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几分之几》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92~93页的内容。几分之一这局部内容是分数知识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它是在同学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认识分数的。分数和整数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以和计算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别。认识分数是同学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同学学好这局部内容,可以为后续学习小数和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作铺垫。认识几分之一是小学数学概念学习中比较笼统的内容,同学开始掌握分数的意义是比较困难的。
  同学情况分析
  小同学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同学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分数的发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以分数来表述。
  教学目标
  《课程规范》对这节教材的要求是这样的: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简单的分数。根据教材地位、课程规范的要求和同学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使同学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同学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考虑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同学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和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我的想法:
  1、起点低,目标定位低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教学内容原本是布置在四年级第八册,而新教材布置在第五册,因此我教学的起点和目标的定位都比较低。本节课就是让同学经历分数的发生过程,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分数的读写也不涉和,布置在第二课时。
  2、动手实践,主动获取新知
  在课堂上,我让同学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活动中,同学不单单是在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的是通过“动的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外在“动”的形式,使同学对知识的内化和感悟更为深刻和完善。
  说教学流程
  游戏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以游戏直接出示1/2。接着让同学读一读,说说1/2可以表示什么?可以让同学展示已有的知识基础。最后通过找饼干的1/2,让同学初步感知1/2。
  虽然同学第一次接触分数,但同学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这方面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我让同学说说1/2可以表示什么,让同学说出自身对1/2的理解。
  探究新知:
  1、深入认识1/2。
  组织同学利用长方形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形成1/2的表象。
  体验不同折法,都可以用1/2来表示,那是为什么呢?
  判断通过反例(没有平均分的情况)来加深同学的理解。
  沟通一半与1/2的联系,加深同学对1/2的认识。
  2、认识几分之一。
  过渡: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随机板书:1/3、1/4、1/5……
  让同学利用各种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表示自身喜欢的分数,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局部是它的几分之一?
  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局部都是它的1/4?
  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吗?
  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请圆形操作的同学举起)
  再次提供给同学自主发明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
  3、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观察讨论1/4和1/8谁大?1/16和1/4、1/8比呢?接着小组内比一比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
  这样一方面丰富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同学感受到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发展数学考虑。
 (三)、巩固新知:
  1、书本93页做一做1和2。
  2、从图形中你联想到哪个分数。
  从图形中你联想到哪个分数,难度较大。假如要布置这个练习,最好用课件突出分的份数。
  (四)、总结拓展。
  1、 全课总结。
  2、 同学们猜猜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数呢?
  了解同学掌握情况,有的同学已经由几分之一类推到几分之几,知道几分之几表示什么了。
  我的反思:
  参与新课程已经两年多了,也已经习惯了尝试后,那种遗憾的感觉。课前看了好多教学设计,大多是以平均分引入,由一半引出1/2。我知道那么多的老师采用这种方法,说明这种方法肯定是有效的。可是我想同学是不是已经对1/2有所了解呢?可不可以先让同学说说1/2可以表示什么,在同学各自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生活中常说的一半在数学上用1/2来表示。可惜由于饼干易碎,演示不胜利。不然这样的导入我觉得还是可行的。
  同学的表述不是很理想。一方面是教师引导的不是很好,另一方面实在是第一次接触,同学表述起来困难很大。

 
热门三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