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案例 怎样去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问题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1页的第4题。人教版的教师用书上答案是12天。教师们对这道的答案有争议:认为答案不应该是12天,应该是11天。原因是题中所求问题是: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教师们对“至少多少天以后”有困惑,认为不应该是12天以后,应该是12-1=11天以后。 
人教版教师用书上答案:第4题的答案是,至少12天后给两种花同时浇水。然而教师在其它可参考的资料上,也看到过类似的试题,思考方法是:最小公倍数-1。也可以说,正是教师们从这些资料中受到了启发,引起了教师们对此题的质疑。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教材编者的意图,我向卢江教师、陶雪鹤老师提出了教师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陶老师在外地,卢教师很快给了回复:对于你的问题,我们室里的同事们讨论了一下,认为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答案是正确的,即“至少12天后给两种花浇水。”例如,如果6月1日上午8时给两种花同时浇了水,至少要到6月13日上午8时后又会遇到同时给两种花浇水的情况,中间相隔12天,也就是“至少12天后”。目前引起歧义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多少天以后”,生活中人们的理解往往不一样。例如,要求2天以后交稿,是指后天交来稿件呢,还是指大后天交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往往要通过询问来统一说法。因此,为了避免类似争论,在以后的教材修订中,我们将会改变题目问题的说法。
现在看来,对于该题而言,数学中的思考与日常生活中的思考的区别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天”人们习惯以“白天+夜晚”来计量,数学中的“天”是以24小时为间隔来度量。至于对“多少天以后”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去掉”发生行为动作的当天,而数学中是“加上”某时之前未发生动作的当天时间。

显然,这个问题虽说小,通过举例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也反映出了“如何正确处理学科数学思维与生活中数学习惯思考”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数学教师缺乏数学思维的敏感性,就会出现象类似上述问题的情况,教师不尽会限制自己的思维,也为自己的课堂教学产生某些不良的影响,为学生正确学习数学造成这样或那样的障碍。

很高兴收到了卢老师的回复,使我们对该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给我们这个数学教师了一个深刻地提醒:数学教师应怎样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在此,很感谢卢老师他们对教师提出问题的重视与关注,并及时为教师提供了帮助与指导。另外,在这次讨论活动中,教师们敢于质疑对我的启发也很多,不仅引起了我对“数学与生活”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对暑期小学数学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的思考。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