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事理和求平均数》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四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数据事理和求平均数》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27~29页例2、例3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七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同学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培养同学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第163~165页(将第163页上表示水量的蓝色纸条剪开)上的学具卡片。
1.复习
(1)口算:(38+32)÷2 (63-27)÷9
(30+55)÷5 (7+9+6+8)÷3
(2)解应用题:
一个杯子里的水面高度是16厘米,把水平均倒在同样的4个杯子里,平均每个杯子里水面高度是多少厘米?
2.新课
(1)用谈话法引入。
刚才做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是以前学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经常遇到要求解答这样的问题:语文、数学等各科的平均成果,汽车的平均速度,一群人的平均身高,工厂里的平均产量等等,这类问题是求平均数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求平均数问题,看与过去所学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教学例2。
①出示例2。让同学默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所求问题。
②教师演示,同学观察、考虑。
拿出盛着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杯壁贴有标明刻度的纸条,每个杯子的盛水量与课本中上图的相同。
问:这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相等吗?
求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4个杯子里的水同样多──高度相同。)
怎样使这4个杯子里的水面高度相同?
指导同学操作。
让同学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卡片,把表示水量的蓝色纸条摆在四个白杯子上,使四个杯子里的水高度相同。操作之后让同学说一说自身是怎样摆的。
启发同学想:把4杯水倒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得到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
出示挂图。(把课本上的下图制成挂图,图中的“4厘米”和虚线用红色标明。)指出用红色虚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它们的平均高度。并和演示作对照。
问:这个平均高度是怎样得来的?(它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③指导列出算式。
问:假如不用倒水,我们有方法计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让同学说出想法,并用式子表示:
(6+3+5+2)÷4
指导同学阅读课本“想”这一局部,并与自身是怎样想的相对照。
指名同学说出式子的意义,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区别例2的“4厘米”和复习题的“4厘米”的意义。
(3)做第29页上“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同学。
订正时让同学讲考虑过程。
(4)启发同学说计算方法。
问: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吗?
(要求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法,不要求同学把算法笼统为公式。)
(5)教学例3。
出示例3。让同学默读,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所求问题。
问:怎样求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同学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同学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身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个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然后提问:假如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身高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同学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的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而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6)巩固练习:练习七第1、2题。
3.小结(略)
教材说明
例1是通过同学住家分布的情况,按街、巷分别统计、整理各街、巷的同学人数,使同学初步认识数据的整理方法,然后引出统计表。统计表中的数据不全,让同学根据图中给出的资料进行统计,把每一街、巷的同学数填在表内。通过教学使同学明白表中已给的数7和8是什么意思,其他空格应填什么,初步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并且根据统计整理的数据回答问题。为了把这些数据表示得更形象具体,教材进一步提出还可以用条形图来表示。通过教学使同学明确条形图的意义,每个小格代表什么,初步会看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条形图回答问题。
“做一做”布置了仿照例题把统计表中数据在条形图上表示出来的练习。这里只要求同学涂小格,不要求同学自身做条形图。
练习六中布置了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第1题),让同学进一步巩固已学的内容,还布置了实际调查的习题(第2题),使同学对统计表的用途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建议
1.这局部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教学例1,完成练习六。
2.教学例1前,先说明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统计一些事物的数目,这些数目通常叫数据。为了把调查结果表示清楚,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从而引出数据整理的教学。教师可把教材上的同学分布图制成挂图挂在黑板上,说明这是把调查一班同学的住地情况,用图表示出来。但是每条街、巷有多少同学,哪条街、巷住的人多,不容易看出来。怎么办呢?可以数一数,然后让同学一个个说出来。再向同学说明,各街、巷住的同学数,就叫数据。然后启发同学想一想:有什么方法把这些数据简明地表示出来,使他人不用再看图就能知道各街、巷住多少人,全班有多少人呢?这就需要把所得的数据加以整理。引出统计表并引导同学填写统计表。先写出各街、巷的名称,问同学各街、巷有多少人,把数据写在名称下面,如下:
和平 和平 胜利 胜利 东大街
一巷 二巷 一巷 二巷
7 8 6 9 11
然后问一共有多少人,怎么表示,再用“合计”表示人的总数,写在前面。因为上面一行是街、巷名称,下面一行是同学人数,再加表头和线就可以做成统计表。统计表做成后,教师可让同学看统计表回答问题。然后指出在有些情况下,数据较多,数据之间进行比较不方便,为了形象直观,常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方形来表示某一数目。引导同学画条形图。先在黑板上挂一张方格纸,说明一个小格可以代表一个人,有几个人就用几个小格表示。分别依照各街、巷的人数涂色。然后按书上的问题提问。使同学明确统计图中的每一个条形表示一个街(巷)的同学人数,条形占几个小格,就表示有多少人。
教学完例1,教师带着同学练习“做一做”。由于这里是初步认识统计表(图),所以不要求同学完全独立完成。在涂色时,可以提问:一个小格代表几米?小芳投了多少米?要涂几个小格?然后根据条形图回答书上的问题。
