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本册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教材通过两道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除法,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分数除法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样的实际问题,与上一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数量关系相同,区别在于已知数和未知数交换了位置。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及方法;
教学难点:弄清楚谁是单位“1”,正确画线段图分析,能写出数量关系。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26 08:23 编辑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测评铺垫。 | 出示复习题 1、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1)、小强体重是爸爸体重的4/5; (2)、故事书相当于图书总数的3/7; (3)电费节约了1/3。 2、用方程解下面各题。 (1)、一个数的2/5是10,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2/9是18,求这个数。 3、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 1、 ⑴学生1:爸爸的体重 学生2:小强的体重 ⑵学生1:图书总数 学生2:故事书 ⑶学生1:电费 学生2:本月电费 学生3:上月电费 2、略 3、 ⑴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⑵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 ⑶指名口头列式计算。 | 1、复习巩固旧知识,强化对单位“1”的理解。 2、复习对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 3、为新知识的理解作铺垫。 | |
二、教学新知。 | 1、学生自学37-38页例1内容。 2、汇报自学结果。 | 学生1:儿童体内的水分有28千克。 学生2:水分占体重的4/5 学生3:求儿童的体重 | 1、 让学生学会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
3、再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 学生1: 单位“1”是儿童体重。 学生2:把单位“1”(线段)平均分成5份。 学生3:其中的4份表示体内水分。 | 1、引导学生找出单位“1”; 2、教会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 ||
3、 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 学生2:小明体重的4/5表示为学生2: |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 ||
4、比较: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学生1: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 学生2: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 | 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轻松接受新知识。 | ||
5、列方程解答 解:设小明的体重是χ千克。 答: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 | 略 | 略 | ||
6、列算式解答 答: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 | 略 | 略 | ||
7、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 | 略 | 略 | ||
三、归纳揭题。 | 1、比较例1中两个问题的异同。 2、归纳这类问题的特征,并揭示课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归纳解答方法:当单位“1”未知时,可以用方程或算术方法来解答。 | 1、学生1:单位“1”是未知的,都是求单位“1”的数量 学生2:数量关系相似。 学生3:都可以用方程解答。 学生4:都可以列除法算式计算。 2、学生:“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方程解答或者列除法算式计算。 3、略 | 归纳新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四、反馈测评。 | 1、课本38页“做一做”。 | 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 | 加强课后练习巩固,让学生把刚学知识再现提升。 | |
2、练习十第1—3题。 | ||||
3、练习十第6题。 | ||||
五、总结全课。 |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由于单位“1”未知,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 |||
板书设计 | ||||
解法一 解:设小明的体重是x千克。 解法二 答: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 |
教学反思
一、 温故而知新。
学习是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回顾已有的知识,温故而知新,从而快速进入角色,变被动学习为主的学习。
二、 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让学生通读题目、细读题目,圈出题目中的重要词句,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中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和教师分析讲解相结合。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毕竟是初学者,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肯定是不全面的,各种水平的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所学的层次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尤其是概念性的知识,可以为学生节约许多时间。但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地位。帮助优生建构知识结构,帮助一般学生理解题意掌握知识。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 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分析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注意启发学生从例题中抽象概括数量关系,总结经验规律。如画线段图就先画作单位“1”这个数量,再画与之对应的数量的线段图;“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这是一节成功的教学案例,教学效果基本让我满意。美中不足是学生作图能力差,今后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