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七-九年级)对一些问题的解答和说明


 一、涉及全套教材的疑难问题
  1.目前教材课文数量偏少,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能否增加一些?
  此前教科书每册30课,精读课文17篇,于2014年1月做了删减,目前每册24课,精读课文数量不变。但教材中提供了许多课外阅读的篇目,可以弥补课文数量少的问题。
  2.古诗编排看上去稍显随意,缺少一定的体系。建议或按内容,或按体裁,或按历史发展编选,这样能形成对知识的系统认识,更好地与高中教学衔接。
  新编教科书的古诗文,兼顾时代先后和难易度,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一般来说,低年级以浅易的古诗文为主,诗歌多是绝句或五律,文章多是叙事类,高年级安排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律诗、词以及游记、议论文等。因要涵盖课标推荐的背诵篇目,很难归并到几个集中的主题中,按内容编排并不现实。而且,按内容、按体裁、按历史发展,均无法照顾到难易度问题。如按历史发展编排,则《诗经》应放在七年级,无疑难度过大,而元曲应放在九年级,而像《天净沙·秋思》这样的元曲,则又简单了。
  3.有些课文和原来比,为什么文本有调整变化?
  近年来,不少读者以来信来电或发表文章的方式,探讨课文改动问题,认为应该尊重作者原文,尽量少做改动。此次教材新编,本着尊重作品原貌,尊重作者版权的原则,我们对照作者原文,对部分课文的文本做了部分恢复。像《春》一文,就有多处恢复,跟原来的教材文本多有不同。
  粗看起来,过去的改动更符合现在的语言习惯,但细究起来,有些改动,实际上更动了作者语言的节奏,甚至改变了作品的原意。比如“乡下去”,前面描绘夜的安静而和平,接下来描绘乡下人物的动景。一个“去”字,前后节奏发生变化,表示这空间的转移,无疑更为恰当。改为“在乡下”,感觉平了些。再如“窠巢”,如果改成单字“巢”,变成单音节,读的时候,不是那么朗朗上口,为了读出节奏感来,需要把“巢”音拖长,凑成一个节拍。还是用双音节,这句话读起来顺畅。其他不一而足,总之,改动并非让学生理解“原滋原味”,而是照顾到作品写作内在的意蕴。
  4.有的作者课下有注解,有的没有,是怎么考虑的?
  对于作者注释,人教版教科书一般遵循这样的原则:仅注已经古代或现当代已经过世的作家,在世的作家不注(港澳台和外国作家除外)。
  5.课后练习的栏目“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有什么侧重吗?
  “思考探究”题一般侧重文章的理解,“积累拓展”题则侧重语句的品味与鉴赏。像揣摩语句含义、探究语句作用的题目,我们会将其放在“思考探究”中,如七年级上册第24页题二、题三;像体会语句的表达效果、品味语言精妙处之类的题目,往往归入“积累拓展”,如七年级上册第4页题四、第72页题四。
  6.课后作业有伪问题,如七年级上册第4页题2“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建议这类问题可以去掉。
  部编语文教材练习设计的一个亮点就在于,不见得每个练习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可以用理性的语言组织出准确答案,有些不需要学生回答,只需要他们去细心体验、感受。比如七上第4页题二:“课文读起来有点儿童话的味道,清新,活泼。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有,能否找一些语句或段落作为例子,跟同学、老师分享你的体会?”题干中“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不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只是提示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体验,留意自己的阅读感觉。
  7.有的写作专题,例如七下“文从字顺”“语言简明”,看上去比较简单,能否调整到前面去?
  七年级写作教科书,是从两个方面着眼进行设计的:一方面突出写作的一般要求,一方面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两方面内容兼顾循序渐进和配合单元的原则,穿插安排。“文从字顺”“语言简明”属于前者,是针对学生的基本写作水平提出的更高要求,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长期的写作实践才能真正领会,因此不宜放太前的位置。
  8.整套教材似乎缺失书法教育的内容,能否增加一些毛笔书写和硬笔书写的专题?
  书法教育的内容,我们在初次送审时做了安排,当时以附录的形式每册安排一定的内容。后因教育部专门下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并在中小学开设了专门的书法课,审定了专门的书法教材,引导学校开展软硬笔书法的欣赏和书写实践。为避免重复,减少篇幅,在本套语文教科书中,将此类内容做了删减,只保留每课后的“读读写写”,其范字由知名书法家撰写,既呈现了书法艺术之美,又能够规范学生的书写,提升鉴赏能力和书写能力。
  9.课后“读读写写”栏目可以增加田字格让学生练习书写吗?
