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意义》公开课教案(和教材分析)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四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减法的意义
课题: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的各局部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19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四的第1—7题。
教学目的: 1.使同学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对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同学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减法的意义
1、减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习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第19页上面的题: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 2 4 + 1 9 = 4 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加数 加数 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 4 3 — 2 4 = 1 9(人)
女生有多少人? 和 加数 加数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 4 3 — 1 9 = 2 4(人)
男生有多少人? 和 加数 加数
先做第(1)题,让同学自身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
“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同学回答后,教师在第(1)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如右上)。
接着让同学解答第(2)、(3)题。
全班分组讨论:
(1)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用什么方法计算?”
 (3)假如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各组分别派一个代表汇报,各组间可以互相补充。
“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们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同学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的运算。
让同学看书上第17页,读一读书上的结语。然后提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什么?”(被减数)
“要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减数。)
“要求的未知加数叫做什么?”(差。)
教师说明: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
2.巩固练习。
 做第18页上的“做一做”。
要让同学根据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的得数是怎么得来的,发现问题和时纠正。
二、自学0在减法中的特性
提问:在加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几种情况?怎样计算?
独立学习。
最后集体概括总结:
l、1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三、自学加、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
1、加法各局部间的关系。
带着问题看书
(1)加法各局部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2)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个加数?
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局部间的关系:
2、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
带着问题自学:
(1)减法中各局部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
(2)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
(3)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
差=被减数一减数
减数=被减数一差
被减数=减数+差
3.完成练习四的第2、3题。
这两道题,既可以根据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说明,也可以用减法的意义说明。
4.加、减法各局部间关系的应用。
教师:我们学过了上面这些关系,那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说明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加法的验算。
让同学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并回答用加法验算加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然后提问: “还可以怎样验算?”(用减法验算加法。)让同学板演。
“应用的是什么知识?”(加法中各局部间的关系: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向同学说明:因为加数有两个(845,1234),验算时用和(2079)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因而用减法验算加法可以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来进行验算。
(2)减法的验算。
教师板书出:
让同学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让同学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应用了什么知识。
然后教师指出:验算减法,可以用减法中各局部间的关系,验算减法。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四的第5一7题。
1.第5题,笔算时要求计算正确。
2.第6题,先让同学明确表中的a+b表示两个数的和。同学填完后,先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同学观察:每组数同第一组比较,哪个数变化了?加数变化后,和是怎么变化的?
3.第7题,同学做完后,教师还可以再增加几道整百减去两位数的。
教材说明
1.减法的意义
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一种运算。通过前三年半的学习,同学对这种运算已有了许多感性的认识,了解了减法的具体含义。本册是在同学已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概括,进一步用定义形式说明减法的意义。
教材通过同学熟悉的3个问题,以加法为基础,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角度来讲解减法的意义,这样有利于同学理解加、减法的关系,更好地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如第(1)题是已知班上男、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第(2)题是已知全班人数,并知道男生人数,求女生人数;第(3)题已知全班人数,并知女生人数,求男生人数。通过对比,可知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第(2)、(3)题是反过来,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从而概括出减法的意义。通过对比,还可以协助同学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
教材还在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介绍减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使同学明确它们的意义。
同加法一样,对0在减法中的特征,也专门提出来加以说明,提醒同学特别注意。注意培养同学应用减法意义说明一些实际问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如练习十二第1题。
2.加、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
这局部内容在第七册已经学过,这里是把这些知识进行复习、整理。加法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和=加数+加数,减法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差=被减数-减数。把这两个关系式在这里明确提出来,一方面便于同学全面地理解加法中、减法中各局部间的相互关系,如在加法中,和是两个加数组成的,和减去一个加数就得另一个加数。在减法中,被减数是由减数和差两局部组成的,被减数减去减数得差,减去差得减数。另一方面便于同学加深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渗透了辩证观点,使同学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初步的辩证的思想教育。
