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
学习数学知识就要与生活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例1、例2都涉及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并用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再加上学生有一定的求知欲,能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29页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地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地计算。
教学关键:
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练习纸多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前几天,老师在商场买了几包饼干(出示:3包饼干,每包重100克。)你们能从这里面找出什么信息?
生1:能。
生2:3包、100克。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这道题来学习新知识,有信心学好吗?
生:有。
二、小组合作,学习新知。
1、教学例1(修改)
(出示例题:每包饼干100克,3包有多重?)
(1)学生口头解答。评讲,总结:100×3=300(克)
(2)师:根据100×3=300(克),请改编成2道整数除法算式及问题。学生与同桌交流后,汇报结果,教师巡视。
出示学生2道整数除法的算式及问题。
生:300÷3=100(克) 3包饼干重300克,每包有多重?
300÷100=3(包) 300克饼干,每包重100克,可以装几包?
(3)总结:除法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师: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如果把整数改成分数,上面三道题又会是怎样解决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一下知识迁移,从而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汇报:
每包饼干1/10 千克,3包有多重? 1/10 ×3= (千克)
3包饼干重 3/10千克,每包有多重? 3/10÷3= (克)
3/10千克饼干,每包重1/10千克,可以装几包? 3/10÷1/10 =3(包)
(6)小结:通过对比,它们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除法的逆运算。
[设计意图:尝试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在相互交流中积累知识。]
2、迁移类推,尝试学习(教学例2)。
(1)先进行以下口算题训练。
[设计意图:这组计算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例2知识有联系,通过学习,为学习新知作过渡。]
(2)出示例2第一个小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试着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最后,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算理。
[设计意图:新的教学理念就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找信息、问题和动手操作理解题意,能激起学生欲望和学习兴趣。]
(3)小组汇报:
A、把 __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 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 ,就是 。
÷2= =
B、把 __平均分成2份,__份就是 __的 __,也就是__ ×__ 。
__÷2= __× __=__
(4)比较以上2种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一下一题多解,但还要学会选择较易的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5)小结:第一种情况会遇到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时,如 平均分成2分,就不能用第一种方法;而第二种就能用,所以第二种比较简单。
(6)在这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例2第二个小问题,同时允许学生折纸。
(7)汇报结果。
__÷3= __×__ =
3、通过比较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三、动手操作,体验成功。
1、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
÷3=__ ×__ =
÷2= ( ) =
2、算一算。
3、把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数乘6等于 ?
4、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 ÷a等于多少? ÷3等于多少?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的结果吗?
四、全课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分数除以整数的规律是怎样的?
3、这节课,你还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
五、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