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人教版第三册第二章《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
作者及工作单位 陈绪锋 金丝峡镇梁家湾九年制学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让发生学会三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并让学生结合实际练习估算,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加法不陌生,并且学生对不进位加法的掌握也非常好,这节课最主要是讲进位加法,最主要是让学生记住进位,并且能够自己归纳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会笔算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不断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正确地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加法。
突破方法:迁移类推的方法,把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用到三位数加法的计算上。
难点:训练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突破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19 14:42 编辑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 1、列竖式计算36+67 42+68 87+58找学生板演。结合板演让学生进行评议,说说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2、口算400+300 800+300 1000+600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 学生快速给出答案,但部分学生会出现数位没有对齐或者没有进位的情况 | 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 |
二、学习新课 | 估算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爬行类376两栖类284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师: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400)师: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300)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笔算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巩固发展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做一做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 376最靠近哪个整百数字,有学生可能会说是380;284最靠近哪个整百数字,有学生会说是280。 在计算进位加法时会有学生数位不对齐,或者是满十没有进一,有些学生进一但是没有加上等情况。 做一做中的题目训练,部分学生忘记进位,或者忘记加上进位的一 | 让学生认识到估算时的数字要靠近整十整百,强调是整十整百 在计算多位数加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并且从各位算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继续强调练习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 |
三、巩固练习 | 练习五第1、2题 | 巩固训练 | ||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在计算时有哪些问题要提醒大家注意吗? | 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 复习强调计算进位加法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 |
板书设计 | ||||
相同数位对齐 从各位算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就前一位进一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本节课学习进位加法,要不断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和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对于出错的学生要分析其出错的原因,并作出强调,让有相同问题的学生认识到问题。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如何记住进上来的那个一,采取怎样的标记,让学生自己去找出适合自己的标记符号。在教学活动的自始至终要不断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和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上进一。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有复习简单的进位加法口算开始,强调数位对齐,接着引入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尝试,为什么要向前一位进一,不断强调训练。接着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处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数学更加感兴趣。课堂上应尽可能多的增加学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增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