在教材中对于加、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在计算中的应用也注意加以复习。一方面是根据这些关系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对加法的验算,前面已经讲过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现在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讲用减法进行验算。对减法的验算,根据“减数=被减数-差”和“被减数=减数+差”,讲用减法和加法进行验算。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同学检验的习惯。另一方面是根据这些关系求出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通过复习,为下学期教学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较好的准备。练习十二中布置了相应的习题,如第4、7、8题。还注意进一步提高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也注意渗透函数的初步思想(第5题)。
3.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材从同学所熟悉的应用题的两种解法引入,通过对比,使同学初步认识到,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改为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有时可以使计算简便。这里只是联系实际来使同学掌握这种简便算法,并不笼统概括为运算性质。
对于学过的加数、减数接近整百、整十数的简便算法,在练习中还要带着练,使同学明确要根据具体的题目选择不同的简便算法。
教学建议
1.这局部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教学减法的意义,加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简便算法,并复习求未知数x,完成练习十二第1~8题。
2.开始教学时,可以说明,在前三年半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学减法的意义。先从加法应用题引入,复习加法的意义,先出第53页第(1)题,让同学自身分析数量关系,说明为什么要用加法算,并指出加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随后教师在加法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然后给出第(2)、(3)题,让同学自身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只要同学说出从全班人数里去掉男生人数就得女生人数,去掉女生人数就得男生人数。)然后可以提问:“第(2)、(3)题与第(1)题有什么联系?各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引导同学说出第(1)题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用加法,第(2)、(3)题是已知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或女生人数,反过来求女生或男生人数,都用减法计算。然后教师提问:“假如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启发同学说出: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而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同学回答后可以在第2、3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数”、“加数”。然后启发同学想:“根据上面分析出的第2、3两个算式与第1个算式的联系,你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同学说了以后,教师进行总结,并让同学看书,读一读书上的确切结语,然后问:“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什么?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什么?”从而引出被减数、减数、差的概念,明确它们的含义。
“逆运算”概念的教学是难点。要让同学弄清,“逆”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教学时,要联系上面的例子,引导同学观察、比较第(2)、(3)题与第(1)题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引导同学弄清在加法中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说,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是相反的。所以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通常叫做“逆运算”。
教学完减法的意义,让同学练习书上第54页的“做一做”,让同学根据减法的意义予以说明,发现问题和时纠正。接着教学0在减法中的特性。要注意对照0在加法中的特性讲解。先让同学回忆在加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几种情况。如加法中有5+0=5,0+0=0两种情况。问同学:“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0的减法有哪几种情况?”引导同学写出下面三种情况:5-0=5,5-5=0,0-0=0。然后可以引导同学归纳、概括成两条,即(1)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3.加、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已经学过,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同学总结整理,如问:“加法各局部间的关系中最基本的是什么?”(和=加数+加数)“怎样求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中各局部间的关系中最基本的是什么?”(差=被减数-减数)“怎样求被减数和减数?”同学边回答教师边进行归纳、整理,并让同学看书上的关系式。
4.教学加、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的应用时,可以提问:“我们学过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计算问题?”同学回答可以验算后,引导同学复习整理加法的验算方法。可以着重提问:“前面复习过用加法验算加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么知识?”(加法交换律)“现在用减法验算加法,应用的是什么知识?”(加法中各局部间的关系: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然后向同学说明,因为加数有两个,用和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因而用减法验算加法可以任选一个竖式。然后引导同学复习整理出减法的两种验算方法,也要着重说明每种验算方法应用哪一个关系式。
5.教学减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时,在给出例1后,让同学自身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进行对比。引导同学得出初步结论,从130里依次减去46和34,等于从130里减去46与34的和。从而使同学认识到,在这个具体问题中,用第二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例2时,可以先让同学观察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引导同学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让同学联系例1进行考虑。从295中依次减去128和72,等于从295中减去128与72的和。而这两个数的和恰好是整百数,所以,先算(128+72),再算295-200,计算起来比较简便。虚线框中的计算步骤开始可以要求同学写出来,以便于检验同学想得对不对,以后逐步可以不要求写出来,以达到计算简便的目的。
关于加数或减数接近整十、整百的简便算法,由于已经学过,所以要让同学根据具体例子自身总结算法。着重让同学说出多加了的要减去,多减了的要加上。
6.关于练习十二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题,要让同学用减法的意义说明,为什么用减法算。在语言叙述上,尽量紧扣减法的意义,逐步培养同学运用概念说理的能力。如第(1)题,小明和小强共有200枚邮票,小明有75枚,要求小强有多少枚,就是已知和(两人的枚数)与一个加数(小明的枚数),求另一个加数(小强的枚数),因此用减法算。
第2、3题,同学写出算式以后,也可以用减法的意义说明。例如第2题,根据减法的意义,2100是和,695是一个加数,1405是另一个加数。所以写出加法算式是695+1405=2100,另一个减法算式是2100-1405=695。
第5题,先让同学明确表中的a+b和a-b分别表示两数的和与差。让同学填完后,先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同学观察:每组数同第一组比较,哪个数变化了?加数变化后,和是怎么变化的?被减数或减数变化后,差是怎么变化的?
第6题,是在讲完简便算法之后做的练习,让同学自身填数,并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第10题,是应用加、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这也是已经学过的。在练习时,要注意让同学说一说各根据哪个关系式来计算的,从而加深同学对这些关系的理解。
第19*题,上面一题,利用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所学过的关系,5251-900-86=5251-(900+86)=5251-986,所以

