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示范课教案《厘米和米》第1课时认识厘米教学设计及反思


《厘米和米》第1课时:认识厘米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初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发展为本,营造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5厘米、8厘米多、9厘米多的纸、小图钉、棉线等实物、米尺条、长方形纸(看起来象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把11厘米长和10厘米长的纸条,分别横着和竖着贴在小黑板上,举起来让学生观察看哪根纸条长哪根纸条短。学生一般会认为横着的纸条长,这时教师可提问:
师:“怎样才能知道究竟这两根纸条哪根生:“可以比一比”
生:“用尺子量”
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一把米尺,要知道两根纸条的长度可以用尺去量一下。然后开始量纸条的长度,用红粉笔在尺子上把横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用白粉笔把竖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分别告诉学生从0到红色标记这一段是横放的纸条的长度,从0到白色标记这一段是竖放的纸条的长度。然后提问:“哪根纸条长?”(横放的纸条长。)
教师:“要知道一个东西的长度只凭眼睛看往往是不准确的,需要用尺子去量。”师:“要想知道白纸条比黄纸条长多少?要想知道我们用的铅笔的长度该怎么办?
“对,要想知道一个东西的长度,要用尺来量。如果要量像铅笔、粉笔这些比较短的东西,可以用厘米做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学习用厘米做单位量东西的长度。”
板书课题:“厘米”
导入之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新课之前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做一件事情,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度量工具量一量课桌的桌面有多长。
2、学生测量。(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可能有的用尺量,有的用“拃“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有的用铅笔量,还有的用文具盒)
3、汇报测量结果。
4、讨论:
(1)为什么你们测量结果中得到的数会不同呢?
(2)如果你们都用同一支铅笔来量,结果会怎样?(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5、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表示它有多长。今天我们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新授
1、猜一猜
师:(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那1厘米有多长呢?
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认识米尺。
师:“那刚才小朋友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认识米尺后就知道了。”
(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
师:“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观察一下,你们的尺子上都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尺子上都有长短不同的线,都有一些不同的数字,还有CM两个英文字母。”
师:“别的同学还有补充吗?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再一起看大屏幕上的尺子。”
师:“它上面的线叫刻度线,”
然后提问:“你们的尺子上有几种刻度线?”“每个数字都对着哪种刻度线?”
“尺的左端的刻度线对着几?”“对着0,这叫做尺的0刻度。这也是起点。”
3、认识1厘米、几厘米。
(1)初步认识1厘米、几厘米。
教师在米尺上从0指到1,说:“从0刻度到1刻度的长度是1厘米,从1到2的长度也是1厘米,谁来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归纳出:每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的尺子,你能找出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吗?
生:从0到2是2厘米,从1到3是2厘米……
师:那你知道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吗?
生:从0到3是3厘米,从3到6是3厘米……
师:那5厘米呢?
(2)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
①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1厘米,请小朋友用大拇指和食指在尺上笔划一下。
②比一比
A、教师拿出一颗图钉,也让学生拿出一颗,与1厘米长的线段比一比,通过比使学生看到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师:“请学生拿一个图钉,与1厘米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B、让学生在尺子上比一比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③让学生用手指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
④请小朋友在自己的身上找找看,看看哪些东西和1厘米差不多长,看哪个小朋友找到的多。   
教师小结: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么怎样用厘米做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4、用厘米量。
(1)估量纸条长度。
师:请小朋友拿出白色的纸条,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厘米?(不能用尺子,可以用其它的方法。)
(“刚才你们量过自己的食指大约有1厘米宽,现在估计一下你们拿出的纸条是几个食指宽,也就是有几厘米长。”)
(2)用尺量纸条。
师:“你们估计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尺量一量,那么怎样用米尺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A、先让学生自己去量。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生:我是这样量的,先用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一端,再看纸条的另一端对着5,所以这张纸条长5厘米。
师:和这位同学测量的一样的请举手,有不一样的吗?好你再来说说好吗?(生重复)
大屏幕显示测量方法。(出示课件)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量时,先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这根纸条就是几厘米。现在这根纸条的右端对着5,那么它就是5厘米。”)
B、判断:(出示:课件)
师:有三只动物也量了,你认为他们量的对吗?为什么?
