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最简分数的意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思维的简洁性。
2 学情分析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利用分数基本性质,将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的方式去约分,还是比较容易掌握。
2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保约分达到最简分数
2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
16 ( ) 4 ( ) 1
—— = —— = —— = —— = ——
32 16 ( ) 4 ( )
( ) 2 10 ( ) 20
—— = —— = —— = —— = ——
9 3 ( ) 24 ( )
2、28的因数:
42的因数:
28和42的公因数:
3、教师过度谈话:今天我们将要认识一位新朋友———最简分数。让生自学教材65页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1、师:什么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请举例说明。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反馈练习:课件出示两道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3、师: 孩子们,怎样才能把任意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呢?
(请大家再次阅读教材65页的内容)
4、
(1) 什么是约分? 约分的根据是什么?
(2) 约分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约分的过程?
在生充分发言后,总结如下: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5、学习例4 把 24/30 化成最简分数
(1)学生先尝试把24/30化成最简分数,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进行约分。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然后得到最简分数。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
(2)教师:怎样进行约分?
引导学生概括出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
(3)指出: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板书)
约分时,还可以怎样写呢?请同学们看教材第65页的例4,试着自己写一写。学生汇报约分的写法,老师板书。
或
提问:怎样约分比较简便?
小结:如果一下子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去除比较简便。
三、实战演练
1、判断
(1)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
(2)分子和分母是两个不同的质数,这个分数一定是
最简分数。 ( )
(3)分子和分母都是偶数,这个分数一定不是最简分
数。( )
(4)最简分数的分子一定小于分母。(
2、填空
1)一个分数约分后,分数的大小( );
(2)分数 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 ),
化成最简分数是( );
(3)分母是10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4)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积是8,这个分数是 ( );
3、下列分数中哪些是最简分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为最简分数。
3/4 12/15 1/3 6/27 5/24 2/3 6/8 16/32
4、先约分,再比较每组数的大小
12/14( )15/21 28/36( )35/45
5、一本书有60页,晓明已经看了40页。请你用最简分数表示已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几分之几,剩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小结: 我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六的5、10、11题;
六、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巡视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约分不能到最简分数,只是除以其中一两个公因数而已。针对以上情况,我抛出一个问题“最简分数分哪几种情况?”,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我们共同总结出三种情况,一是分子和分母是相邻的关系,它们的公因数是1,是最简分数;二是分子和分子是不同的质数的情况下,它们的公因数也是1,是最简分数;三是分子是一的分数,它们的公因数也是1,是最简分数。有了以上总结这三点,学生不仅节约了判断的时间,还有了检验是否化到最简分数的标准,有效降低了出差率。 由今天的发现延伸到数学课堂,我发现数学课不能只是刻板地复制教材,而是教师要用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数学教师要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找到与学生的交融点,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点。另外,数学问题随着教学的深入而发展,学生的思维也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学生的潜能能得到充分地挖掘,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高陂中心 张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