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的的听,有目标的学 —小学数学“希望杯”观课感


一、带着问题听课
在看到数学学科的“金硕杯暨希望杯”的赛课类型安排时,我就在想,这么多优秀的课堂教学展评,节节都听,也不现实;听课面面俱到,也很难。那么,我该如何有选择的去听课呢?最终确定了从三个方面来观摩这次教学的盛会。第一:计算课的教学模式,因为我们也在进行计算课教学模式的探索,经过上个学期的实践,已有了初步的模型;那经过了多次打磨之后,在评比的课堂上呈现的又会是怎样的模式呢?这是我的好奇。第二:如何读懂学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学生。第三:数学阅读的持续开展。我在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会有意识的为学生进行数学的阅读,在一二年级,主要以绘本为主。但总的来说,都是零散的,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但在现实中,学生的阅读水平确实在下降,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
在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下,本次教学展评共听了8节课,其中有2节计算课,1节数学阅读校本课。听课的收获多多,不仅解决了听课前的三个问题,还有了更多的学习内容。
二、听后及时总结
两节计算课都以“选取生活中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计算方法的探究——巩固应用)”为主线开展的。重点是在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中。比如,第一节计算课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14×12=?时,学生呈现了“点子图”、“竖式”、“表格”、“算式分解”等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既体现每种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又通过从不同方法中寻找联系,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方法都是外在的形式,其中蕴含的算理都是是一致的。第二节计算课《买新书》学习乘除混合运算。在解决“200本书,评价放到两个书架上,每层放多少本?每个书架都是四层。”这个问题时,老师只是要求“把你的思路以画图的形式画在作业本上”,不再有任何提示。学生最后呈现出了六种形式,教师引导学生把这六种不同形式的方法按照思路进行分类,得出了两种形式的算式:200÷2×4和200÷(2×4)。重在学生思考的过程,展示了所有学生的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关于在课堂上读懂学生
读懂学生的前提能够听学生讲,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在《买新书》一课中,在解决“平均每个书柜每层能放多少本书?”时,其中一个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法用算式表示就是:200÷4÷2,对于这种方法,很多学生认为是不正确的,于是课堂上产生了争执,怎么办?任课教师并没有急于给出结论,而是让持两种观点的学生进行辩论,给出自己认为对或不对的理由,但然是各说各有理,这时候怎么办?让这个算式的提供者为大家解释她的思路,清晰的思路图形跃然纸上:先把两个书柜并在一起,这样变成了四层,200÷4,再把每层分成两部分,200÷4÷2,还有疑问吗?原来如此。这一环节的处理,竟成了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同时,也现象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读懂学生就这样简单,需要教师做的是等待。
数学阅读的持续开展
听了《数学智慧阅读》导读课的校本课程后,原来数学阅读的持续开展是这样的:可以每周抽出一节数学课,引导学生同读一本数学书籍,不论是阅读时间还是阅读的内容,终归是有限的。让数学阅读变成每天的必修内容,作业可以不写,但阅读不能缺少。坚持下来,学生形成了阅读的习惯,由要求变成了自觉,积累了一定的数量之后,在形成文字形式的阅读笔记。在阅读中学习数学,从数学的角度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三、在实践中落实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举例来说,数学阅读是开展,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根据学习的内容选择一个主题的绘本与学生分享,每天为学生发送一个数学小故事,有根据课本插图自编的,有选择于上届学生的作品。为了让学生爱上数学阅读,我也会选择数学幽默故事、数学谜语作为阅读的内容。以后准备让学生或家长来推荐阅读内容。
本次“金硕杯暨希望杯”听课,还学到了如何选择生活情境导入教学,如何评级小组团队的合作等。所有教学措施,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