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1. 《江村小景》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属于该套教材“学会读书”系列的第七个专题:“比较与辨微”。单元教学重点是阅读文学作品时,能独具慧眼,学会比较和鉴别,见微知著,从不同的作品中找出具有共性的成分,同时,也能从同类作品中找出差异,从而在阅读中培养思维能力,丰富情感体验,进而提升自己的阅读层次与境界。
2.《江村小景》是田汉的独幕剧,写于1927年,据说是根据内战中一件真实的故事写成的。它通过亲兄弟互相残杀的故事,表现了反对内战、控诉战争的主题。课文艺术地再现了旧中国那段凄惨的史,揭示了战乱给国家和家庭带来的灾难,控诉了军阀混战的罪恶行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因此,这一课教学的重点确立为学习把握剧作的深刻主题。
学情分析
这篇独幕剧剧情生动,人物语言也极富特色,很能吸引学生,教学时就可从这两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展开教学,分析剧情、人物形象、主题。也可开展分角色朗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能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重点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2.学习剧作紧凑的情节和严谨的结构,特别是分析其中设置巧合的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本文两个儿子形象的理解。 2. 课文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3 09:50 编辑
教学过程 |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大家一定还记得曹植在《七步诗》中发出的痛心感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田汉在《江村小景》中所讲述的故事正是“同根生”的兄弟手足相残、同归于尽的故事。这一曲悲剧,催人泪下,发人深省,会让你沉思,会让你震憾,会让你看到旧中国兵祸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深重灾难。 全剧结构划分:第一部分(开头到“女提篮下,老母依旧在做活”)写母女对白,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必要的铺垫和交代,同时也表现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第二部分(“已而闻叩门声”到“匆匆下”写长子回家,母子相逢,长子叙述在外的经历。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母子对/话交代长子的经历同时表现长子的性格。第三部分(长子、、、、到最后)写兄弟互相残杀。 这一部分是情节的高潮母亲:善良本分,对生活没有奢求,对社会感到绝望 女儿:对生活充满憧憬。有理想。 长子:爱母亲,留恋温馨的家庭生活但满身兵。 痞气和流氓习气,品行恶劣,是非不明 次子:比哥哥善良,关心妹妹,孝敬母亲 长子与次子的相同点:都是内战的牺牲品,灵魂扭曲,把前途寄托在所投靠的军阀身上,站在自己投靠的主子的立场判断是非,他们是一种互补关系。主题思想:这幕独幕剧通过一个家庭中兄弟互相残杀的故事,抨击了兵祸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得灾难,控诉了战争的罪行 | 复习、思考 探讨、分析学生浏览课文 学生自由思考并讨论交流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 |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剧情及矛盾冲突 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
江 村 小 景 情节典型 主题深刻 故事紧凑 结构严谨 矛盾冲突 主线突出 |
教学反思
本剧主题深刻,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扭曲。文中两个儿子虽然在性格上有差异,但他们都是军阀内战的牺牲品。长子的灵魂扭曲更为严重,这容易看出。但次子也是把前途寄托在自己要投靠的军阀身上,他也是站在自己投靠的主子的立场上判断是非。第二个方面,母女俩理想的破灭,深刻地表明:老百姓的最基本的希望也无法满足;这样的年代,老百姓是没有什么活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