有什么感受呢?你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品味出它的芳香吗?
第二、王安石的“志”。王安石把人生比喻为旅游,比喻为登山。人来到世上,个个都想饱览“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实现生命的价值,达到人生的顶峰。但事实上,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到达这种境界,因为到达这样的境界需要诸多主观和客观的条件。王安石在文中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是,问题不在于你有没有到达这样的境界,问题在于你有没有立下到达此种境界的“志”并且有没有为此“尽志”。如果你具备到达此种境界的条件,但是没有“志”,因而失去了机会,那将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和悲哀,但如果立下了“志”,并且为此竭尽了全力,虽然未能到达最高的境界,那也没有遗憾。人活着不就是图个无怨无悔吗?
簿松龄有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同样说明了“立志”“尽志”的重大意义。
你学了王安石的这篇文章以后,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你打算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呢?
探究思路
这是一篇读后感性质的探讨题,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发表看法。下面这篇短文是对第二个问题的思考,可供参考。
人生好比游山,每个人都渴望“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但是,正如王安石所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芸芸众生,大都只能爬到半山腰,只有少数的人,才能登上高山之巅,饱览“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这么说来,是不是我们这些普通平凡的人,生活就没有意义,生命就没有价值?不,登上人生的金字塔固然风光无限,但是,滞留在半山腰里也不一定羞愧难当。只要你在攀登生命峰巅的征途上竭尽了全力,你的生命也同样地无比辉煌。王安石说得好:“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人来到世上,都面对着两座山峰,都需要你奋力攀登。一座是事业的山峰,一座是精神的山峰。登上事业的顶峰当然八面威风,而登上精神的顶峰,更是光芒万丈!
登上事业的顶峰,诚如王安石所说:“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事业的成功,不仅决定于主观的努力,而且还取决于客观的条件,客观条件不具备,个人再怎么奋斗,也难以遂心如愿。就以王安石为例,他的志向不可谓不高远,他的才能不可谓不卓越,他的毅力不可谓不坚强,但是他的改革却以失败告终,其原因就是他无法击败强大的保守派。
但是,能不能登上精神的峰巅,却是完全与外界无关,一切都取决于自己。而且只要“有志”,个个都可以登上精神的最高峰,人皆可以为尧舜嘛。因此,我们在攀登事业巅峰的同时,别忘了攀登精神的巅峰。
事业上的山峰和精神上的山峰是相辅相成的,你只有不断地攀登精神的山峰才能登上事业上的山峰,反过来,你在攀登事业的山峰的同时,也在攀登精神的山峰。事业上的山峰是有形的,精神上的山峰是无形的。事业上的山峰,不管它多么伟大,与整个人类和宇宙来比,总是有限的,乃至是微不足道的;而精神上的山峰,却是无限的、永恒的。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整个人类的生命,宛如一道壮阔的洪流,从不可知的过去,汹涌的冲向不可知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这洪流中的一粒水滴,一个泡沫。”这就是说:就整个的宇宙来看,生命只是一种过程,而这种过程,在整个宇宙进化中,仅占一微渺的地位,我们无法改变这种地位。因为我们既囿于空间,又囿於时间。虽然我们无法摆脱这种物质的制囿,但在精神界,我们却有自由发展的余地。人类的伟大就在于,他虽然隶属于时空宇宙,但他本身却创造了另一个不朽的宇宙──精神宇宙。这个宇宙,为人类生存寄托之所在。在时空宇宙,生命无其特殊意义,如尘土然。而在精神宇宙,它却具有无限的底蘊,无限的意义。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的精神。
两座山峰,一座事业的山峰,一座精神的山峰,你都需要攀登。但是,事业的山峰,你不一定能登上它的峰巅,它容许挫折,容许失败,也容许倒退;但是,精神的山峰,你却能登上它的峰巅,它不容许消沉,不容许颓唐,不容许止步,更不能后退、堕落!否则,你便是人流中一位匆匆的过客,大河中一粒没有水花的水滴。这世界不会因为有了你而精彩,也不会因为没有你而失色。──这才是人生的真正悲哀!
