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说课稿




一、创设情境,明白为何而学
  新课程规范提出:要让同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我想在这节课中,这个价值的体现,无非就是让同学明白这个四则混合运算学了以后有什么用,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习。针对这一点,我就创设了跳绳竞赛这个情境,意在通过同学列式解答,比较后发现,综合算式和分步计算虽然都能达到目的,可谓是殊途同归,但是,很明显两条路是不一样的,综合算式显得更简洁、更概括,体现了它的优越性,说明我们今天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要用到的,这样设计为后面的继续学习的必要性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探索,明确运算顺序
  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说,中括号的出现是第一次,从这个符号的名称到它的作用,有一局部同学已经知道了,还有一局部可能还没有听说过。根据这样的学习实际,我就布置了让同学自身来想方法解决问题的题目,目的是想让已经知道的同学用中括号来体现它的作用,让还不知道的同学通过自身的探索,想方法来使原来的题目跟现在的运算顺序符合。就像课堂中出现的情况那样,有一个同学就用了大小不同的小括号以表示区别,通过比较发现,可是可以,但区别不明显,有时候甚至会搞错,而形状不同的中括号,用在这里比较合理。这样的布置,使已经知道中括号的同学进一步明白它的作用,使还没有听说过的同学从这里更明确了,它只是改变运算顺序的一个符号、一个记号而以,它的作用和小括号是一样的。在这样的比较中,同学对运算的顺序就更加明了了。
  三、角色换位,培养逆向思维
  平时的课堂上,我们一般都是老师出题考同学,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同学还是被动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的积极性,为了更好体现同学的主体地位,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同学的逆向思维能力,在最后,我布置了考考老师的题目,让同学当老师,来考老师,因为每个同学都有想把老师难倒的心理,所以积极性非常的高,个个参与,小手举得高高,而在这参与中,无形地训练了同学的计算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时时提醒,注意有效阅读
  “阅读”一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用得很多,特别是高段,老师都很注意培养同学的阅读能力。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时时刻刻都含有阅读,如何使同学会阅读、能阅读,提高有效阅读的能力,也是我们数学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同学的阅读意识,提高有效阅读来协助解答问题,在本节课中,我特意布置了这样几个环节:1、在情境中,看完题目后,我就让同学说说“你认为在哪个地方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由此来引起同学通过阅读概括要点,为问题的解决搭桥铺路。2、在计算118+1536÷12×63-59118+1536÷12×(63-59)两个题目中,我有意让同学说说怎么样会做得更快?你有什么发现?同学通过阅读题目,比较两个题目的异同,发现在做第二个题目时可以“偷懒”,把中间的答案抄过来就可以了,这样的布置,同学明白了仔细阅读、认真看题的必要性,给解题速度带来了方便。3、错例分析,提高阅读的能力。在完成了题目后,我布置让同学在数学小家庭中交流,并要找出成员错误的原因。这里的意图一是概括存在错误的主要原因,以提醒大家注意;二是培养同学的有效审题的能力,判断做得对或错很简单,但要看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就不简单了,这需要非常认真地去看、去观察才干完成的,这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起了很好的作用。
  缺乏之处:
  题目的难度有所偏大,导致时间紧张
  因为考虑面面俱到,重点突出不到位

 
热门三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