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这封书信,以一位父亲为自己的女儿讲一个动人的故事来回答“什么是爱情”的问题,教育青少年应认真地去对待“爱情”,不能早涉“爱河”。
目的要求:
一、 知识与技能
1、 能把握本文的主旨和脉络层次。
2、 理解本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 理解“爱情”的真正内涵。
二、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把握文意,品味重点语句,讲故事,积累古诗词句。
2、 学生发表评论,界定“爱情”。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爱情”的真正内涵。
课时准备:
教师:问题导读单、训练单。
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爱情是什么?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还是秦观笔下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自我安慰?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还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怅惘……古人对于爱情的界定不计其数,可是,面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该怎么去谈论爱情呢?这节课,我们将听听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建议。
今天我们的口号是:确立目标,合作探究,挑战成功。
二、 出示问题,小组探讨。
教师:
经过大家的预习,想必大家有很多的疑问,现在就把你们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老师将再给你们各小组一个问题,大家一定要认真探讨,把最完美的一面展示出来。
学生:小组开始探讨。
三、 小组展示成果。
教师(旁白):现在进入小组展示阶段,各小组代表请上台。
学生:
小组代表上黑板讲解本组探讨的答案。
四、 做好练习,完成问题训练单。
学生:
1、 自主完成习题。
2、 学生小组探讨疑难。
教师:巡回指导。
五、 课堂小结。
歌德说过:“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正值花季的你们,必然对爱情充满了好奇和遐想,学习了本文,大家应该对爱情做一个正确的界定,老师衷心地希望大家能真正懂得爱的真谛,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附板书:
致女儿的信
爱情
忠诚 真正的爱情
心灵的追念
《致女儿的信》问题导读单
一、学海导航:
1、品味本文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二、了解作者:
读《学习与评价》第22页作者介绍,做题。
《致女儿的信》选自《 》,作者 ,前苏联 家和 家,代表作有《 》《 》。
三、完成练习。
读《学习与评价》第22页“落实基础”。
1、完成《学习与评价》 第22页“积累运用”第1、2、3题。
2、完成《课堂练习册》第14页第1、2、3、4题。
四、思考问题。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找出本文中难理解的语句。
3、作者的爱情观是什么?
五、寻找关于“爱情”的古诗句。
六、拓展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给他女儿的第五封信》
《致女儿的信》问题训练单
一、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泉水一冲出深山罅( )隙,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 )体。揉( )碎了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 )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
二、据拼音和语境写汉字。
人生之路漫长yáo( )远,途中会有许多值得采撷的东西,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而怨天 yóu( )人。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qì( ) ,那么你也失去了群星。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一定会采摘到许多mí( ) 足珍贵的果子。
三、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jklm处,有两处存在语序不当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只许调整语序,不得增减字数)
历史常给人以警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j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k众叛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告,又何至于l一命呜呼,病入膏肓呢?反过来说,假如当初秦孝公不采纳商鞅实行变法的建议,又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如当初唐太宗听不进魏征的逆耳忠言,又何来“贞观之治”呢?由此可见,m善纳人言者,昌;不善纳人言者,亡。
处(填序号)调整为:
处(填序号)调整为:
四、爱情是人性中最美、最纯的部分。下面是关于爱的表白,由此,你知道爱情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结合文章说说你的感悟。
1、古人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心肃然。
2、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3、 台湾作家张晓风:生命是一项随时可以中止的契约,爱情在最醇美的时候,却可以跨越生死。
4、 《白发吟》:亲爱的,我年已渐老/ 百发如霜银光耀 /惟你永是我爱人/永远美丽又温柔……
我的感悟:
《致女儿的信》问题生成单
1、 本文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他的态度有何变化?由此看到,作者的爱情观是怎样的?
2、 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句子,你知道多少?
3、 你能讲一些关于“爱情”的故事吗?(比如看过的电影、名著等)
拓展探究: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1) 目前有些中学生已经跨入恋爱的行列,你对早恋持何态度,谈谈你的看法。
(2) 假若你的一个要好的同学是其中的角色,你想劝劝他(她),该怎么说呢?
教学反思:自从实行有效教学以来,大家都知道有效教学的模式就是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探讨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可怎么让它能落实的更好呢?我在教学中也进行了自己的一番尝试。
开初,我采用一个小组探讨一个问题的方式,这就是让学生既做老师教别的学生,又做学生听别组的讲课,实行了一个阶段后,我总觉得这样时间是节省了,可还是缺点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清,只是这样上课太单一,学生到底学了多少,我心里没数。正苦于找不到出路,我听了路胜科老师的课,发现他采用的方式是学生小组提出问题后,各小组都来探讨,对问题逐一攻破,这样学生探讨的就多了,可课堂时间又不够用,学生不能展示自己组的成果。怎么解决这些矛盾呢?经过不断的反思、尝试和其他老师的探讨,我又采用了新的方法。
首先,设置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生活中与课文相类似的事例进行探讨,各小组明确任务,探讨解决,做小老师为大家讲解。各小组也尽力的去做了,可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即有的小组对问题解决的不够完满,所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各小组之间的差距,,我对生成的问题进行阶梯性设置,又对问题的分配做了调整,较难的问题分给能力较强的组,较简单的问题分给能力稍差的组,这样,各小组也能各取所需,做题也有了成就感,也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二,在课文中的问题完成探讨后,我又设置一两个拓展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各小组交流后选择最好的在全班展示。各小组也可以对问题进行探讨,不管探讨到何种程度,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这给了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这一阶段几次试下来,效果较好。
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在生活中磨练自己,活学活用,这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吧,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交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