  试教过程中,有老师提出过这个意见。因篇幅的限制,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事实上,即使留出等量的田字格,也只能供学生一次书写之用,不如用练习本代替。
  10.课后的补白中关于语法知识的设计有什么考虑?
  本套语文教科书中语法、修辞知识的学习有两种途径:一是借助单元说明、课后练习题,或者教师的引导(在教师用书中会有提示),随文学习;二是通过课后的知识短文,集中学习。每册共设置有知识短文十多则。内容不求全面,突出基础性,少用术语;写法上,由具体语言实例导入,采用归纳法,语言力求简洁、生动、好懂。通过这两种途径,应可起到强化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补白中语法修辞知识,主要供学生课外自读,重点是结合课文的学习,调用相关知识,学会综合运用;不建议教师专门拿出课时精讲细析,也不要将其中的概念术语的辨析作为考试考查的内容。
  11.有些版式设计与过去不同,看起来有点不顺眼,能否做一些调整?
  排版上,整套书有一套完整的设计。基本原则是美观和效率兼顾。从试教中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看,有些设计是他们很乐意接受的。比如,过去教材注释都是接排,有些课文注释太多,学生不易查找;而每个注释单排,又会造成篇幅的极大浪费。分双栏排,可以有效解决这个矛盾。
  12.课文特别是教读课文,排版能留些空白吗?这样会不会方便学生做笔记?
  因为篇幅、印张的原因,教材无法再增加更多空白给学生做笔记;否则,有人会投诉我们“卖白纸”了。
  七年级上册问题解答
  1.《春》是描写春天的文章,是不是调整到七年级下册春天到来时学习更好?
  教材选文的编排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比如语文能力的层级顺序、课文的深浅、文体的配比等,当然也有时序时令的考虑。但后者只是一个次要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七上第一单元,主题是四时之景,所选课文涵盖春夏秋冬。如果将《春》调整至合适的时序,即春季使用,只能安排在七下,但本单元涉及其他时序的课文反倒不合适了,而且这篇课文放到七下又嫌简单。
  2.七年级上册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最后一句不是“随风直到夜郎西”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诗句,原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随风直到夜郎西”,一个是“随君直到夜郎西”,都是讲得通的,也都有版本依据。古代的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因传抄错误、印刷错误、后人改动等因素,个别用字或有不同,从而形成异文,这个现象很普遍。此次教材编写,我们力求篇篇有出处,字字有着落。一般是根据教材所注版本,但会根据其他版本或中学语文通行的版本做个别调整。据《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卷十三,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藏宋刊本《李太白文集》、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影印静嘉堂藏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即陆心源皕宋楼藏本)、清康熙缪曰芑刊本《李太白文集》,用的都是“君”字。
  从上下文看,这个字更好一些。上句说“我寄愁心与明月”,既已将愁心寄托在明月之上,明月既照“我”,又照“君”,自可随“君”直到夜郎以西,何必另行托付于“风”?
请按照现在版本教学。  3.七年级上册教材第22页“思考探究”第一题题干“取题为《秋天的怀念》”,其中的书名号是不是误用?  这并非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附录B“标点符号若干用法的说明”对此有详细的规定:  据此,《秋天的怀念》作为一篇文章的题目,应该用书名号。这是符合规范的。  4.七年级上册第7课《金色花》一文结尾:“‘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明明是孩子说的话,为什么最后一句中却说“你同我”?  最后一句中的“同”,是“和”的意思,连接的是“你”和“我”,意思是“我们两个说的话”,而非单向的“你对我说”的意思。也就是说,当孩子“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母亲询问之后,同时和孩子说出了同样的话,这可以体现出母子关系的亲昵和母亲对孩子调皮心理的洞察。该句的英文版作:“I won't tell you, mother.” That's what you and I would say then.可见,译文是很精当的。  5.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有“写人要抓住特点”专题,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有“写出人物的精神”专题,会不会有点重复?  这两个专题都是培养写人的能力,但难易度有区别。“写出人物的特点”重在引导学生抓住特点写人物,教给一些基本的写人的方法;“写出人物的精神”则提高一层,要求写出人物的精气神。我们在设计中,已经有意做出了区别。大家仔细阅读,应该能发现两个专题的不同。  6.七年级上册第34页小贴士《伯牙绝弦》中“锺子期”,为什么用“锺”而不用“钟”?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字表》,“锺”作为人名或姓氏的时候,是规范字形。“钱锺书”的“锺”,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7.我对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一文中的一些语句不是太明白。