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五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学习之后,进行的一种由形象到抽象的学习。解题的基本理念是将组合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进行计算,需要发散学生的思维,会分析图形的构成,能够正确分析图形的隐含数据条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学生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所以学习的基础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如何将组合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基本图形,一般来说,将组合图形的难度控制在通过一次割或补就能转化为两个基本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运用信息的手段,新的学习方法来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能力目标:能根据同伴所提供的数据来完成一份面积统计表,会使用测量工具及计算工具进行图形面积的计算
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会互相协作学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运用电脑来完成测量和计算的过程,以及分工合作时信息的传递,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2 10:53 编辑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二、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三、互动评价,完成评价表 | 1、谈话。2、播放演示文稿,学生欣赏组合图形。3、板书课题。 1、指导学生制作有趣的组合图形(利用Word文档来完成) 2、组织讨论。 3、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辅导。组织汇报 | 1、谈话2、学生欣赏组合图形,发现数学图形之美。1、制作组合图形2、讨论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3、分工协作进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和统计。(利用几何画板和计算器以及Word文档来完成,协作时信息的传递利用ICQ来完成)(1)利用ICQ寻找合作伙伴。(2)与合作伙伴通过网络协作来完成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两人小组中一人负责用几何画板进行图形测量和面积计算,另一人负责在WORD中制表统计。)(播放音乐)(2)交换工作,再次进行合作完成第二幅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计算过程中播放音乐,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完成评价表 | 使学生发现数学组合图形之美,由忠的觉得想去学习和创造。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学生的发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中,小组交流不是走形式,而是真正起到它的作用,学习的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是协商的合作的,两人通过合作完成一幅漂亮的面积统计表,让学生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自信心的提升,自我评价的提升,学生回味无穷 | |||||||
板书设计 | ||||||||||
组合图形的面积在计算组合图的面积时,可以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的和,或者看成几个基本图形的差。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1、完成自我评价表,将评价表通过E-mail发送到老师的电子邮箱里自我评价表
较积极、较融洽、较细心: 不积极、不融洽、不细心:2、 他评:同学们给你的小伙伴也来打打分,通过ICQ来给他发送你的评价 |
教学反思
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手段,分析探索组合图形,在发展空间观念的同时,找出隐含的条件,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采用了全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数学学学与计算机教学的高效整合。随着网络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的广泛应用,能否运用网络技术来改变对学生的评价,高效率的完成数学教学,如何上好这种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呢?在经过对相关理论和网络技术了解的基础上,我决定借用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的信息环境下的“情境----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来设计这一节学科整合课。教学过程是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这些任务是一些具体的学科任务,也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运用信息技术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虽然课型很新,学法很新,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开心轻松,但是由于网络环境以及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操作熟练程度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能应用于大班教学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