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作者及工作单位
王大庆(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小学)
教材分析
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能从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主要以“活动教学”的理念编排了这个内容,力求让学生在情景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互动,在互动中发展。
学情分析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小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前面、后面、侧面、上面、下面等位置关系,但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处于由直观认知逐步向抽象认知过渡的阶段,他们的空间观念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本课内容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际观察和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像等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所以,本课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时应增强学生对观察物体的活动体验,如实物观察小汽车、玩具等活动,以此来拓宽儿童体验的渠道,让儿童自由充分地参与活动,形成正确、强烈的认知表象,促进推理的形成、数学观念的养成、思辨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概念。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从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并辨认简单物体的形状。
难点:能根据信息合理推理,判断他人看到什么形状的物体。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24 09:35 编辑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应用拓展回顾与评价 | 一、 猜一猜,他是谁师出示从不同方向拍摄的同学照片。二、 1、定位观察小汽车请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观察桌面上的小汽车,然后说说你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引导交流2、换位观察,引导交流3、引导探究师:老师这里有几张同学们观察到的小汽车的照片,看看这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我们面前摆放的是同一辆的小汽车,为什么看到的样子却不相同呢?4、师出示主题图判断下面这些图是谁看到的?还可以从哪个位置观察小汽车?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师归纳 :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要看到物体的全貌,应该怎么办?三、应用拓展1、想一想:小熊的正面、侧面、后面分别是什么样的?2、看茶壶,做样子(1)定位看(2)换位看,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四、 师: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 生观察后交流:从不同方向拍,拍到的人的样子不一样。 当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就不一样了。生“观察的位置不一样,看到东西的形状也不一样。 从各方向看。生观察后交流。生观察后用肢体语言表示出自己看到的结果 | 从猜入手复习前面所学知识,为后继学习做好准备。以学生熟悉的小汽车为载体,展现给学生直观的背景。学生在从本位观察到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亲自参与到观察中,在观察中比较,在讨论中发现,这种活动情境丰富了学生的体验,逐步认识到变换位置,所看到的图形是不相同的。在应用部分组织学生看图及实物观察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多种的变式联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梯度地巩固知识。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
观察物体前面、侧面、后面、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也可能不一样 |
教学反思:
本课以观察学生熟悉的照片、小汽车、茶壶、玩具等物体为线索,引导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教学时首先利用”猜一猜”从一开课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在这一课中,其次联系到儿重的日常生活经验,我设计了多种观察物体的活动,如观察小汽车、毛绒玩具、茶壶等,有效激活儿童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想像、判断、推理,作出合情合理的思考,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另外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交换座位,自由地观察小汽车与茶壶,并且把看到的表演下来。这一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学生要考虑从什么方向观察,物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怎么才能把这些特征表现出来等。这样的活动,肯定会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不足之处:在课堂上如何更科学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开展数学活动,以及如何适当把握本册“观察物体”中学生发散的“度”,还有待进一步思考、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