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摩课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1、在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前我对曾对班内几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发现已经有部分学生会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本班共计 38 人,其中男生18 人,女生 20人。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能力。
3、学生已经很好的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本节课的障碍主要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注意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2-23 12:41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吗?板书:45+36=   125-25=(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

大部分学生能又好又快的计算出正确的答案,并能复述出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①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②从个位算起。
复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为迁移类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做铺垫。  
引入新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在黑板上板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出题:4.5+3.6=    12.5-2.5=

学生拿刚刚复习计算的那两道整数题和现在的这两道小数题进行比较45+36=   125-25=4.5+3.6= 12.5-2.5=
引导学生把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迁移类推到小数的加法和减发运算当中来

设疑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独立思考
这个问题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情境
用课件或小黑板展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选手劳丽诗、李婷获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冠军的场景和决赛成绩表请同学们帮老师计算一下中国队第一轮、第二轮,及三轮分别领先加拿大队多少分。
由课本主题图创设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给学生提供自主计算与交流的空间。
它紧密联系2004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的骄人成绩,联系学生在学校的运动情况,联系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人或事来开展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活动。这样的选择十分贴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强身健体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小数加减法,能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计算对人类活动的重大意义,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课堂练习
3、笔算练习                     
0.56-0.46= 1.2+0.8=
0.39+0.15= 7.7+0.6=
8.0+15.2= 108.5-35.0=
认真细致列竖式计算
让学生在笔算中领悟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
归纳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学生陈述,老师板书:①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也就是小数点要对齐。②从末尾算起。整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比整数加减法更需注意的地方: A都要相同数位对齐,都要从低位算起; B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 C、最后在得数里还要点上并对齐小数点。 D、得数的小数末尾部分有零,一般可以去掉不写。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课后巩固
1、完成“练一练”第1题。2、完成“练一练”第2题。3、完成练习八的第1题。4、完成练习八的第2题。5、完成练习八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通过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探讨比较(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下面的题目)   
45+36=    4.5+3.6=                                  
                                                
2、小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                    
①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也就是小数点要对齐。
②从末尾算起。
3、笔算练习
0.56-0.46=       1.2+0.8=
0.39+0.15=       7.7+0.6=
8.02+15.28=     108.5-35.05=

教学反思
1、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
3.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题,学生常常会受整数减法的影响,将末尾的数对齐。为此,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凡是遇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可以先在被减数的末尾补0,使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一样多,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对位就较容易。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对个别学生则提出强制的要求,必须记住这种方法。
4.在口算整数加小数时,学生会将这个整数与小数的末尾对齐后加。如:8+1.2=2,0.46+4=0.5等。究其原因,学生在口算时不仔细看题,当作整数加法进行口算,要速度,不要质量。对此,就要加强口算训练,日积月累,长期训练,逐步提高正确率。
总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去体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理解、吸收、内化、思考等过程进行知识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体验中发展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中去。

 
热门四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