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即将期中检测了,计划本周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复习。恰孟校听602班数学课,我没有改变我的原计划,照常是“试卷讲评课”。
虽然看似简单的“试卷讲评课”,我们高段数学组也研究了近两个学期。我梳理了下课堂环节如下:
一、独立改(3分钟)
思考:出错的原因?
A、知识点不会(划上记号)
B、细心一点会全对 (让细心成为一种习惯)
我们的思考:每当考试完毕,试卷下发后,看到自己试卷中的错题,大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题我实在是不会,知识点没有掌握。第二种情况,低段最为常见就是因粗心而错了,这种题目学生是能够通过独立改就能完成的。(其实,我们更重要的是提醒同学们,你会的题失分太不划算,下次争取别出错了,我们要让细心成为一种习惯)。
二、小组内寻求帮助(5分钟)
1、 组内共性问题,可以一起讲;
个别错误一对一讲。
2、组内不能解决的划上记号,全班交流。
我们的思考: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让他们学会求助伙伴,找小组内的同学帮扶。同时也是培养组内优生的一种表达能力,数学我们要达到想清、写清、说清。此时 ,也正可以让优生达到说清的能力,应该说是两全其美。
三、全班交流
A、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或者组内没有讲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
B、分享解题技巧。
我们的思考:全班交流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全班同学的共性问题,出错的原因的分析。当然要让会的同学去分享。记得任景业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当下教育的“愚蠢”,是把“生之所能”当成“不能”来教;把“生之所欲”,当成“师之所欲”絮絮叨叨。此时优生的学习欲望就是想在别的同学不会的时候“露一手”,此时生的讲法也许比师讲的更接地气。生的这个欲望,我们必须满足他。如果生没有讲明白,师可以适时的追问补充。 如果师发现有的题目错的较多,但生又没有提出来交流,那么老师就该抛出问题了,问学生:“此题老师有些不会,谁来帮帮我?”这样的问法,比“此题全班出错较多,我们来研究这题”这样问效果好多了(学生一听师不会,他可想来帮你啦!)。因此,对于小学生,我们更要注重我们的语言的技艺性及趣味性。
四、变式练
变式练题目来源于老师改完卷后,针对全班错的较多的题型,出一些变式练的题。也就是学生不会的题,这时要强化训练。
我们的思考:这一个环节其实很重要,想当于一节新课中的重难点的突破。当然老师的变式练,也要精心准备,层层递进有拓展也思维性的拔高题。如果把这几道变式练弄清了,比学生做两三套数学试卷效果强的多。
前面三个环节,就相当于是萝卜炖萝卜,而第四个环节变式练,我觉得就相当于萝卜里面要放牛肉了,至于味道怎么样那要看我们出的变式练的题技及老师课堂驾驭能力了。 以上只是我们组一点很肤浅的研究,我们正在探索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