(1)第2段“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的来去匆忙中,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海伦·凯勒既然是盲聋人,怎么会分辨手势?(2)第6段“我……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海伦·凯勒既然是盲聋人,怎么能跑呢?(3)第9段“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既然是“布娃娃”,怎么会“摔碎”呢?  对这三个问题,我们认真核对了译作原文,教材跟译作是一致的;于是,我们找到了英语原文——  (1)“手势”一句原文为:  I guessed vaguely from my mother's signs and from the hurrying to and fro in the house that something unusual was about to happen, so I went to the door and waited>  8.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现在为何注“疑惑”?  “殆”字的注释,历来有三个主要意见:训作“危险”,训作“精神疲怠”,训作“疑惑”。作“危险”讲,意思是,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危险了。可是,“思而不学”怎么就危险了呢?有什么危险呢?好像没说清楚。训作“精神疲怠”,则是认为“殆”通“怠”。  清代著名学者王引之在《经义述闻·通说上·殆》一则中辨之甚详:“何休注襄四年《公羊传》曰:殆,疑也。《论语·为政》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谓思而不学,则事无征验,疑不能定也(何注读‘殆’为‘怠’,以为精神疲殆,失之)。又曰:‘多闻阙疑,多见阙殆。’殆犹疑也,谓所见之事若可疑则阙而不敢行也(范注训‘殆’为‘危’,失之)。《史记·仓公传》:‘良工取之,拙者疑殆。’殆亦疑也。古人自有复语耳(《吕氏春秋·去尤》篇,‘以黄金殶者殆’,《庄子·达生》篇作‘以金注者殙’。殆也,殙也,皆迷惑也)。字亦作‘怠’。《庄子·山木》篇:‘侗乎其无识,傥乎其怠疑。’‘怠疑’即‘疑殆’也。文十二年《公羊传》:‘惟????善竫言,俾君子易怠。’怠,疑惑也,言使君子易为其所惑也(何注以为‘轻惰’,失之。今《秦誓》‘怠’作‘辞’,借字也。彼传以为回心易辞,亦失之)。后人但知‘殆’训为‘危’为‘近’,而不知又训为‘疑’,盖古义之失传久矣。”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只是思考,不知道学习,那疑惑之处得不到事实验证,终不得解。  另,学生习惯于用《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学生实用新华字典》等查古代汉语义项,但这些词典收录的只是些常用义项,没有《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源》收录的义项全。这三本权威工具书中都是有“疑惑”义项的。  9.七年级上册第15课《诫子书》一文“险躁则不能治性”,我看网上都作“冶性”,是不是教材错了?  “险躁则不能治性”才是准确的,作“冶性”是错误的。权威版本,如《太平御览》涵芬楼影宋本卷459、《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诸葛亮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诸葛亮集笺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都写作“治”,历来流传版本皆不作“冶”。治性,即修养身心的意思,治,修养、修饰。这个词常见于古代典籍。如刘向《说苑·建本》:“积小之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者也。”蔡邕《琴赋》:“通理治性,恬淡清溢。”《三国志·吴志·孙休传》:“古者建国,教学为先,所以道世治性,为时养器也。”  10.七年级上册教材第58页《五猖会》中“化一文钱买下的”中的“化”是不是错了?  没有错。鲁迅的文章写于民国时期,当时的用字跟现在有一些区别。“化”有用掉、消耗、花费的意思。这在现代作家的作品中常能见到相应例子。如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谈》:“居民似乎也真会化零钱,吃零食,时时给他们一点生意。”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从梅村镇到下甸乡足足有十里地,来回二十里,工夫都化在路上,还种啥地呢?”为尊重鲁迅作品原貌,教材一般不做改动。  11.七上教材第22课《穿井得一人》中“闻之于宋君”是不是一个被动句?  “闻之于宋君”一句,我们认为不能当成被动句来解释。古汉语被动句有一种形式,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于+施事者”,被动句中谓语后是不带宾语的。如《史记·屈原列传》“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如果“闻之于宋君”是被动句,应该是“闻于宋君”,而非“闻之于宋君”。  句中“闻”是“听到”之义,在语境中指的是“使听到”,即“报告”;“之”,代指这件事。整句意即: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  12.教材141页,“课外古诗词诵读”栏目所选谭嗣同《潼关》一诗最后一句,网上作“山入潼关解不平”,教材中为“山入潼关不解平”,哪个是正确的?  教材编者按照版本出处(《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对所选课文做了认真审核,教材语句无误,请以教材为准。《谭浏阳全集》第三册(上海文明书局1917年版)、《谭嗣同全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年版),均作“不解平”。另,按照上下文的平仄和对仗情况看,作“不解平”,与上句“犹嫌束”正相对应。

 
热门九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