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设计和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课本第80页例1、例2,以及做一做、练习十九的1、2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王冬梅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八仙镇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算出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学情分析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发现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正确的对百分数和小数进行互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和发现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互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品尝成功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概括互化方法。
教学过程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21 09:52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二、引导探究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一、课件出示复习题:
二、引导探究
1.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1)提出目标。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2)探究方法。
出示例1:把0.24、1.4、0.123化成百分数。
师:谁来说一说这几个小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把它们化成百分数。
师:哪组同学愿意说一说你们的方法?
(3)做一做:
(4)归纳小结,得出规律。
2.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出示例2:怎样把百分数27%、135%化成小数呢?
(1)尝试学习。
(2)学习反馈。
(3)做一做:
(4)教师归纳总结:
3.归纳法则。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一、学生思考、汇报
二、 引导探究
1.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1)、学生提问题,明确目标。
(2)、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把小数转化成分数。
(3)、小组讨论、交流:怎样把小数转化成分数。
(4)、汇报。
(5)、完成“做一做”。
(6)、学生归纳小结,得出规律。
2.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1)学生尝试学习。
(2)学习反馈。
(3)做一做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互化
方法。
三、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四、学生谈收获,全课总结 。
一、通过旧知的复习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明确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以及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新知的构建做好准备。
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正是有了问题,学生才有主动探究的欲望,才不会盲目的被老师牵着走,所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提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三、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有能力探究出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四、以小数化百分数为范例,把百分数化小数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规律的总结,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板书设计
小数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百分数
添上百分号
百分数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小数
去掉百分号

教学反思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百分数的意义之后,紧接着就是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教学,为以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铺平道路。
为了给学生打下结实的基础,我把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进行单独教学,知识相对简单,知识点较少,这样设计可使学生不至于使互化方法混乱。而更好的区别于之后要学的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虽然知识点较少,但是根据本班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现状,我还是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一、巧铺垫
新授前恰当的铺垫,好比是修路前准备好材料一样,一切准备就绪,开工时想用什么顺手拈来。首先是一系列基础知识的铺垫:把小数化成分数,把分数化成小数,关键是要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转化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转化方法,并且再次明确小数的意义,因为它和百分数的转化有密切关系。在这两道题之后,又进行了把小数和整数扩大、缩小100倍,把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百分数的练习。这些旧知识的铺垫,为学生扫清了学习新知的障碍。
二、轻松衔接
在准备工作做充分之后,提出了学习目标,接着出示了例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以小数化百分数为范例,把百分数化小数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规律的总结,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及时巩固
  在学习了互化方法后,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本节课的成功之举就是多数学生都能通过自主探究完成新知从而导出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虽是一节简单的课,但上下来之后,学生兴趣盎然,学生感受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
  

 
热门六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