《游褒禅山记》训练提高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
A.今言“华(huá)”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ǎo)然。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shènɡ)道也哉。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ɡ)之。
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⑤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⑥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⑦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3.选出下列各句中“以”是介词的一项(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B.大王见臣列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选出对下列句中“者”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4)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3)不同,(2)与(4)相同。
C.(1)与(4)相同,(2)与(3)相同。 D.(1)与(4)不同,(2)与(3)相同。
7.下面的句子从句式的角度看,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句是(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8.对下列句子中的“其”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1)址,而卒葬之。以故其(2)后名之曰“褒禅”。距其(3)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也,以其(4)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5)文漫灭,独其(6)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7)下平旷,有泉侧出。问其(8)深,则其(9)好游者不能穷也。入之愈深,其(10)进愈难,而其(11)见愈奇。然视其(12)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13)又深,则其(14)至又加少矣。既其(15)出,则或咎其(16)欲出者,而余亦悔其(17)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以其(18)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19)孰能讥之乎?后世之谬其(20)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A.用作人称代词的有:(1)(4)(5)(6)(7)(12)(17)(18)。
B.用作指示代词的有:(2)(3)(8)(9)(13)(16)(20)。
C.用作副词的有:(15)(19)。
D.用作指示代词,其意义和用法同“所”字的有:(10)(11)(14) 。
9.这篇文章在记游的基础上偏重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试仿照表中第1、4段的形式,填出第2段的记叙与第3段的议论前后照应的语句,以及第3段的结论。
记叙部分 | 议论部分 |
第1段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第4段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结论: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第2段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 第3段 于是余有叹焉。。 结论: |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个句子不合逻辑,请你说说它的问题出在哪里?
(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句中的“其”历来争议很大,有人认为指代“华山”,有人认为指代“慧空禅院”,有人认为指代“仆碑”。你的看法呢?
(3)“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课本注:“力足以至焉”下面省去“而不至”之类的话。请问:编辑先生凭什么会知道有如此省略?
11.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下面的名句与王安石的文意相吻合的有:
A.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
B.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华罗庚
C.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D.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越壮观。──拉吉舍夫
E.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F.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G.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巴尔扎克
H.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12.《游褒禅山记》无论从求学的角度,还是从做人的角度,都是一篇对我们有深刻启示和很大教益的文章,请你读后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篇读后感。下列题目可供参考:
(1)无怨无悔,此生足矣!(2)攀登人生金字塔。(3)无限风光在险峰。(4)活出自己的个性。(5)人生两座峰。(6)事事留心皆学问。(7)游山玩水养精神。(8)有志者事竟成。
解析与答案
1.解析:华,现在读“huá”,但在文言中表示“花”的意思当读“huā”。所以A项当念“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C项“胜”在文言中表示“尽、完”的意思读“shēnɡ”,但现在统一读“shènɡ”。
答案:A。
2.解析:①②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译为“筑舍定居”“给……命名”。③句名词活用作状语,译为“从侧旁”。④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译为“走到尽头”、一般用法;“谬”译为“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⑥“其至”在句中作主语,“至”可看作动词活用为名词,译为“到达的人”。⑦ 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险峻偏远的地方”(有的资料把此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看作省略,可以认为“险远”后面省略中心词“之地”)。另外,上面句子中,④“问其深”的“深”也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译为“深度”。⑤“莫能名者”的“名”,说出,说明。这是“名”固有的词义之一,不是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C。