里应填4265。下面一道题,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500+

=986,所以

里应填486。但应注意,5251-500-

变成5251-(500+

),括号里的减号变成了加号。
第20?题,是在一道式题里运用几种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如第(1)题:
145+263+55-198
=(145+55)+263-198
=200+263-200+2
=265
第21*题答案如下:
□-△-○=□-(△+○)
在选择之后,可以选几组数来检验。
第58页的考虑题参考答案如下: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充沛利用同学已学过的减法知识,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2.使同学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3.通过学习减法意义和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同学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加法、减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和其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转板).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
  45+16 61-45 35+20 55-30
  73-50 23+50 24+19 43-24 43-19
  2.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求新知
l.导入:小明遇到这样一题,根据741-87=654要求用最快的方法说出741-654=?.小明想求助于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很想协助他,那好首先我们来学习减法的意义一起协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出示课题 优秀
2.教学减法意义: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出示问题 优秀
  (1)出示第(1)题,启发同学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1人板演),解答后,提问:①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②引导同学说一说这个加法等式中各局部的名称.(板书;加数、加数、“和”)
  (2)出示第(2)题,启发同学列式解答,(指名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引导同学明确:从全班人数里去掉男生人数就得女生人数,去掉女生人数就得男生人数.
  (3)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第(2)、(3)题与第(1)题有什么联系,各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同学明确:第(1)题已知男生、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
  第(2)题是已知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求女生人数;
  第(3)题是已知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求男生人数.
  启发同学: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
  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板书:“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想一想: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呢? 继续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 优秀
  教师强调说明: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4) 分组讨论.引导同学结合生活举出具体实例,再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5)教学各局部名称
  教师提问:在减法等式中,已知的和叫什么?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求出的未知数叫什么?
  引导同学明确:被减数、减数、差数各是哪些数。
  教师提问:减法与加法又有什么关系呢?
  (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是相反的,在加法中是已知的,在减法中就变成了未知,而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则变成了已知.因此说减法中是加法的“逆运算”.)
  (6)完成第54页上的“做一做”.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8= □ 3043-575=□
  (7)教学0在减法计算中的特性:
  教师提问:举例说明0在加法计算中有几种情况?那么有关0的减法又有哪几种情况呢?(同桌讨论)
  教师举例写出三种情况:
  5-0=5 5-5=0 0-0=0
  教师强调:一个数减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3.教学加、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
  (1)加法各局部间的关系: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出示各局部间的关系式 优秀
  教师:①加法各局部间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同学:和=加数+加数 (板书)
  教师:②假如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应该利用哪一个关系式呢?
  同学: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板书)
  (2)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
  减法中各局部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差=被减数-减数(板书)
  假如知道被减数和差,求减数是:减数=被减数-差(板书)
  假如知道减数和差,求被减数是:被减数=减数+差(板书)
  (3)反馈练习:
  练习十二第2、3题,两道题可根据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说明,也可用其意义说明.
2题;根据2100-695=140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3题:根据3427-428=2999,直接说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4.加减法各局部间关系的应用。
  运用加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教师说明: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 加法的验算:
  出示1234+845,指2名同学板演
  同学讨论:用什么方法来验算?你的根据是什么?
  教师提示:要注意,因为加数有两个,验算时用和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所以验算此题时出现两种竖式解答,在以后的验其中,可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来进行验算.
  (2) 减法的验算:
  出示1234-987,指名板演
  教师提问:加法可用减法来验算,那么减法可用什么方法来验算呢?你的根据是什么?
  (3)教师小结:应用加、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可以进行验算,这样可以检查同学们在计算中出现的过失.
(三)巩固发展 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出示练习1
1.填空:
  (1)已知两个数的( )与其中的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叫减法.
  (2)在120-90=30算式中,被减数是( ),90是( ),30是( ).
  (3)一个数减0还得( ).被减数与减数相等,差是( ).
  (4)根据3600-784=2816写成加法算式是( ),另一个减法等式是( ).
2.判断: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出示练习2 优秀
(1)
  (2)对减法的验算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差加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另一种是用被减数减去差.( )
3.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6题.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56-47-153=256-(□+□)
(四)全课小结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是什么?
(五)、安排作业
  教材第56第3、4题.
3题:根据3427-428=2999,直接说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2999+428  (2)3427-2999
4题: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两种方法验算.
  (1)2981+4569  (2)4058-739
板书设计

 
热门四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