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学习了名师课堂实录《倍数和因数》一课,受益匪浅。下面把我听课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老师设计的每个课堂教学环节都是建立在深度把握教材体系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之上的,每个环节都有其强烈的目的性,思路清晰,把这节课上得朴实,而朴实中却彰显着深刻。
感受之一:捕捉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采撷数学实例,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因数和倍数是揭示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在课前谈话中老师利用师生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有效引入,从而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迁移到数学中的数和数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自然又贴切,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感受之二:在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新知识。
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老师在充分估计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如:课的开始,从操作活动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引入,先动一动,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从而导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这里老师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过渡自然。接着充分利用写出的三道乘法算式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通过同桌合作学习,举一反三体会倍数和因数的意义,为学生设计了“接受、领会 — 模仿、理解”的学习过程:先结合算式4×3=12介绍“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让学生读读、想想这几句话的意思;接着要求学生根据6×2=12、1×12=12说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其中12是12的因数、1是12的因数,12是12的 倍数等特例,为后面 的 教学扫 除难点。再通过对反例的辨析,使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同桌之间各自出题,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既达到了巩固的目的,来自学生自身的材料又更加真实,学生更容易接受。最后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引出含有字母的式子a×b=c,让学生从内涵上加深对倍数和因数意义的理解。这样的设计是有梯度的,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学生自主体验其中的关系,为倍数因数概念的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感觉这堂课的尾巴略显仓促了些,也许是考虑到时间的关系,匆匆收尾。个人觉得是否可以把最后的轻松游戏(利用学号玩儿游戏这一环节)控制一下时间,这样可以有充分时间去感受完美数,使得课尾更厚重些,以此激励学生保持一颗好奇心,去探寻更多的数学奥秘。
五数 冯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