3.解析:A项中“以”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C项中“以”是表连动关系的连词;D项中“以”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AC中的“以”可用“而”替代。B项的“以”,介词,凭借、依靠。
答案:B
4.解析:D项中“观”当动词讲,意思是“观察”,其他三项中的“观”都是名词。AC是“景观”,D念ɡuàn,指庙宇和宫殿之类的建筑。
答案:D。
5.解析:A项中“所以”表原因,现代汉语中“所以”表结果。B项中“非常”是一个词组,“不同寻常”的意思,现代汉语是副词,十分、很。D项中“至于”是“到”(后面的“于”虚化),现代汉语是他转连词,表示另起话题。“所谓”古今义同,即“所说的”,或表强调,或表否定,此处表强调。
答案:C。
6.解析:(2)(3)项中的“者”用作“者”字结构,译为“……的人”。(1)(4)项中的“者”是助词,表假设的语气,相当“的话”。
答案:C。
7.解析:这几个句子虽然从形式上看都是“……(者)……也”的句式,但表示的关系并不相同:A是性质判断句。BC 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D也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
答案:A。
8.解析:《游褒禅山记》中“其”是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文言虚词,共有22次,本题将其一一列出,要求大家细细斟酌,这对于正确文句意义大有好处。
古汉语的“其”,是个非常活跃的虚词,它既可以用作代词,也可以用作副词、连词、助词。
“其”用作代词,既可以用作人称代词,也可以用作指示代词。
“其”用作人称代词,最通常的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它可以用在名词之前,用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他们的、她的、她们的、它的、它们的。上面“其”的(1)(5)(7)(12)都是称代第三人称,用作定语。(1)始舍于其址:“其”代“华山的”。(5)其文漫灭:“其”代“仆碑的”。(7)其下平旷:“其”代“华山的”。(12)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其”代“后洞的”。
“其”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时,还可以用作主谓结构的主语或用作动词的间接宾语或介词的宾语。(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在这里是作为“其乃华山之阳”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译作“它”,代“华山洞”。(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也是作为“其为文”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译作“它上面”,代“碑”。(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是“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译作“他们”,代“古人”。
“其”的称代作用还可以用于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用于第一人称可译为“我”“我的”或“自己”。用于第二人称可译为“你”“您”。(15)既其出:“其”可译为“我们”。(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是承前称代,“余”“其”是同指,“其”指代自己。
“其”用作第二人称如《孔雀东南飞》“其往欲何云”。这是刘兰芝的哥哥在兰芝拒婚后,感到不满,对兰芝说的话。意思是:你往后打算怎么样?“其”,相当“你”,称代兰芝。
“其”字用作代词,可以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起指示作用,有复指的作用表示人、事、物的范围,或者表示对具体对象的强调,可译为“那”“那个”“那些”。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其”指代埋葬慧褒的时间,与“后”复指,译作“那”。(3)距其院东五里:“其”代慧褒禅院,与“院”复指,译作“那个”。(8)(9)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问其深”的“其”,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其好游者”的“其”复指“好游者”,译作“那些”。(10)(1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其见”相当“所进”“所见”,“其”指代“那(行进的)道路”“那(见到的)景致”。 (13)(1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其又深”的“其”指代“进入后洞的路程”;“其至”相当“所至”,指代“那(到达的)人”。(16)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复指“欲出者”,译作“那”。(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复指“传”,译为“那些”。
“其”用作虚词,可以充当副词、连词、助词。充当副词的如(19)其孰能讥之乎:“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其”用作副词,还可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未来。如《愚公移山》“其如土石何”,“其”译“将”。
“其”充当连词,较通常的用法:1.用于并列的分句,表示选择,可译为“还是”“是……还是……。”例如韩愈《马说》“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2.用于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例如《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其”作助词,如《离骚》:“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其” 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在意义。
答案:C。
9.解析:本题旨在启示我们对文章结构进行整体把握,在填表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重在说理的特点,为背诵第2、3两段做准备。
答案:
续表记叙部分第2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前洞)“其下平旷”“而记游者甚众”。(后洞)“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续表议论部分第3段:于是余有叹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结论:要有志,尽吾志。
10.解析:这是一道阅读分析题,启示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也是“深思而慎取”的具体表现。
答案:(1)文中的“华山洞”应当写成“华阳洞”。并且说明“华山洞”乃“华阳洞”之误。(2)“其”以指代“华山”较妥。原文是这样的:“其下平旷……由山以上五六里”,句中“下”与“上”对应,所以“其”当与“山”对应。(3)这个句子的分号前后实际上是一个对偶的句子,所以根据下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推知此句当是“力足以至焉而不能至者”的省略。
11.解析:此题旨在通过对名言名句的对比分析,进一步体会王安石的论述的深刻含义,同时也可掌握更多的名句。
答案:A、B、D、E、G。
12.解析:学了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实际写读后感,做到读写结合,是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