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诗词三首》是统编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最后一篇,每首诗词皆为名家经典,也代表了唐宋时期的诗歌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李白的《行路难》一诗描写了诗人在仕途上遇到的坎坷,流露出了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抒发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所写的一首酬和之作。诗人寄悲愤的身世之感于诗中,但又不陷于个人的伤感情怀,让我们读到了一个超脱、豁达的“诗豪”形象。苏轼的《水调歌头》可誉为“中秋词之最”。全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形象的描绘和浪漫的想象,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把对兄弟的感情,上升到探索人生哲理的高度,寄予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这三首诗歌,在诗人的经历、创作的背景,以及所抒发的情感上都颇为相似。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上已有些经验,对于诗歌的朗诵、大意的理解,基本上能做到自主学习。但在诗歌的情感理解、形象把握上还存在些问题,特别是部分诗句运用典故、蕴含哲理,加大了理解的难度,需要教师能精选角度,适时点拨。
教学目标
1. 在多层次朗读诗文中,感知诗意;
2. 在多角度品析语言中,领悟情感;
3. 在多方位把握形象中,启迪人生。
教学重点
通过多重角度赏析语言妙点,深入感知诗歌中的情感波动。
教学难点
通过多方资料助读形象把握,深刻感悟诗歌中的乐观旷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行路难》
一、导入: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都渴望得到君主的重用,施展自己的抱负。天宝元年,李白受举荐被唐玄宗招入长安,供奉翰林,为文学侍从之臣,参与草拟宫中文书。他满腔热忱,一心要有所作为,但玄宗后期的朝政已被李林甫集团所把持,贤能之臣多遭排挤和打击。李白也因受到谗言诋毁而于天宝三年被赐金放还。在李白离京之前,朋友设宴热情款待之时,怀才不遇、悲愤交集的李白写下了这首《行路难》(其一)。
屏显:赐金放还、怀才不遇
二、体味音乐美
《行路难》的音乐美,要通过我们的朗读来体味。
(一)读出语调的抑扬——声韵之美
明确:三四句,抑;七八句,扬;“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抑;后两句,要很好地扬,且达到高潮。
(二)读出语速的缓急——节奏之美
明确:有的地方要急,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有的地方要缓,如“行路难,行路难”。有的地方缓中有急,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的四个动词语速稍快。有的地方急中有缓,如“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读出语气的轻重——情感之美
明确:“塞”“满”重读,表现前路艰险、仕途堵塞。“会有时”“济沧海”要重一点读、慢一点读,读出高昂的气势来,读出坚定的信心来!
三、欣赏文学美
下面就让我们安静下来,欣赏作品中的文学美。
活动: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欣赏到的课文中的一点美。可从以下六个角度任选其一加以细说。
(欣赏角度:修辞手法之美、人物描写之美、景物描写之美、表现手法之美、精神境界之美、情感变化之美)
引导明确:
修辞手法之美: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中的“金樽”和“玉盘”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指的是金杯盛的美酒,玉盘装的佳肴。后面的修饰词“斗十千”、“直万钱”是用数量词进行的夸张。这里的夸张手法是用来形容美酒佳肴的丰盛和珍贵。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声调低抑,使人感受到前路行进之难,表现了作者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喟叹。
人物描写之美: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面对美酒佳肴,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行为反常。“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情感的激荡变化。
景物描写之美: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表面上看是景物描写,实则是诗人以“渡黄河”和“登太行”象征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冰塞川”和“雪满山”象征着路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诗人是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实,以路途艰险比仕途艰难。
表现手法之美:
象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以“渡黄河”和“登太行”象征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冰塞川”和“雪满山”象征着路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用典:“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内心茫然之际,想到了姜尚、伊尹这两个在政治上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能有所作为的历史人物,借此表达自己也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代先贤一样被统治者所信任和重用。
精神境界之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两句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情感变化之美:
整首诗歌诗人流露出了“欢乐——苦闷——悲愤——开阔——彷徨——乐观”等一系列的心理矛盾,反映了诗歌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
四、课堂小结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独独从这一首《行路难》中我们就寻见了一个虽身处低谷,茫然不知何往,却还要拔剑一搏的豪迈诗人。剩下的两首《行路难》又造就了怎样的经典呢?这个问题就留待同学们课后去寻觅、咀嚼、玩味吧!
