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结束后,我在改五年级的试卷时发现,应用题的最后一题,学生做出了很多方法,有的方法真的很简便。试题是这样的:清风小区去年年底全部改用了节水龙头,李奶奶家上半年节约水费34.5元,王奶奶家第二季度共节约水费21元,谁家平均每月节约的水费多?大多数学生是这样做的:34.5÷6=5.75元,21÷3=7元,5.75元<7元,答:王奶奶家平均每月节约水费多;还有的学生是这样做的:
6÷3=2,34.5÷2=17.25元,17.25元<21元,所以王奶奶家平均每月节约水费多;还有的学生是这样做的:半年=2个季度,21×2=42元,
34.5元<42元,所以王奶奶家平均每月节约水费多。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连接还没有具体方案。一次次设计失败后,格罗培斯决定:撒上草种,提前开放。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上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因为适合在各景点的连接而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
这个故事引发我了的思考:学生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不可小看了学生。有时他们的想法是成人想象不到的,它们的思维不受固定模式的束缚。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多鼓励学生,多给他们信心。不可抹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给学生提供条件,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运算过程去分析,解答同一道数学题的练习活动。目的有三条:一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技能技巧;二是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他们长知识,长智慧;三是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一题多解训练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解题,而是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所以,在实际训练中,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会用几种一般的方法来分析解答应用题。如果只以一般的几种解法为满足,对学生通过多向思维求得的其他解法特别是一些较为复杂的解法不提倡,不鼓励,甚至还挖苦,批评,责备学生,这样就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证明,学生的解法越多,表明学生的思维越灵活,思路越开阔。学生能够根据题意和数量关系,运用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不拘泥,不守旧,乐于打破一般的框框去进行广阔的思维,十分用心地去探求各种解题方法,就越有利于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提高创造能力.我们就越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独辟蹊径"的解题方法,我们给以表扬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