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理解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思路,能利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3.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关注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索意识、灵活思维过程中形成积极学习情感。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61-64页内容,是学生理解分数与比的联系,已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是平均分的发展,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比的知识奠定基础
2.学生实际: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本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2)学生已经熟练理解分数与比的联系,已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3)学生对生活中隐含数学问题的事件兴趣浓厚;
(4)学校调整了清洁区和本班有三个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县运动会,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的实际和经历,为教学创造了素材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
1。联系生活,注重其应用性,真正体现“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2。张扬个性,鼓励 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也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讨论和辩论,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思考问题。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宗旨。
(1)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隐藏在日历中的数学问题,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和提高课堂参与度;
(2)游戏激趣策略:通过猜球和分乒乓球拍的游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
(3)情境迁移策略:在完成课标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巩固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 ||||||||
时间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5分钟 12分钟 8 4 分钟 9分钟 2分钟 | 一.创设情景 ,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三.实践应用 四.全课小结,举生活实例 五.发展应用 六.反思评价 | 同学们,刚才遇到总务处宋老师说清洁区准备重新划分,准备把东院面积100平方米的清洁区分给咱们六(1)和二(1),大家算一 算。平均每个班承担清洁区的面积是多少?(从生活中引入,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2)师:“这一道分配问题分的是谁?”“怎么分的” (3)师:“咱们六年级和二年级承担同样多的任务,你认为合理吗? (4)谈话引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分配方法。 1.巧妙引入。 师:你认为应该怎么分? 添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各承担多少平方米的清洁区?” 2.理解题意。(1)分谁?(100平方米清洁区)(2)怎么分?(按3:2分) (3) 求什么? (4)题中按3:2分表示什么? 3.画示意图分析 4.比较小结 1.猜球游戏。 2.分乒乓球拍 创设情境: 六年级学生参加县运动会,为学校取得荣誉,学校给他们奖励400元,如何分配这些奖金? 师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中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 学生口答 交流 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并说一说怎么想的? 交流解法 。 尝试练习 小组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怎样分配合理?(留充足的时间) 集体交流。①平均分配 400÷4=100(元) ② 按参加的项目分配 ③ 按得分来分配 ④拿出200元平均分配,再拿出剩下的200元按得分来分配。 | 在现实生活中,按比例分配有着极为广泛的生活原型,于是我引入校园生活中分清洁区的现象,创设情境冲突,提出平均分配的不合理性,不仅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极大调动了学生探究欲望。〕 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方法的过程,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新知教学后,猜球、分球拍等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知识的理解,促进了技能形成,更让学生在夯实数学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到数学价值。 通过举例,进一步明确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及知道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让学生参与如何分配奖金?情境是现实的,条件是开放的,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多角度考虑问题,不断反思调整,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体现学有价值的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