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以往上复习课,一般只重视知识点的疏通,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方法的培养,为了让学生能掌握本单元的知识,而不断地重复练习,强化解题技能,忽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但他们对如何进行单元整理却还是一筹莫展,同时,他们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积累。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这节课中对中年级的数学复习课如何上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回忆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既重视知识的梳理,又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的能力。
本单元知识的梳理,不是由老师来完成的,而是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整理。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回忆,并把学生回忆的主要知识点粘贴出来,这时呈现给学生的是比较凌乱的整理结果,教师再提问“从这里你能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吗?”,使学生体验整理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整理的结果在小组里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整理方法,并相互评价,再挑选出各种整理方法的比较好的结果进行全班展示交流评价,这样不仅是给其他孩子一种示范,更是让这些学生体验到首次尝试的成功的快乐,强化自主整理的兴趣。之后,老师再当场引导学生把同学们回忆起来的这些比较凌乱的知识点整理成网络图,起到一种方法的示范与指导的作用。
二、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
回忆以往的复习课,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学习好的孩子都有一副无所事事的表情,因为我们往往很容易把复习课上成简单的回忆课,练习也经常是一些原来题型的重复,而这些对学习好的孩子已没有挑战性和吸引力了,这样的复习课也就很容易忽视了这些孩子的发展。同时,由于这些知识都学过,具有浅知性,经验性,教师一般都以较快的速度带过,而这样的教学对那些学习差的孩子也就没有效果。
值得注意的问题(教研组同事给我提出的意见有以下这么几点:)
1.分类的时候要注意根据边分类只能分成两类,一类是边相等的,一类是边不相等的,而根据边相等的又可以分成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包含三边相等(等边三角形),这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
2.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完成练习题上,比如这单元的难点,两边之和,两边之差跟第三边的关系,考虑到第三边的极值问题,还有是不是所有的单元都需要一个网络图,这个并不是一个模本。
在这节课中,我也有困惑。如果按老师这样的整理,只能显示出各知识块,但对于各知识点的联系体现不够。可是如果把各知识点的联系都完整的直观的体现出来,这个网络图就会显得很复杂,这对于第一次学习整理的学生来说,能否接受,会不会使学生认为整理知识很难,而丧失整理的兴趣和信心。在教学中,我采取了简单的整理方法,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整理知识很简单,很容易学,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课堂的教学看也收到了预设的效果。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慢慢地培养学生整理中注重知识间的联系的整理能力。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