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同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出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同学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发明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同学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同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同学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同学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同学学数学建立了充分的信心。
二、为同学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保守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同学的操作与思维,同学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沛地给同学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同学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同学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沛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同学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同学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小朋友们自身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同学体验的自由空间
同学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假如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同学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同学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同学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缺乏1千克重的物品,接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越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局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同学体验的空间。
一、在实践中感知
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沛尊重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同学经常能接触到或看到的。师生一起努力,准备了充沛的教具、学具和实物,调动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同学进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物体的轻重。同学亲身经历了1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实际质量,这种感受不是教师讲解、灌输得来的,而是同学亲身体验到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同学以“做”的方式而不只仅是“听和说”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他们不只理解了“克”“千克”的正确含义,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发现、认识、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养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在体验中建构
体验是由身体活动和直接经验而发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让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认知与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命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再仅仅是知识增加的过程,而且是身心、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
保守教学中认识质量单位,重点一般都是放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记忆的方法,同学只要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往往出现同学学完质量单位后,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西瓜重3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王老师的体重是60克……这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严重脱节。《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重点确立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所以在“克的认识”中,我反复让同学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质量,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同学的数学体验。这种感受、体验不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必备的身手。“克”“千克”的概念在同学头脑中的建立,同学经过眼晴观察、耳朵倾听、脑子考虑、嘴巴表达、双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身身体亲身经历、体验后逐步形成的,它必将沉淀到同学的内心深处。
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为了让同学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局部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同学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同学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同学的知识基础动身“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同学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 同学最能理解的是自身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同学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同学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同学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沛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同学亲手掂一掂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沛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同学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同学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假如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笼统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同学将自身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同学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同学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还安排他们课外到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质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同学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
在这堂课中,同学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同学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同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出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同学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发明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同学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同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同学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同学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同学学数学建立了充分的信心。
二、为同学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保守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同学的操作与思维,同学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沛地给同学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同学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同学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沛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同学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同学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小朋友们自身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同学体验的自由空间
同学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假如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同学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同学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同学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缺乏1千克重的物品,接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越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局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同学体验的空间。
《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掌握,主要是虽然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同学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经验告诉我,小朋友接受知识必需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需的经历,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同学多方位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我公开课教案的落点是“体验”数学。
课程规范中关于这局部知识的目标是: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 但单凭他们课前的认识,是远不能胜利的建立实际的质量观的。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要给同学提供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而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围绕这一目标我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如何实现让同学了解“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的教学目标?显然,只有让同学在充沛的体验和感知中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感受。正如俗语所说“我听到过,过眼云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过,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因此,最终把可以说,体验克和千克,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同学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整节课出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努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公开课教案的落脚点定在“体验”。
缺乏之处,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体验”为学习形式贯穿始终。教学中同学的想法,同学的反映——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才是老师设计和引导的精髓。但是,在处置同学提出的问题时出现了不明确,没能处置好,用语出现了不准确。
1、为了让同学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局部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同学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同学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在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同学的知识基础动身“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同学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2、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同学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沛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同学亲手掂一掂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称一称、说一说的系列活动,充沛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台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同学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3、指导同学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效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研究“生长中的我”和自身能拎多重的物体,让同学自由组合,在学校、家中、商店、或菜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效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同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我课后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同学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同学参与研究后的感受,为后阶段指导同学探究和实践提供经验。
教学经验告诉我:小朋友接受知识必需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需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
教学案例:
一、结合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师让同学从家里带来榨菜、方便面、香皂、小吃等物品,先猜一猜并在包装上找一找它们重量是多少。
(2)掂一掂,初步感觉这些物品有多重。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新知
(1)同学动手操作,直观感觉1克和1千克物品有多重。如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三个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2)验证猜测
教师简单介绍天平构造,使用方法。并用天平称物品的重量,验证它实际重量或用其他的方法来称物品的重量,如用弹簧秤。
(3)小组合作、交流并汇报结果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1、做书中“做一做”题目。
2、开展“寻找克和千克”的活动,在学校里、家中、商店里寻找哪些东西是用克或千克作单位的,做好记录,向老师、家长汇报。
四、梳理知识、全课总结
你学到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有待解决?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同学的认知规律,充沛调动了同学的学习主动性,达到课标提出的同学自主探索,主动体验的目的。自己实践后有如下的体会:
1、要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规范》强调让同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同学的实际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发生兴趣的内容。在本课中,读出同学带来的用克或千克作单位的实物,在信息汇报中,让同学感受到克和千克也是常用的重量单位,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掂量小包装榨菜、方便面、一块香皂、一粒糖的重量等,初步体验重量单位克和千克。估一估,掂一掂,估一估2分硬币有多重,再通过比较、用天平秤来验证,就使得对克和千克的认识有了充沛的基础。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体现了由具体到笼统的教学原则。因为同学的学习资料都是从自身家里带来的,都是小朋友经常接触的东西,这些资料真实而具体,是小朋友熟悉和感兴趣的,利用这样的资料进行教学,易于消除学习的紧张不安情绪,使之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中那些有趣的事情有关,数学和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2、主动体验数学问题。
小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都接触过重量问题,但对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感受较少。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而要在对物体重量的体验基础上理解。本课中,我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同学自身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同学在说一说、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等学习活动去感悟物体有多重,教师做一个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同学的学习过程和感受。这里主要体现了两个层次:①从已知推出未知;②从估计到精确再到估计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一次又一次地认识也逐步清晰。在这种体验活动中,同学开始意识到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中同学感到数学并不是那样遥不可和,数学其实是自身动动脑筋也能解决的事情,这对小学二年级同学来讲是一种可贵的胜利体验。
3、自主探究实现“再发明”。
新课程呼唤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了同学很大的自由空间,同学可以无拘无束,充沛地表达自身的想法。如,估计1个2分硬币和一个苹果的重量,同学的结果各不相同。教师尽量让同学自身去发现,去争辩,当同学想到了却说不清楚时,就启发他们动手来操作,只要同学能努力达到的,教师就决不代替代替。教师要经常站在同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与同学一起承当苦恼、分享快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一颦一笑都体现出对同学的满腔爱心,同学完全是在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的。在这种氛围中学习的小朋友,怎么会不喜欢数学呢?

 
热门二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