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认识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画面的角及实物角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图形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初步了解角的基本特征。学生首次研究角,暂时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联系生活实际建立有关角的表象。
学情分析
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学生对角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对学生来说,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角还是第一次,也是极抽象的。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教学中应注重通过直视,帮助学生逐步从实物和其它平面图形中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并在活动中感受和认识角的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生活情景,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抽象出生活中的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过程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19 17:05 编辑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三、总结回顾 四、评价反思 | 师: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过许多物体的面,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黑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墨水盒盖的前面是什么形状的? 一元硬币的面呢? 红领巾的面呢? 2、你能用三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吗? 3、 去掉一根小棒,剩下的是什么 4、 板书课题:认识角 1、找一找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角)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角,你能找出我们周围的角吗? 请看大屏幕,这些物体的表面有没有角吗?角在哪里?赶快找出来。 (2)课件演示抽象出角的过程。师:你们能找出三角板面上的角吗?(师示范指角)。 2、摸一摸 看完这些角,你们愿不愿意用手去摸一摸,去感受一下呢? 3、画一画 (1)画角时先画什么?(一个点)再沿着这个点画什么? (2)明确画角的步骤 (3)学生动手画角,展示部分作品。 4、辨一辨 淘气和笑笑看到大家学得这么开心,也画出了一些角,请你们当小老师,看看他们画得对吗? 5、数一数 下面的几个图形,看谁能很快数出它有几个角。 6、做一做 (1)师出示活动角,谁上来玩一玩,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2)请小朋友们用课前准备的材料也做一个活动角。玩一玩,边玩边思考:角的大小与角的什么有关? 7、比一比 你们能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你是角,你打算如何介绍自己? 师:这节课你们学得太棒了,我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五角星,它的面上也藏着角,有几个角呢? (1)师出示活动角,谁上来玩一玩,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2)请小朋友们用课前准备的材料也做一个活动角。玩一玩,边玩边思考:角的大小与角的什么有关? 7、比一比 你们能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 生: 长方形 正方形 圆形 三角形。 1、生自由找角 2、生动手操作 3、摸角 4、画角 5、辨角 6、数角 7、做角 8、比角 | 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欲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概念,并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通过多种活动,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又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数学创新潜能得到发挥 | |
板书设计 | ||||
认识角 一个顶点---尖的 角 两条边----直的 |
教学反思
1、评价手段比较单一,大部分只是口头上的表扬,评价的语言也不够丰富。如果能根据二年级学生特点运用奖励红花、智慧星或小组之间整体性评价等方法会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本节课的练习基本上体现了层次性、实效性,注重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跳一跳,摘到桃”。从训练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在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快乐、自信、成功的情感体验。但由于在教学设计时对课堂预设的时间估计不够精确,导致一些练习没能按计划实施。
3、本节课在突出重点上,如在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上还要再进行强化,可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忆,可以以儿歌的形式如:今天我们把角学,角的形状都知道;直直的线是两条边,尖尖的地方是顶点,或者运用儿童其他喜欢的方法进行有效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