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香菱学诗》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课《香菱学诗》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内容是古代长篇小说中几个有名的片段,基于初三学生有了二年学习小说的经验与方法,所以本单元的教学目地是进一步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给学生打开一扇窗,引领学生遨游文学名著的海洋,激起他们对读书的浓厚兴趣,扩大阅读视野,提高古典文学修养,引导读书方法,培养勤于读书,善于学习的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初三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力,并且已经学过了几个小说单元,已经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同时,学生通过欣赏影视作品、阅读文本对本文节选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有个大体的把握。《香菱学诗》是一篇古代白话小说,语言表达上有较强的文言色彩,而内容上又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语言的文言味不是本课的重点,这里不再赘述。就小说阅读课而言,要求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情节,概括内容,归纳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这是小说阅读的一种基本模式。这节课也将采用这一方法。这既是对前面所学小说阅读方法的巩固,也是对今后小说阅读教学的延伸。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2)分析香菱这一人物行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讨论探究文章有关香菱学诗时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并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示。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22 11:24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播放《红楼梦》主题曲,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三、精读课文,分析成功原因,感悟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1、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
2、老师补充介绍有关《红楼梦》的基本情况。(幻灯片二) 
3、介绍作者。(幻灯片三)4、由判词引出主人公并作以介绍。
5、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苦心学诗,终于获得成功。)
1、设置问题:那么,香菱作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3、请学生展示交流所得。
(1)她“苦志”表现在哪里?
(2)宝钗的话能说明什么?
明确:这也可反映出香菱学诗的刻苦、专心,是侧面描写。
师小结:刻苦和专注是她成功的主要原因。                       
4、请大家继续阅读思考,探讨香菱学诗成功的其他原因。
(1)、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指正,明确:
①香菱很有学诗的热情,她兴趣浓厚。如开头写她的语言“我这一进来,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②香菱还很讲究学习方法。比如第2段香菱把自己的读书体会讲给黛玉听。
(2)、指导学生品读香菱谈读诗体会这一处。
①(要求学生齐读“我看他《塞上》一首”至段末)
②香菱读诗用了哪些方法?
指导学生交流明确:
她把诗句和自己从前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理解很到位。
她会运用想象。“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
(3)小结:联想、想象,这些都是读诗的好方法。香菱还注重对词的品味,抓住重点词去理解,有好词句就背下来,注重了积累。香菱有学习兴趣——乐学,讲究学习方法——善学,有可贵的学习精神——苦学。
6、讨论黛玉的教法。
(1)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明确:
①黛玉善于鼓励,她开始就对香菱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可让香菱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②她让香菱多读,先读一百首王维的诗,再读一二百首杜甫、李白的诗。
③黛玉对香菱写的诗进行了评论,指出存在的不足。
④黛玉还让她重写诗两次,对学生要求严格。
⑤黛玉在香菱读了诗后还与她“讲究讨论”,让香菱说自己的见解。
(2)小结:
①指名让学生小结。
②老师小结: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认识到:香菱学诗进步很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个好的指导老师。黛玉要求香菱:要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要多读多积累,要反复练习,要多讨论交流。香菱正是谨尊老师的教导,进步才那么快。
四、拓展延伸。
1、师:香菱学诗取得了成功,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以“香菱学诗启发我……” 为开头说一两句话。
2、师小结:刚才大家谈了很多,确实,曹雪芹不仅给我们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也通过这么一个鲜活的例子,教给我们许多学语文做学问的好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终生思考。
预设学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选几个代表发言,交流
1、(生边默读边用笔圈点。)
2、小组讨论交流。
3、回答问题,展示交流所得。
学生自由发言
1、齐读“我看他《塞上》一首”至段末
2、通过回答问题交流、讨论,明确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探讨黛玉的教法。
学生小结
听老师总结认识问题。
动手写,然后口述出来,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1、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 检验学生对内容得理解情况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3、 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成功原因。
4、 让学生从课文中获取学习语文的启示,同时进行说话练习。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20、香菱学诗
黛玉教
善教
外因
取得成功
香菱学
乐学
善学
苦学
内因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在教学设计上,我把对香菱学诗的过程、学诗成功的原因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作变教学的重点,把课文当做例子,让学生迁移,悟出了学习语文的秘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大胆说,走进课文又跳出课文,这正是我们应该倡导的语文课堂。
从教学的效果来看,所预期的目标基本实现,但对于部分难点,比如文中涉及到的三首诗的理解,没有能很好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加强理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言的机会有些少,由于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些应该学生说,应该学生查的没有让学生说,让学生查,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还做得很不够。还有在语言赏析,讲得太多,让学生读得太少,有时候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往往要比多讲一些效果更好。
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选用了一首《红楼梦》的主题曲,学生对这首歌非常喜欢,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让本文的学习有了一种韵味;另外还有一些人物的相关图片,虽然对于学生想象力有影响,但毕竟让学生对于文学中的一些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从教学策略上来说,这节课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主,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一定程度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学生读、说、写的时间更多了,但还不够彻底,没能让学生的自主性完全发挥出来。我觉得应该增加学生讨论的时间,让学生与学生交流,相信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会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发现的问题:学生对古典文化了解甚少,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接触、多了解这些好书,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热门九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