第二课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行路难》一诗认识了“诗仙”李白,今天,我们来认识唐朝的另一位大诗人——被冠以“诗豪”之名的刘禹锡。
二、三读诗歌,初步感知
(1)初读正音,读懂节奏
1.回顾律诗的基本特点
明确:首联、颈联:四三节奏;颔联、尾联:二二三节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题解:“酬”,这里指以诗相答的意思。这是一首刘禹锡酬谢白居易的诗歌。
资料连接1:
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作此诗答谢。
资料连接2: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2)再读解意,疏通文句
1. 借助课本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同桌互读互讲。
2. 教师深情诵读原诗,学生齐读教师出示的译文。
资料连接3:
公元805年,因参与的政治改革失败,34岁的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被贬为朗州司马。公元815年被召回朝。
公元815年,因题诗触犯了执政者又再度遭贬12年。
公元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此时的刘禹锡已五十六岁了。
结合刘禹锡的经历,进一步理解首联的“二十三年弃置身”。
(3)三读有情,体现变化
要求:学生读出情绪变化来。
明确:前两联,读出低沉的语调;后两联,读出昂扬的语调来。
三、涵泳语言,妙点探寻
比起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刘禹锡的这一首酬和诗反而流传得更广。下面,让我们来找找这首诗歌中的一些精妙之点:
请同学们尝试从以下三个角度或者其他角度来说说这首诗歌妙在哪儿。
赏析角度:妙在用典抒怀;妙在蕴含哲理;妙在格局开阔……
明确:
——妙在用典抒怀:颔联运用“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慨叹。
微型知识讲座之——用典:
典故: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精炼语言,避直就曲,生动典雅。
——妙在蕴含哲理:颈联中作者以“沉舟”“病树”自比,在抒发身世之感的同时,也包含了事物新陈代谢的自然哲理,富有理趣。
微型知识讲座之——警句:
警句:指语言精练、寓意深刻的语句。
警句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时代而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
——妙在格局开阔:整首诗,从首联作者自述经历的悲愤,到颔联回乡后的伤感,再转向颈联描景时的豁达,最后尾联收束时的振奋。起承转合之间,情感变化之际,展现的不仅是诗词的开阔境界,更是诗人的开阔胸怀、乐观旷达的人生观。
小结:刘禹锡乐观豁达、积极进取,他有不屈的灵魂,他有坚强的意志,他是当之无愧的“诗豪”!
四、比较阅读,温故知新
1. 回顾李白《行路难》(其一),比较两首诗有何相同之处?
明确:都有用典;都有警句;都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豁达的胸怀……
2. 从这两位伟大的诗人身上,同学们是否能获得一些能量呢?
五、总结升华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希望每当同学们身处逆境,困顿不顺时,能从这两首诗中,能从这两位诗人身上,获得名叫“乐观豁达”的正能量!
第三课时:《水调歌头》
一、导入:
屏显: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南宋诗评家胡仔《苕溪鱼隐丛话》
中国文人写中秋的诗词很多,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苏轼的《水调歌头》了。南宋诗评家更是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此词究竟有何魅力呢?今天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二、以读悟诗
“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苏轼的这句话道出了读对于学诗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以读悟诗。
(一)字正腔圆地读
1. 个人诵读,强调字音
正音:阙què、绮qǐ
(二)有板有眼地读
2. 集体朗读,教师指导
明确:节奏停顿,以二三、二四节奏为主,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也有一二节奏,如“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3. 结合理解,自由诵读
要求:注意读出语气语调
明确:语速应该舒缓一点,深沉一点。应读出思念的味道。
背景知识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即丙辰年的中秋。苏轼时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太守,弟弟苏辙当时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在任,兄弟已有六七年未见。中秋之夜。作者望月思亲,醉中抒情,赋词放歌,遂有此作。
(三)有情有味地读
4. 配乐朗诵
要求:注意读出起伏抑扬
5. 边读边解
明确:
“明月几时有…… 今夕是何年。”略显高亢。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由扬转抑。
“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低沉。
“人有悲欢离合……千里共婵娟。”由抑转扬。
小结:这首词是“咏月怀人”之作。上片望月问天,抒发奇想,下片对月怀人,感念人生。
三、以析悟情
1. 从词中找出表示苏轼怀念弟弟苏辙,渴望与他团聚的句子?
明确:“兼怀子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2. 既然是“兼”怀子由,说明苏轼除了要表达对弟弟的怀念之情之外,还借由此诗表达了一些其他的情感或感慨。你能发现吗?
四人一小组,合作探讨此问题。提示关键词:矛盾
明确:政治处境的失意。重点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欲”与“恐”二字表明自己既想要回到“天上”,又害怕天上过于寒冷,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背景知识2:
熙宁四年,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遭受排挤和打击,政治上很不得志,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熙宁七年,奉调密州。
明确:“归去”“天上”是指词人渴望回到中央去做官,为朝廷效力。但一想到朝廷的“高处不胜寒”,内心又极度矛盾、郁闷。
3. 尽管仕途不顺,多受排挤,又与弟弟分离,难以相见,但苏轼却不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在词的结尾处还自我宽慰起来:
明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在这里指月亮。这句话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
四、拓展延伸
背景知识3: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背景知识4:
被贬黄州,他写“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被贬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暮年被贬儋州(今海南),他还自烹牡蛎并且给朋友写信调侃“无令中朝大夫知,恐争南徙,以分此味”。
苏轼的被贬是一路向南,而且地点一次比一次荒凉,环境一次比一次恶劣。但就是在如此艰难的人生历程当中,他依然能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之心。如此胸襟,如此胸怀,怎么能不令人赞叹!
最后,以苏轼的名言赠予大家,来结束这堂课: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板书设计
邓白雪 市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