(突出对准0刻度,且要放平)
C、学生再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一次。
(3)、量纸条(大约多少厘米。)(先估一估)
(准备:一张9厘米多一些,一张9厘米少一些的纸条)
让学生量看谁量得又准又快。
学生汇报。
生:“我量的是9厘米多一些,我量的是9厘米少一些。)
师:“向这样9厘米多一点点,9厘米少一点点,我们就说大约9厘米。”
(4)、独立量一量
A、量一量
①作业本的短边长(   )厘米.
②作业本的长边长(    )厘米。(尺子不够长怎么办?学生反馈)
③ a、量手掌宽。
教师领着学生量。让学生伸出左手,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把尺放在手掌最宽处,尺的0刻度对准手掌的左边,看右边对着刻度几,手掌宽就是几厘米。然后把各人量的结果填在书上的横线上。
B、实践活动。
(1)找一找,你身上的尺子在哪里?
启发:一手掌长、一手掌宽、一拃等等
手掌宽____厘米 1拃(zhǎ)长____厘米
(一拃就是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因为每个同学手掌宽度和一拃长度不尽相同,只取整厘米即可。)
(2)用你身上的尺子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C、同桌互相量一量,脸上的器官有多长,多宽?
D、猜一猜这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验证的?
(5)、想办法量。
a、皮老师想买条裙子,可量一量腰围有多大?可这尺子不好量,怎么办呢?学生说方法?
同桌合作,量一量对方的腰围。
b、一把折断了的尺去量物体怎么办呢?(出示课件)
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出示课件)
4、画一画
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量物体的长度,想请你们画一条7厘米的线段,谁来说说怎么画?
学生画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六、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了用尺子去量物体的长度。)
请同学们用手势比划一下1厘米、。想一想用米尺量物体的长短时,要把物体的左端对准尺的哪里?怎么知道物体的长度呢?”
练习设计:
一、量一量
①作业本的短边长(   )厘米.
②作业本的长边长(    )厘米。(尺子不够长怎么办?学生反馈)
二、同桌合作,用尺子量量脸上的各部位的长和宽。
三、想办法量
1、红领巾的长大约(     ),同桌的腰围大约(   )厘米,同桌的肩宽大约
(    )厘米,腰围大约(       )厘米,袖长大约(      )厘米。裤长大约(     )厘米。
2、出示一断尺让学生想办法去量铅笔的长。
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出示课件)
四、验证
出示一个看似正方形的纸条,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图形,后让学生想办法验证。
五、课后练习
1、放学后在家里找几样比较短的物体量一量,并记录下来。
2、量一量学具中较短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
1、在第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比较大胆放手,给学生时间,用自己最想用的一件东西来量课桌的长度,每个学生自己动手量、自主探究、比较、体会到“东西有长有短,得出的数就不同”“用一样长的东西才能得出一样的数”。但是在引出用尺子量的时候,我觉得只说“用尺子量比较科学、方便”一句话带过,此时学生还觉得没有真正体会到尺子量的科学性。
2、认识厘米的实际长度
a).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找:自己尺子身上的一些宝贝。学生年龄虽小,但对尺子略有认识(每个学生都见过尺子)。通过一位学生找尺子上的宝贝其他学生看自己的尺子,让他们知道每把尺子都有这些宝贝,我、你、他的尺子都有相似之处。
b).生活中的一厘米联系起来
先让学生猜想有一厘米到底有多长,然后告诉他们实际长度。此部分能结合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生活经验举一反三的认识一厘米的实际长度。学生举出各种各样大约是一厘米长的物体。如:蚂蚁身子的长、铅笔头的橡皮长等等,通过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及时加深学生对一厘米长度的印象。
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学生虽然知道一厘米有多长,有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就是一厘米,但是老师并没有放开,没有把课堂气氛调动得更活一些,更热烈些。这部分设计得没有比较突出的地方。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