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关于《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


一、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应用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分数的通分、约分,分数大小比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应用,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应用,分数加减法的混合应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单元学习内容教材及课标解读:
1、理解算理,概括算法。
本单元无论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还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都可以归为同一个算理:只有相同的分数单位才能相加减。教材十分注重通过直观图和算式的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算理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2、根据分数特点灵活选择算法。
学生拿到计算题,首先要观察分数的特点,根据题目中分数的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例如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通过观察两个分母的特点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这样既能提高通分速度,又能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再如综合算式,1/4+3/8+3/10,既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一次性通分直接计算,呈现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优化思想。
3、展示多种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如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例一中的两个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算法后,提问;“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你喜欢哪种方法?”教学时应让学生对比不同的算法,让学生养成处处留意简明的算、正确的算、合理的算。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解决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应结合实际问题寻求解答的最佳方法。
三、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为例,我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学前自检
(1)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下面各题。
        (2)用短除法找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2和8    10和15    18和24
2、问题情境重点探究点:生活垃圾分类(课前收集资料)
问题预设:(1)纸张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2)厨余垃圾站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你的列式: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你认为用以上办法能解决所有分数计算的问题吗?说说理由。
小组活动:归纳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借助数形结合,理解分母相同和分母不同的算法的含义。
3、目标检测
做一做练习题
四、如何突破算理和算法?
1、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教师教学时应通过观察、分析、说理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理解算理并发现算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减即可。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也就是转化为相同的分数单位就可以了,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算理是算法的灵魂,而且避免了机械单纯的记忆,达到在概括计算法则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目的。
2、重视数形结合。教学时,可以结合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即相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特别是对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要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更应通过数形结合将分的份数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的图形转化为分数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沟通分数整数加减法含义的内在联系。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截然不同,但实质上含义完全相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无论是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或者是分数加减法,都要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后才能进行计算,当分数单位统一后,分数的加减法也就归为整数的加减运算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间的联系,紧扣学生认知经验中“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逐步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热门小学数学相关范文