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听课反思评课稿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了王灵芝老师的《小数加减法》一课,让我收益匪浅。王老师教学目标的设计,既有知识技能目标又有过程性目标,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以下谈谈本人对本节课的想法。
第一、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计算教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王老师很好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教学目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计算题中的一部分,因此具有计算题的普遍特征,学生较易掌握,但枯燥、乏味。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练,学生的兴致会提不起来,学习就显得很被动。而王老师的情景创设比较成功。课一开始,就将学生的学习欲望激了起来。让学生在主动中探索,在快乐中求知。超市购物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而且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然后运用学生最喜爱的闯关题和抽卡比大小游戏,不断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成为本课的最大特点。
第二、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来看,王老师创设了现实超市购物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有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这样的教学是建立在旧知迁移的基础上的。这里的基础主要有第一、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第二、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第三、小数与元、角、分的化聚的关系。而这种情境的创设,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到“教材中的数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能为探究新知识服务。另外,教学完小数加减法后,老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出示了“用竹竿测水深”的题目,再一次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而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让学生在做中,说中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在愉悦中学数学、用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情感态度上来看,王老师开展了一连串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新知,让学生在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的基础上进行闯关游戏。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总结收获,巩固新知。在本节课的最后,王老师设计了一个精彩的游戏来融化学生一节课下来的疲惫,一个是哪一组抽到的小数之和最大,还有一个是哪一组抽到的两个小数的差最小。这两个游戏使得课堂气氛空前活跃,但纪律有点散。如果能在进行游戏之前先说明游戏规则,我想课堂会有一个更完美的句号。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琼海市第一小学    张春喜
  一、说课标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通过购物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说教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对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了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生发与形成过程,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整数加减法
师:这个周末你们玩得开心吗? 老师也过得很开心,还去超市买了一个电风扇和一个热水瓶(板书价格)。
师:你们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的数学问题吗?想好的同学在练习本上算一算。(个别同学上台算加法和减法的算式)
集体订正。师:你们在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真是计算的小能手,老师佩服。老师在选购这两件物品时,也帮同学们了解了一些学习用品的价格,你们想知道吗?(出示图片)
师:从图中你了解了什么数学信息?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看到同学们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老师也想提一个数学问题,请听“⑴一个转笔刀和一枝铅笔一共多少钱?”教师板书问题。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先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算一算。算好的同学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探究算理以及方法
师:同学们,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生:0.8元等于8角,0.6元等于6角,8角+6角等于14角,也就是1元4角,是1.4元。
师评价:太好了,你能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很有数学头脑!
生:我是直接用小数计算的,
0.8+0.6=1.4(元)           
         元 角                    
          0.8                    
    + 0.6               
      1.4                 
师在竖式上写上“元”“角”。
师: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还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总结:(1)共同点:数位对齐,低位算起,满十进一。
      (2)不同点:要点上小数点。
师:你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
3、迁移方法,触类旁通。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下面老师还想请同学们解决一个问题,你们乐意吗?请看:(二)有橡皮的铅笔比没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1.2-0.6=0.6(元)
元 角
   1.2
- 0.6
   0.6
师:关于小数减法你有什么话想对同学们说吗?
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呢?(0起到占位的作用。)
4.归纳总结
师引导:像这种直接用小数相加减法,我们就叫做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师:那么在小数加减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
师:既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对齐数位这么重要,那么你有什么准确对位的好窍门吗 ?
生:只要小数点对齐就行了。师及时评价及总结。
师小结:笔算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是先要让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小数点对齐了,其他数位就都对齐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刚才你们帮老师解决了两个问题,那你们能用刚才我们学习的方法解决刚才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吗?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列算式算一算,并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1、              闯关游戏
师: 同学们,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能够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下面我们来玩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创过关吗?
(1)            、第一关:是算一算摘水果,在苹果树上选一个算式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谁就可以摘下这个水果。(出示水果卡片算式)
(2)第二关:观察老师在超市收集的信息,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做一做)
(1)                  买2个练习本多少钱?
(2)      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第三关:我们一起到书店调查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练习二十二的第二题。)
恭喜大家顺利的闯关成功,你们是最棒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课本第95、96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5、96页,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解决问题的,然后把上面的练习补充完整。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那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热门三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