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所选课文是就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主要是一些随笔和杂文,学习这些文章,要区分观点和材料,初步学习议论文,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时值九一八三周年之际,日军占领东北,觊觎华北乃至全中国,军事上肆意进犯,国民党蒋介石只知剿共,无心抗日,对日军事上节节败退,一部分人散布中国失败的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鲁迅愤然起笔,予以坚决的批驳和辛辣的讽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即可,倘若加以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并指出我们有并不是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鼓舞的民族自信心和斗志。学习本文,要结合时代背景,着重学习作者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理解作者找准敌方以偏概全的论证错误进行批驳。通过学习本文,要掌握议论文的一般写法,学会分析问题,反驳错误观点。另外,要体会鲁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明白祖国富强、民族振兴,是我们的责任,从而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学情分析
通过上课、作业以及平时的观察,本班学生整体上基础较差,基本功薄弱,基本能力一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亟待提高。开学之初,我主要从基本功抓起,多半学期过后,学生不同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的议论文,学生很吃力,至于驳论文,就更有困难了。尤其是要学生找到并理解作者驳论证从而驳倒敌方论点,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故而,教学中要多引导,启发,注重学生事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巩固和加深有关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熟读课文,掌握内容;初步了解驳论文的一般知识;理解作者分析批驳的思路和内容;体会作者尖锐、犀利的杂文语言风格。
2、过程和方法
利用文本,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相结合,使学生初步了解驳论文,掌握写驳论文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作者批驳敌论的突破口和思路。
3、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4、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17 08:07 编辑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课前活动 (三分钟演讲)二课前复习三课文研读四课文结构五品味语言六小结及作业 | 1引入 2引导学生点评出示复习题目1、作家作品复习(强调:作为一个革命家、一位斗士,鲁迅用特殊的武器和敌人作斗争,他的武器是一支笔,他的文章被称为是投向敌人心脏的匕首和投枪。可见其语言尖锐、犀利。) 2、议论文知识复习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2)驳论文的一般结构:树靶子(摆出对方错误观点)---打靶子(分析批驳对方观点)---- 立观点(确立自己正确的观点) 3、字词复习(幻灯展示)学生完成后师生订正出示思考问题(共四个问题)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共同完成课文结构图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品味语言 | 要演讲的学生做好准备学生思考并完成复习题目,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回答学生思考并自己先动手学生反复咀嚼,细细品味,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的特点 | 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勇气和口语表达能力‘巩固基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 |
板书设计 | ||||
自夸地大物博 敌论据 寄希望国联 树靶子 一味的求神拜佛 敌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中 信地信物 信国联----失掉的是他信力国 直接批驳 一味的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人失 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掉 分析批驳 间接批驳 有埋头苦干的人 自 古 有拼命硬干的人 脊信 有舍身求法的人 梁力 论据 有为民请命的人了 吗 今 有确信 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
教学反思
本课时第二课时,课上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参与意识和动手活动都做得比较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一是学生思维不够灵活,由理论到实践,有些脱节,对时代性很强的问题,感觉很疏远,难以唤起共鸣。二是学生对议论文的学习还有一些吃力,特别是论证思路和敌方论证错误之处,不少学生很难理解,讲课是他们显得很茫然,似懂非懂。三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锻炼,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在今后,我会不断学习,与学生交流,改进教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教育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