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说课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北海小学教育集团胜利校区  许英姿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我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迁移新知。注重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我说你拨”,“我拨你认”,“师拨生认”,“生生互拨互认”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来。在孩子们认时刻的时候,还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要求学生完整表述,体现思维的层次性。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通过教师的不断指导和学生的不断练习,学生很快就学会看钟面上的整时。  
在引导学生将时间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时,通过出示挂图演示小明的一天时间安排,使学生将小明的一天与自己的一天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感知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最后,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渗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这学期听了周琴、李蓉等三位老师的上的《认识钟表》后,发现 周琴 老师课一开始的教学设计比较好,画成钟,缺了什么?然后再教学时针、分针,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李蓉 老师的练习设计从小小修理师到小小猜想家,练习设计新颖,由易到难,最后一题,小小猜想家盖住一部分,让学生从猜到确定的过程,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教学效果较好,相比较自己的课,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操作时又不能顾到每个孩子,从学生的作业中可反馈出课堂上强调了,学生表面上懂了,会说了,但缺少了思考。 另外在单元练习中,发现学生时针、分针画反了,有的学生时针、分针成一条直线,与时针分针重合,这两种情况混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 从平行班 老师的课堂中,吸取好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和发展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钟表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上完《认识钟表》这一单元后,感触颇多。开始一直觉得这一单元很简单,其实不然。当然对于已经有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孩子来说,这部分内容确实只是小菜一碟。但对于生活经验缺乏,没有钟表基础的孩子来说学这部分真是太难了,可以说是本学期最难学的一部分知识了。我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是把整时和半时个上一节课的,再综合上一节复习课。光光教学整时还好,学了半时之后,不少孩子就有点懵了。尤其是看6时和12时半这两个时间,很容易搞混。再者学习整时和半时的记录方法也是一个难点。有的孩子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或通过课堂中的学习能够看整时和半时,但用两种方法记录却没有经验。从作业上发现了很多在上课之前没有意料到的错误。比如说:① 7:00  有的孩子写成了7:10;②很多孩子一边写7时,一边写7:30;甚至有的孩子把两种写法混淆了,出现了这样的记录方法:7:时。  
关于认识钟表我还有三点疑问:  
一、7时能不能说成7点。在生活中我们都说7点,而在数学课中却要说成7时,不要说让孩子改口,就我自身就是一个问题,上课之前都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把7点说成7时。这个时候这个生活经验就有点帮倒忙了,如果作业 时 老师不提醒,估计用文字表示法记录时间时会有孩子写成7点。  
二、教孩子看时间时是先看分针还是先看时针。在上这一单元时我是告诉孩子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也就是渗透了先看分针,再看时针。因为分针的特点比较明显,也便于区分整时和半时,口诀说起来也比较顺口。但在生活中看时间时一般都是先看时针在哪,再看分针在哪。到底先看哪根针比较好呢?  
    三、现在教学对老师的要求是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么在认识钟面的时候教师是否有必要让学生观察一下分针转动一圈,时针就跟着转动一格(比如从1时到2时的演示),从而让学生感知分针从12到12转一圈就是一整时,从12到6就是半圈就是半时。从而让学生不仅能正确认识整时和半时,还能知道为什么指向12是整时,为什么指向6是半时!这样会不会让课更完美一些?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