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公开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和“笔算两位数加连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掌握着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教材创设了二年级同学准备坐船“去鸟岛”的热闹场景,意在通过解决“二年级(1)班和二年级(2)班能坐下吗?”“二年级(3)班和二年级(4)班合乘能坐下吗?”引出两位数的不进位加(23+31)和进位加(32+39)然后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能根据已有知识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本课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通过两次试讲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把两个加数都分解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和一位数加,然后把两次假得结果合并。对于“只分解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不变”的这种方法,只有少数学生采用。
《数学课程标》提提倡算法多样化,同时也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因此,我认为教学中应该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在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同时,选择适宜的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体验算法多样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情感 态度 价值观: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将德育美育融入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难点: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 、 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红光小学在今年春天就组织了二年级的同学到美丽的鸟岛去春游。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情景图。
师:看看,他们到鸟岛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呀?
二 、认知感知,设疑质疑
我们可以把那两个班安排在艘船上呢?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吧?
三 、 互动探索,合作交流  
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愿不愿把你的算法说出给大家听听呢?
四、合作交流,意义建构
     1、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两道题之间有什么相同点?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多媒体板书)
     2、再来比较一下,这两道之间有什么不同点呢?
     3 、小结:

板书设计

   
  23+31=                                  32+39=
20+30=50  3+1=4  50+4=54         30+30=60  2+9=11  60+11=71
23+30=53  53+1=54                32+30=62  62+9=71
                                    32+40=72  72-1=71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这节课是在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以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整节课赋予活力生机。
一  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探索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从熟悉的春游情境出发,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欲望,从而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离不开数学。
二  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育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结构,计算教学强调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以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设计符合要求的“乘船方案”后,鼓励学生交流方法,在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倡导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目的是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三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学中我们应把教材视为教与学的素材,基于教材再生教材,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这节课中,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为素材,并从中生成教学所需的“问题串”。如:从“限乘68人,到让生合作安排乘船方法,再到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感触很多,关于学生的、自身的和新课程标准的。简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设迁移引桥,帮助学生打开口算思路。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比较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那根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
2.整合教材习题,让计算充满生活的气息。
怎样避免计算课的单调乏味,调动学生对计算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是上好计算课的又一关键。本课巩固环节处,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以闯关为连线,显趣味性,激发学生内部思想的斗争,增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达到巩固练习的目的。此外,我对每个练习的处理都有一个目标预设,练得要有用。这是我在计算课教学的一个新认识,不要等学生做错了,再来巩固和弥补。如第一题通过对比告诉学生如果遇到进位加,千万不能忘记“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3. 把握学生,提出多种预设。
本节课我首先创设情境,以买玩具为背景,让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我从中挑出两道解决.一道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另一道是进位口算,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第一道算式的口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再交流汇报.这里应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我知道,但是教材是否更强调把数字分开来计算,“想想做做”的第二题就重点巩固“拆数”方法,并且我在备课手册上看到的都是“拆数”这种方法,可在实际教学中遇到学生用笔算先算个位再算十位的形式来进行口算(而且绝大部分学生是这样算的),这样是否脱离了学生实际,这样的算法是否属于口算,我有点拿捏不准,所以在不偏向学生实际和教材的同时,我对两种方法都认可,只要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算法就无可厚非。

 
热门二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