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这节课,看着非常容易,它就是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是正面、上面、下面、左侧面、右侧面、后面)去观察物体的简单形状。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习的难点是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把握不好容易造成学生观察的疲惫,空间观念得不到发展。
为了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我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把照片通过班班通展示出来,学生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我把实物拿了出来,一个毛绒的长江七号,一个是石膏雕成的爸爸去哪儿的父子俩,学生一看见了,特别兴奋,通过观察照片,让他们猜想“老师分别是从哪个角度去拍的,如果是你的话,你应该怎样拿才和你看到的是一样的?”,一时间,班级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即使是平常爱说话的同学,这会看到感兴趣的图片,也在努力思考着,一个接一个……这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的体验,逐步培养和发展。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也不相同,教学时以观察活动为基础,安排了多次观察物体,经过前后两个面的、前后左右四个面的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观察,逐步积累判断方位的经验。
课后,我反思了一下,学生为什么会在后半节课注意力不集中呢?我总结出了两点原因导致本课出现如此局面:第一,课堂形式设计过于单调(一直是单纯的观察物体),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逐渐瓦解;第二,疲劳,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大多坚持不下40分钟,导致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这时候就需要适当的静息,要么做个小游戏提提精神)。只要找到问题的原因,再想办法解决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