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在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而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初步的教学设计我是这样的:
  
学情分析

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因此,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27 09:34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铺垫
1、口算训练
2、笔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
2、比较揭题
3、总结计算方法
4、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七第7题,改错
2、练习七第1题,列竖式计算
3、练习七第4题,解决问题
4、练习七第2题
四、课堂总结
2、总结引新: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 多少千米?
将例1与复习题的第2题比较,说说她们的异同。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1)刚才我们是怎么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呢?
134×12     176×47     提问:在练习中我们怎样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应该注意什么?
1、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是怎么学这节课,我们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学会了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我们运用的就是迁移类推的办法,在数学上,这属于一种有益的联想,也是我们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那么,要是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你有办法吗?你准备怎么办呢?愿意动脑筋的同学们,请你们下课以后试试吧,我想你们一定能找到办法的。
学生先小组交流估算方法,再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课本第49页所列举的方法,这时,教师适时优化出用竖式来做。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①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积的末尾对准了个位。
②当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时不进位。
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后说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尤其是82×237要说一说怎样列式比较简便,最后用计算器检验。
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再改正。
学生解决问题后说说解题思路。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1740(千米)
145
×12
290 ………145×2
145…………145×10    145个十
1740

教学反思
1从生活实际导入,创设了问题情景。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我在课堂开始就从班级同学订牛奶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深深的体会到计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请同学估一估,培养了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不少同学的口算能力很强,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在交流中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之上,我又引导学生试着用竖式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口算的基础,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当然,在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这种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对一些平时发言少的、内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其效果反而不如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在算理的渗透和交流中落实还是不到位,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热门三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