3.关于练习六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题教师带着同学做。先让同学看统计表中有哪些项目,然后再根据题目给的条件一个个填空。
第2题先让同学调查,然后大家核对一下,看谁调查的对。可让同学把调查结果在教科书第160页的方格图中表示出来。
第5*题是渗透复式统计表的内容,让同学参照例题中的统计表自身做。
第26页考虑题的图中,每一个小格代表5枚邮票。答案如下:张强给李林5枚,给王红15枚以后,三个人的邮票同样多。
教材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量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异。用平均数来表示一组数量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果等等。这里所说的平均数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如过去说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得4块,这个“4块”是每个小朋友实际分得的数;假如说3个小朋友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小朋友有4块,这个“4块”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小朋友都有4块。
例2是通过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不同量的水求水面的平均高度,使同学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平均水面高度不是指实际每个杯子的水面高度,而是指假如把4个杯子的水倒成一样多,水面的高度就一样了。而这时每个杯子的水面高度是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教材中用虚线在图中标出水面的平均高度。在实际中,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不可能都像杯子倒水那样实际操作,因此要通过计算来解决。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平均数。教材通过计算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使同学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例3通过求平均身高,比较两组的身高,使同学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小组有7个同学,要比较两个小组的身高,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所以要先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用两个平均身高进行比较。平均身高不能通过实际操作得到,只能通过计算求出。先求出每组每人身高的和,再除以每组的人数,得到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通过比较得到:第一小组虽然人数比第二小组少,但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高1厘米。
练习中布置了一些求平均数的基本练习题(第1、2、3、4题),使同学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还结合数据统计进行求平均数的练习,突出求平均数是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第5、6、7题)。假如选学估算的,这里同时带着练习前面学过的估算(第8*题);没有选学的,此题可不做。
教学建议
1.这局部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教学例2、例3,完成练习七中的第1~7题。
2.教学例2之前,教师可先准备盛有水的4个玻璃杯。每个杯中的盛水量与教材图中的上行相同。再将图的下行制成挂图,图中的“4厘米”和虚线用红色标出。
教学开始时,教师可指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遇到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平均成果和平均高度等问题。然后出示例2,摆出4个杯子让同学观察。提问: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一样吗?想一想:怎样才干找出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高度呢?可让同学用学具卡片中代表水的纸条在空“杯子”上摆一摆。然后出示挂图,将挂图放在4个玻璃杯后面,指出用红虚线标出的地方(4厘米)就是它们的平均高度。说明可以从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中,使4个杯子的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教师进行演示。
然后,提问:这个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使同学明确:它并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接着教师可启发同学:假如我们不倒水,能计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引导同学通过讨论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也就是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到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这一过程就是:(6+3+5+2)÷4。
3.教学例3时,在同学明确题意之后,可以提问:怎样比较两个组的身高?说明由于每个人的高度不一样,一个一个地不容易比较。怎么办呢?启发同学想出用两个小组的平均身高进行比较。那么,怎样求各组的平均身高呢?引导同学在例2的基础上想出:平均身高等于小组中所有人身高的和除以小组人数。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分别求出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39厘米,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再用两个平均身高进行比较:139-138=1(厘米),得到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高1厘米。之后教师可提问:假如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身高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启发同学想出由于两组人数和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而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指导同学做“做一做”中的题目,可以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同学自身解答。
4.关于练习七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2、3、4题,是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一些数据,求平均数。可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同学自身解答。
第5、6题,是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形式给出一些数据,求平均数。让同学自身看统计表解答。
第7题让同学自身调查,算出平均跳高成果,可让同学把调查结果在教科书第161页的方格图中表示出来。这是统计数据与求平均数的综合运用。
第8*题让同学回家了解一下家里的用水情况,要求如实统计。
第31页上的考虑题是一道求平均数的逆考虑题。可启发同学考虑:平均身高是怎么算出来的?列成算式是什么?算式可以列成:
(142+

+135)÷3=138

中的数就是小强的身高。也可以想从小明的身高减去多少厘米、小红的身高加上多少厘米分别就都是138厘米了。142-138=4,138-135=3,所以小强的身高是:138-4+3=137(厘米)。

 
热门四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